文/飛魚
人這輩子,皆有因果,誰也逃不過。
善惡有因果,是得是失,一切都是注定的。人這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輪回。
你付出了什么,你種下了什么因,就會得到什么樣的果。
善惡終有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心存善意,不要僥幸,不要覺得自己做了什么虧欠別人的事情,就沒有人知道。
世間一切,都是人在做,天在看,因果輪回。兢兢業業的人,始終會如愿以償。走捷徑的人,始終會摔跟頭。做善事的人,始終會得到好報,做壞事的人,始終會得到嚴懲。
想起《千與千尋》中:河神來到湯屋的時候,大家都嫌棄它臭,想起它臟,都不要接近它,生怕臟了自己的衣服。
只有一個人不會嫌棄河神,那就是千尋。千尋還幫河神洗澡,洗掉它身上的污垢,讓它恢復原樣,河神很感動,也很感謝她,于是就送了她一瓶神奇的藥丸。
做人一定要善良,因為善良可以溫暖別人,也可以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千尋也沒有想到自己付出的善意,最終可以換來與父母的團圓。
因為在千尋幫助了河神之后,她得到了神奇的藥,最終派上了用場,救了白龍,白龍幫她找到了父母,而且還救出了她的父母,幫助他們找到了回家的路。
人心都是相互的,這也是人生的因果。
你幫助了別人,也是在冥冥之中幫助了自己。善良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了做好事之后,自然也會得到回饋的。
千尋就是這樣,永遠心存善良,她所做的一切,上天都看在眼中,最終也是她幫了自己,才能離開了湯屋,走到了自己的家中。
當你種下了善因,始終會得到善果的,哪怕是幾經波折,暫時未能如愿,卻永遠不會缺席,終究有一天,你付出的一切,都會被看得見,都會得到回饋的。
然而,當你種下惡因的時候,惡果也會在偷偷地萌芽,最終長成之中,報應在自己身上,這就是因果輪回。
想起《高山清渠》中的黃大發,他一生為人善良正直,當村里來了一個被下放改造的王老師時,他并沒有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
而是把王老師當成是自己人,當成是普通人,是正常的人,維護王老師的尊嚴,讓他感受到溫暖。
王老師在黃大發的幫助下,也漸漸地走出來了,不怨不恨,積極回饋社會,然后恢復了身份,回到了城市中繼續當大學教授。
王老師始終沒有忘記黃大發的恩情和幫助,始終把他當兄弟,多年之后,王老師回來看他,得知他的女兒身體不好,就帶他女兒出大城市看病,而且不在乎錢,哪怕是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也要救活黃大發的女兒。
黃大發對王老師的付出,王老師都記在心里,最終投桃報李。
說到底,其實就是黃大發種下了善因,最終回饋到了自己的女兒身上。只是發現太晚了,女兒沒有救回來。
但是王老師這一家人的舉動,就是善果的見證。人間自有真情在,人在做事,天在看人,沒有錯的。
而壞人關祥瑞父子,一生做盡壞事,最終逃不過嚴懲。
人生一切有因果,一切有輪回,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一個人的福氣,是靠自己的善行修來的。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你做的事情,不負別人,不違背良心,不違法,你才能不會得到懲罰。
所謂,你若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你若作惡,禍未至,福已遠離。
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別人欠你的,天也會補償你。
上天一直都會眷顧善良的人,多做好事,別作惡。善與惡,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善良,才是人的根本,做事,往往不去計較,得到的會更多;做人,給人留余地,往往前路更好走。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愿意吃虧的人都有福氣,經常做好事的人,福報自然回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