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哲理崇高深邃,閃爍著智慧之光。這是一本與自己對話,深入靈魂的自我剖析,尋求心靈平靜、拯救自我的書。?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自我矛盾中追求著心靈的寧靜與和諧。?心寧靜,行更遠。
不要去在意別人心里想什么,一個人就很難不獲得幸福,而那些不注意自己內心的活動的人卻必定是不幸的。
假如一件事的確值得去說或去做,那么就請不要反復思量是否符合你的身份。
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
不要不情愿地勞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適當的考慮,不要分心,不要虛有學問的外表而喪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時,也歡樂吧,不尋求外在的幫助也不要別人給的安寧。這樣一個人就必然筆直地站立,而不是讓別人扶著直立。
當你做擺在你面前的工作時,你要認真地遵循正確的理性,精力充沛,寧靜致遠,不分心于任何別的事情,而保持你神圣的部分純凈,仿佛你必定要直接把他歸還似的;若你堅持這一點,無所欲望亦無所畏懼,滿足于你現在合乎本性的活動滿足于你說出的每個詞和音節中的勇敢的真誠,你就能生存得幸福。沒有人能阻止這一點。
不管別人說什么做什么,我自己一定要做個好人;正像一塊翡翠,或是黃金、紫袍,保持天生的光彩。
要懂得人必有一死,也許不久生命就要終結,那么就在余生中,隨心所欲的生活吧。
如果你能走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思考與行動,你就能在一種幸福的平靜流動中度過一生。
對任何發生的事情抱怨,便是對于自然的違逆,因為一切的事物都不過是自然的某一部分而已。
每個人都只活于當下,而當下是一個無法被分割的點。人生的其他部分要么就是既成的過去,要么就是未定的將來。
欲望使我們去拼命,只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憎惡要求我們一定要避開我們反感的東西。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會失望,得到了我們不想要的東西,我們也會失望。
記住你已經把這些事情推遲得夠久了,你從神靈得到的機會已經夠多了,但你沒有利用它。你只有有限的時間,如果你不用這段時間來消除你靈感上的陰霾;它就將逝去,你亦將逝去,并永不復返。
遇事不慌,臨事不懼,從容不迫但亦不拖延,從不手足失措,從不沮喪,從不強做笑容,更從不發脾氣或是猜疑。
丟開你的意見,那么你就丟開了這種抱怨:“我受到了傷害。”而丟開“我受到了傷害”的抱怨,這傷害也就消失了。
一般人隱居在鄉間,在海邊,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這樣的生活。但這是最為庸俗的事情,因為你隨時可以退隱到你自己心里去。一個人不能找到一個去處比他自己的靈魂更為清靜。
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都仿佛是它最后的行為,排除對理性命令的各種冷漠態度和強烈厭惡,排除所有虛偽、自愛和對給你的那一份的不滿之情,你就將使自己得到解脫。
讓身體擁有感覺,讓靈魂有所歸依,讓理性遵從法則。
不要以惡報惡,而是要忍耐和寬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這就是人的義務。
無論快樂抑或痛苦,都不要讓肉體的騷動擾亂了你的靈魂,因為靈魂才是起指導和支配作用的。
真正的美,源于自身的內在美。這種美的全部原因皆來自于它本身,而外在的溢美之詞并不能成為它美的原因。任何事物既不會因人們的夸贊而變得更好,也不會因為人們的貶低而變得更壞。
使行為高貴,使動機純正,摒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
為自己復仇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變成像對你做惡的那個人一樣。
其實一個人只要把握住自己所有的東西,哪怕只是一丁點,他就能過上一種內心靜謐的生活。
我們有權利對事物不發表任何意見,更有權利使我們的靈魂不受騷擾;因為事物本身并沒有迫使我們形成判斷的天然能力。
擺出一副歡喜的面孔,不需求外來的幫助,亦不需要別人所能給你的寧靜。自己站起來,不要別人扶起來。
貪圖虛名之人,喜歡把別人對他的溢美之詞歸功于自己的功德;貪圖享樂之人,則喜歡把自我的感覺當成自己的善行;真正理性之人,應該把自己的行為看成自己的真善。
對整個蜂群都沒有用的東西,不會給其中一只蜜蜂帶來好處。
趕快奔向目標,并且如果你珍惜你自己,趕快放棄一切妄念,趁著尚可為力的時候救救自己吧!
永遠記住:你的心靈是不可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