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好的長壽藥,是一個字:節。節制自己,凡事有度,過猶不及,這樣才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福運綿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吃喝是基本的口腹之欲,也是維持生命的必需。但“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凡事一旦過度,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成為人生的禍害。
看到美食,不管餓不餓,先大快朵頤,猛吃一頓,結果破壞了腸胃,傷害了身體。
看到美酒,不會適可而止,而是一杯一杯又一杯,結果殘害了臟器,麻木了神經。
所有的大問題,都是由小問題疊加起來的。大部分重特大疾病,都是一次次無節制的放縱積累的。不知節制,任意吃喝,當身體拉響警報的時候,悔之晚矣。
慎重對待任何一次飲食,不抽煙,不喝酒,少喝飲料,不吃高鹽,高糖,高油食物,每次只吃八分飽,不吃夜宵。
藥王孫思邈說,夜食過飽,折損一日之壽。
不亂吃,不多吃,慎重飲食,懂得節制,才能健康長壽,常保快樂。
《勸誡全書》說:欲不除,如蛾撲火,焚身乃止。貪不除,若人嗜酒,至死方休。
一個人的欲望泛濫,就像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不戒掉貪婪,就像酒精中毒之人,早早就會走向死亡。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放縱欲望,沉迷享樂,就會過早把福報消耗殆盡。福報盡了,人也該走了。
有人沉浸色欲,淫樂無度,結果掏空身體,疾病纏身。
有人沉浸財欲,唯利是圖,喪失底線,結果身敗名裂。
有人沉浸權欲,媚上欺下,壞事做盡,結果天怒人怨。
天道好還,因果不虛。今天的放縱,就是明天的業報。今天的痛苦,就源于昨日的放縱。
節制自己的各種欲望,才能行穩致遠。
不被欲望裹挾,不因欲望活著。清心寡欲,才是健康長壽之道。
中醫上把情緒分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
《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任何一種大起大落的情緒,都會對人的身體機能完成負面影響。尤其是負面、消極的情緒,會攻擊人體的五臟六腑。時間一長,就會疊加成嚴重的危機。
有一句話說,一個失落的靈魂能很快殺死你,遠比細菌快得多。
一個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穩定,內心溫和,才能消除消極因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一位醫生說:現在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中,心身疾病超過1/3,軀體疾病少于1/3;而且軀體疾病又會導致心理問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們要常想一二,不要在八九的痛苦中糾纏沉淪。多想想高興的事情,想方設法讓自己快快樂樂,世上沒有任何事情值得破壞你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讓外界左右自己的內心,不因世事傷害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穩定,心態樂觀,內心平和,我們的身體就會充滿正氣,陽氣和浩然之氣,邪祟和病毒就不敢入侵。
節制是生活藝術。如果你能節制煙酒,節制喜悲,節制貪欲,節制沖動,那么,你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人生不易,生命可貴。我們要在節制中涵養和提升生命的能量,讓自己健康長壽。而不是放縱自己,暴飲暴食,欲望泛濫,情緒失控,這樣的話,只會摧殘自己的生命,萬劫不復。
當節制和自律變成一種習慣,你就能感受到福報綿綿,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