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鄉,在你的記憶中或許是幾間房,幾個玩伴,再或許是一段難以忘卻的往事。
白巖松:背后的這一片廢墟,就是我出生一直到十七歲的家,現在他已經是一片平地了,但是就是在背后的這個家,我爺爺在這去世了,我父親在這去世了,我姥姥在這去世了,當然我姑姑在這出嫁,我和我哥哥在這考上大學,十七歲之前整個這個世界,是我從這兒開始陸續看到的,和了解到的。
董卿:1985年十七歲那年,離開了這個老房子,也就是離開了故鄉,來到北京求學,
白巖松:走的時候是歡蹦亂跳的,因為你的眼睛當中,只有前方,或者說你的未來,你充滿著好奇,恨不得拜拜都懶得說,后來我歲數大一點,突然有一句話,在我腦海中跳出來,故鄉是什么呀,就是你年少的時候,天天想離開,但是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就是故鄉。
董卿:那你那個時候到了北京,覺著他和故鄉最大的反差是在什么地方呢?
白巖松:我進了大學之后,我的一個同學問我,“哎你是哪的”,我說我是內蒙的,他下意識反應就是“那你怎么來的”,然后我覺著我幽默一下吧,我就說騎馬來的,然后內個女同學特別認真的撲閃著大眼睛說“那得騎了幾天哪”,那一瞬間我意識到,我的家鄉對于別人來說,是一個特別遙遠的地方。
董卿:當你后來大學畢業,要留在北京工作,那可能是真正的,要和故鄉做一個告別。
白巖松:我印象非常深,那是在93年,正好是目前現在五十歲的話,生命一半25歲,回老家補辦一個簡單婚禮,坐火車要回北京,當火車即將要開的時候,我媽趕到了,我看著她急匆匆的過來,突然第一次明白,這一次我是要真的離開家了,因為你回到北京,就會有自己的一個小家,那一瞬間感覺是,原來風箏一直有個線在這兒,母親的搖把,那一天剪斷了,然后火車剛已開動,我就開始嚎啕大哭,我覺著那一幕,真的就像是永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