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一個與人賽跑的環境中,弄得每一個人壓力都非常大。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對他們理想要求和期望達到了最高值。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家長們會以各種方式來幫助孩子成長,比如: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等,孩子每個周末都是處在一個學習緊繃的狀態,不斷地學習到達家長期望的效果。
有的家長過分夸獎孩子,也并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個孩子會不會越來越優秀,不僅和他所學的知識有關,更與心理發展有關。如果一個孩子對未來充滿了渴望,還不斷的努力拼搏,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么不管他現在是否優秀,他的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好的教育理念就是應該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在孩子小時候應該多給予他們一點寬容和理解,也不能放任他隨波逐流,才會更好的成長。下面這些話是一位清華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的,希望各位家長好好看一看,并且學習其中的道理。
一、孩子別太優秀,停一停
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全面發展,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重要的還有成績很好。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高中,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高考取得好成績進入重點大學,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每天都是這樣生活過來的。孩子讀書優秀出色,家長也會跟著沾光,但是教育一定要找對正確的方向,教育的核心在于心智理念,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做事情都應該對得起自己的良 心,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二、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途徑都不是單一的,一個孩子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性,一個孩子的成就是在于他有無數的可能。
①沒有一個確切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②每一個孩子都沒有一個確切的途徑和方式,家長不要天真的以為現在孩子擅長畫畫或者彈琴將來就一定會成為畫家或者鋼琴家,更有可能他今后的工作和現在所學習的沒有一點關系,這有無限的可能性。那些目光短淺的家長認為只看孩子學習成績就可以下定論,認為孩子長大之后沒有出息。
三、教育的意義不是為了適應外界的一切,而是為了豐富一個人的內心
我認為現在的教育應該推崇:不為了適應外界而學習,而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現在很多做教育的人就是為了適應外界,還有很多學生為了適應這個社會,結果學到了社會上最不好的東西。
簡單的說,學習就是一個學生為了自己而學,不是為了家長或者別人而學,為了豐富自己的的知識,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而一個學生也會通過自己的學習出入社會以后去回饋給社會,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這樣才是最好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