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易經》的兩扇門戶,乾卦和坤卦,在其一開一關之中,衍生出六十二種卦象,如同天地交合、陰陽互迭,生出了萬物。而就是在如此微妙的陰陽變化中,卻蘊藏著亙古不變的大道理。那么,從乾坤兩封的變化中,先人闡釋了怎樣的永恒之道?我們又該如何順天地之律而行呢?
乾坤互錯,這種非常激烈的六爻全部發生變化的現象,在《易經》里面是很少見的,這就告訴我們:人世間的事情變畢竟是少數,不變的還是多數,否則天天變,樣樣變,人人變,我們是吃不消的。
這句話對于很喜歡求新求變的現代人,是應該好好去思考思考的。《易經》三畫卦,代表天、人、地三才。那六畫卦呢?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就知道,天有陰陽,人有陰陽,地也有陰陽。所以,我們把最下面的兩爻叫作地道,當中的兩爻叫作人道,最上邊的兩爻叫作天道,天道是講陰陽的,人道是講仁義的,地道是講剛柔的(圖5-5)。
大家可以仔細去看一 看,地道的剛柔,“剛”是在第一爻,“柔”是在第二爻,這是因為地表層是比較柔的,我們用鋤頭就可以挖動它,而越往下越硬,否則如果上面硬,下面越來越軟,那太危險了,蓋高樓一下就垮掉了,我們蓋高樓的時候,地基要打得很深才能是剛的,第二爻才是柔的。
那人道呢?人是先講義還是先講仁?人要以義作基礎,講話合理,做事情合理,言行都合理就是合義。合乎義的要求,才能夠證仁慈的,有仁愛的。
天道講陰陽,最上面那個爻是陰,而第二交是陽。中國人只講陰陽,從來沒有人講陽陰,這是什么道理?因為陰氣是往下走的,你看我們冷氣機多半掛在上面,冷氣才會往下吹,否則如果冷氣機放在地上,那冷氣就只往地面鉆了,上面還是熱的。而熱氣是往上揚的。所以,陰往下,陽往上,陰陽才能交流。
人的頭只有一個, 是奇效,所以它是陽。人的腳有兩只,是偶數,所以它是陰。但是,雖然頭是陽,它的氣要陰一點,就是頭腦要冷靜一點,不要太熱了。而腳它需要熱,這個人才是健康的。這也是一陰一陽之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