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俗稱“香港腳”, 是一種臨床極為常見的發生于足部的皮膚癬疾。由致病性絲狀真菌感染引起,足癬較手癬更為常見。其中以下原因較為常見
1、足癬發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并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
腳氣常見癥狀:
1、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伴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生長發育滯遲等。可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至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
2、不同類型的腳氣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有些腳氣病人的癥狀為數目不等、針頭大小的透亮水皰,皰液干燥后脫皮;有的腳氣病人表現為趾縫間皮膚發白,松軟呈腐皮狀,極易抓破后糜爛滲液,腳氣出現惡臭味;有的腳氣病人則表現為足底皮膚增厚、發硬、脫皮,冬天出現裂口和感覺疼痛。
腳氣的危害:再次,足癬還會繼發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果治療不積極,抓撓后極易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癬、體癬、頭癬等。更嚴重的是,搔抓會導致局部細菌感染,可發展成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及丹毒,可謂后患無窮。
腳氣常見緩解方法:
由于腳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在用藥上應選擇抗真菌藥,而不能使用激素藥物,因為激素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瘙癢、紅腫等癥狀,而不能起到殺菌的作用,若經常使用激素藥物,反而會“助長”真菌的繁殖,使腳氣越來越嚴重。
分享護理方法:
1、衛生用具應與家人分開使用,不用賓館、旅店等公共場所提供的公共拖鞋、浴巾、腳盆,更不要光腳接觸健身房、泳池、澡堂、桑拿會所等公共場合的地面。'
2、腳氣奇癢難耐我們要注意避免抓撓,以免造成感染,累積周圍皮膚;要注意衛生清潔,保持足部干爽,平時要勤換鞋子與襪子;外出運動時,最后穿上透氣的運動鞋,避免導致腳汗過多,加劇腳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