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講的一切隨緣,并不是消極的聽天由命,或是不再追求,正好相反,它是以一種平常心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物、每個人,坦誠接受,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
人生路上,世事難料,變化無常,也許在你苦心經營的事業,剛剛有了一點輝煌喜悅之時,卻被突如其來的一場災難毀于一旦,化為煙云;也許你精心安排著你的前程,設計未來的美好藍圖時,一場大病改變了你的人生;也許你本來多病,想實現壯志雄心,但力不從心……這一切的“突然”世事的滄桑,讓你的人生感覺到徹底的無奈、失望。
人于世界上,本來就渺小脆弱,若還是經常自我膨脹、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這便是造成太多遺憾的根源。面對人生你必須學會一切隨緣,一切隨緣是對挫敗者的一劑良藥,一切隨緣是對人生的另一種坦蕩,成熟后的胸懷。
在一座禪寺后院,有片空地,徒弟說:“快撒些草籽吧!”師父說:“隨緣?!?/font>
師父給了一包草,讓徒弟去播種,剛撒下卻被一陣風吹起空中飄舞,徒弟傷心說:“吹去多半在空中,落下來也不會發芽了?!睅煾改灰粫骸半S緣?!比鐾瓴葑?,幾只鳥飛來啄食,徒弟趕走鳥后,告訴師父,師父翻著經書說:“沒關系!隨緣。”
半夜一場大雨,弟子沖入禪房:“完了!草籽被沖走了。”師父在打坐,眼皮也不抬回答道:“隨緣?!?/font>
半個月后,后院長出青草,未播到種子之處也泛出綠意。徒弟樂得直拍手,師父只在禪房門前,點點頭:“隨喜?!?/font>
弘一大師說:“人生隨緣,便會活得自在,能夠安分守己,不被環境所轉,心中就不會有障礙。”
當年蘇東坡滿腔豪情,卻人生曲折、仕途艱難,他卻有著堅定的信心,始終笑對一切得失,被貶黃州無怨無恨,并寫出了千古傳誦的《前赤壁賦》。也曾貶杭州,表青竹杖、綠芒鞋,眼里只有湖光山色。大詩人李白,也是當官居不如意,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感慨。面對逆緣,他們坦然接受,也因此成就他們另一頁歷史中獨特的風景。
一切隨緣,這就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的承受,也并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水看似柔弱不,面對高山、巨石攔路,溪邊花草柔情的挽留,也始終改變不了歸海的初衷。只有一切隨緣,才能卸下捆綁于心的精神枷鎖。
一切隨緣是無為而有為,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志,是成功一種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