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入春季,天氣反復無常,不少孩子因冷熱變化太大患上感冒。11歲的小玨也不小心“中了招”——一開始她喉嚨痛,有點發熱,而且拉肚子,但媽媽并不太在意,因為她發熱的溫度在39℃以下,應該還不算高。媽媽隨便找了點常見的感冒藥給她吃,似乎有了好轉。
但過了一個星期,小玨感冒又復發了,雖然吃了點藥后也能正常上課,但體力變差了,精神也不如以前,沒有以前活潑好動,臉色還有點發灰。體育課上,平時跑跑跳跳久了才氣喘吁吁的小玨稍微一動就開始大口喘氣,而且汗流浹背,手足發涼,捂著胸口說心跳得發慌,差點暈過去了。老師叫來家長將小玨送到醫院,醫生測出她心律不齊,在接下來的血生化檢查中,醫生發現她心肌酶譜和心肌肌鈣蛋白多項指標都超標,鑒定為病毒性心肌炎。
醫學指導/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王清海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周永霞
問診實錄:
醫生:哪里不舒服?
患者:我胸口痛,上體育課時心怦怦跳得快喘不過氣來。
醫生:以前運動不會嗎?
患者:不會的,以前要跑好久才會這樣,今天一動就不舒服,還流很多的汗。
醫生:臉色不太好。
患者:我感冒拉肚子拉得沒力氣,不想動。
醫生:感冒多久了?有沒有發熱?
患者:好久了。媽媽給我吃感冒藥,不發熱了。
小玨母親補充說:孩子大概是在之前的兩個星期開始感冒發熱拉肚子,給她吃過藥后似乎沒事了,也能正常去上課,但就是無精打采的,臉色也不好,看似是感冒又加重了,整天有氣無力,懶懶的。本來以為感冒沒好,鼓勵她多到戶外跑跑跳跳出出汗,沒想到體育課上才跑了一會,就心跳得厲害,還差點暈了過去。
醫生給小玨做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她心律失常,血生化檢查結果顯示心肌酶譜和心肌肌鈣蛋白多項指標都超標,結合臨床病癥和檢查結果,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醫生結合中西醫給她治療,用了維生素C等靜脈注射,另用中藥辨證治療,每日一劑,并讓她盡量靜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在飲食上指導她吃易消化食物和新鮮蔬果為主。
住院配合治療20來天后,小玨基本康復,但醫生叮囑家長,由于病毒對心臟損害的特殊性,其恢復期要長于病毒對其他臟器的損害,一般為3個月到半年。小玨在此期間雖可去上學,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太累,活動量也不宜過大,并且要定期到醫院復查。
醫生提醒
病毒性心肌炎愛“欺負”小孩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王清海指出,病毒性心肌炎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絕大多數是小孩。這是因為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而心臟等身體的器官機能還不完善,易受各種外來細菌、病毒等因素的侵襲。當小兒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就會“乘虛而入”,誘發病毒性心肌炎。而且這種病還與營養不良、疲勞、外傷以及接觸有毒物質有關。
據王清海介紹,目前已知引起兒童心肌炎的禍首有20多種病毒,最常見的“元兇”是一種被稱為“柯薩奇”的腸道病毒。在發病的早期和急性期,病毒進入機體后,隨血流到達心臟并進入到心肌細胞,對細胞造成破壞;到了后期和慢性期,病毒會誘使機體自身產生一些有害物質,使心肌細胞進一步受損。
心肌炎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周永霞指出,由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在發病前大多都有感冒樣不適,因此常被家長誤認為普通感冒而耽誤了診治。怎樣知道孩子是否患了病毒性心肌炎?周永霞說,應做心電圖檢查和血生化檢查(如心肌酶譜和心肌肌鈣蛋白測定),而對一些復雜的病例還需進行心內膜心肌活檢來明確診斷。
據周永霞介紹,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一般在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史,如發熱、咽痛、腹瀉等,過后會出現胸悶、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如果及時檢查,可發現心臟擴大、心律不齊等。不過,有些患兒在起病前常沒先兆,突然出現抽風或休克,這是由于病毒損害心肌導致心臟向外泵血減少,腦缺血缺氧引起的,如不及時明確診斷治療,對患兒的生命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中西醫結合 治療更有效
王清海指出,心肌炎是病毒性疾病,西醫目前并無特效療法,常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靜脈注射和能量合劑等。而中醫重視整體的調節,可幫助身體較快恢復,副作用也較少。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心肌炎患兒早期表現為熱毒熾盛,日久則可轉變為氣陰兩虛,虛火擾心,治療上早期多以清熱解毒為主,久則以益氣養陰,寧心安神為主。長期的臨床觀察已證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肌炎治療效果更佳。
周永霞稱,對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僅有極少數的患兒會發展成為慢性心肌炎或擴張型心肌病。她強調,在治療過程中,患兒和家長的配合非常關鍵。比如,家長要督促患兒盡量臥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出院后在家或者上學都要注意不能過于勞累,運動也不能過激,并要遵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如果做不到,治療效果會受影響。
而在預防上,應盡量少去擁擠場所,注意防止各種病毒,尤其是腸道的病毒性感染。要加強身體鍛煉來提高免疫能力。一旦發現病毒感染,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過勞導致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