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保健時報》報道,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是反映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當肝細胞發生炎癥、壞死、中毒等,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轉氨酶升高。通常體檢中檢查的轉氨酶是丙氨酸轉氨酶(ALT),1%的肝臟細胞損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濃度增加1倍;ALT水平可以比較敏感地監測到肝臟是否受到損害。許多人因此錯誤地認為,只要是轉氨酶高了,就是得了肝炎。其實,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也可能引起轉氨酶升高。
通常,引起轉氨酶升高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感染某些細菌 感染寄生蟲或心肌炎、心肌梗死等都可能使轉氨酶升高。
2.營養不足 飲食結構不合理如低蛋白飲食,尤其是當食物中缺乏胱氨酸、維生素E時,亦可使ALT升高。
3.膽道梗阻 肝外原因的膽道梗阻如膽石、炎癥、寄生蟲等,肝內原因的膽道梗阻如肝硬化等,都可引起肝細胞壞死或通透性增強,使ALT升高。
4.內分泌機能障礙 如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均可使肝臟受損,ALT升高。
5.藥物副作用 比如紅霉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避孕藥膏還有半夏、檳榔、青黛等中藥,都可使ALT升高。停用這些藥物后,轉氨酶水平會很快恢復正常。
6.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肝臟,可使肝細胞壞死,ALT升高。
7.此外,健康人的轉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暫時超出正常范圍 如劇烈運動、過于勞累、近期吃過于油膩的食物或酗酒等都可能使轉氨酶暫時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