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臭草 |
![]() |
芫茜 |
![]() |
金不換(又叫三七) |
![]() |
香茅 |
![]() |
迷迭香 |
![]() |
檸檬薄荷 |
![]() |
鼠尾草 |
![]() |
紫蘇 |
![]() |
花園到處可以種香草 |
![]() |
文/ 鄧偉東
天氣悶熱潮濕,總提不起精神?來吧,在花園、陽臺、廚房窗臺種一溜兒食用香草,簡單勞作之后,看看滿園綠植,清香寧神,與之相伴的各種食譜也會不斷冒出:九層塔臺式三杯雞、金不換炒薄殼、紫蘇炒石螺、芒果布甸加薄荷、臭草綠豆沙……立刻胃口大開。
種植食物的靈魂
在家居園林中,食用香草跟它們在各種菜式中的身份差不多,都是點綴和配角,但不容缺失,是靈魂所在。試想一下,炒石螺沒有紫蘇葉,感覺就不地道了;三杯雞缺了九層塔,那就不是臺灣名菜了;煲綠豆沙不放臭草,那就不是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家鄉(xiāng)的美食,就是由那么一點點香草、香料勾起的,離開故土、缺少了平時唾手可得的食材,心中就會有無限掛念。
如果想家,就種些香草吧,讓家的味道如影相伴。家居園藝現(xiàn)在也講求“綠化、美化、香化”,閑暇時,在花園、陽臺挑一個安謐的角落坐下,泡一壺充滿自然氣息的香草茶,配一兩件清淡的甜點,或獨自捧讀,或三五好友輕談,疲憊的心就會得到休憩。
選擇品種跟胃走
春花園總經(jīng)理董灼杰說,目前適宜在廣東地區(qū)種植的食用香草有很多,比較傳統(tǒng)的有紫蘇、臭草、芫茜、九層塔(又叫羅勒)、金不換(又叫三七)、檸檬香茅等;西化一點有薄荷、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牛至、碰碰香等。
選擇種植的品種,我們可參考自己的餐飲習(xí)慣,如果是地道老廣,可以選擇傳統(tǒng)品種為主,如果生活比較小資,喜歡吃沙拉、煎牛排、焗羊架、閑時烘焙甜點、泡杯花茶,可選歐式香草為主。上述各種香草,有幾種的花是比較漂亮的,如迷迭香會開出精致的藍(lán)色小花,百里香的花就像藍(lán)紫色的小星星,鼠尾草可以連片種植,其長串的紫色花朵開起來十分好看。
拼圖、上架隨心所欲
在家居種植食用香草,形式可以很隨意,買兩個漂亮的架子、一堆可愛的小花盆,放在陽臺上、廚房窗臺邊也很養(yǎng)眼;如果把香草根據(jù)其形態(tài)、生長特性、花期進行有機組合,拼圖式種植,賞葉、賞花、賞景也很悅目。
值得留意的是,薄荷喜陰、耐寒、不耐熱,長勢旺盛,根會越長越長。如果跟其他植物混種會有可能妨礙它們的生長,因此種植時要有分隔。百里香盡管在背陰處也能順利生長,但在日照充足的地方長勢會更佳,葉色也會更加鮮亮。百里香的植株健壯,耐寒、耐暑。
種植簡便,易于繁殖
上述香草的種植方法也很簡單,薄荷、碰碰香的繁殖適合扦插,幾天就能生根。迷迭香也是,找一枝粗壯的枝條,從根部上一寸位置剪下,剪去頂上一至二寸嫩葉,插入土壤澆水即可。羅勒則是把葉根部插在水里,不要讓葉泡到水。5-10天即可生根,兩天澆水一次,水不要澆在葉上,否則容易腐爛。生根后移栽到土壤里,過兩周就可食用,采摘時應(yīng)將葉子逐一摘下,而且摘葉要趁早,否則一開花,葉子就會變硬,口感不好。
適合播種種植的香草比較多,羅勒(九層塔)在夏天長得最快,5月份開始種植最好,一個月后就能吃,采摘時打頂容易長側(cè)芽。一粒種子種一盆,出芽后半個月就能食用,種子若是播種成功,2-3天就能出芽。鼠尾草是秋天播種,一周就能長芽,兩周就能移植。廣東人熟悉的紫蘇其繁殖能力也很強,種子掉到土里就能長出一棵新苗。
采摘或修剪時不要一次剪太多,以免刺激太大新芽長不出來死掉。在快速生長期,可施一定量的有機肥,澆水時肥分滲入根部,有助其生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