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燦
今年是《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實施的第十個年頭。兩年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全國27個省(區、市)城鄉居民的安全用藥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受訪者看不懂藥品說明書,36%在自我藥療時出現過失誤,其中26%表示因此耽誤了治療。為提升公眾科學合理安全用藥的意識和能力,近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章。專家建議,人的身體狀況是不斷變化的,每次服藥前都該看看藥品說明書。
服藥時莫恃“久病成醫”
27歲的黃小姐懷孕5個月了,因突患感冒,她就在街上的藥店買了一些適合孕婦吃的感冒藥和一盒頭孢。她選頭孢藥時仔細看了藥盒外包裝上的說明,并沒有說孕婦禁用。
誰知,黃小姐服用頭孢后幾個小時就出現了癥狀:全身惡癢難耐、身上發起一片一片的風團,接著還喘起氣來?!霸袐D不是不能服用頭孢,但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苯涐t生診斷分析認為,黃小姐買藥時只注意到沒有孕婦禁用,卻沒注意看過敏者禁用,再加上她不知道自己是頭孢過敏體質,所以就出了狀況。幸虧只是口服少許,如果是注射或輸液,很可能導致全身水腫或過敏性休克,大人、小孩都會有危險。
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黃小姐這樣不細看說明書的人還很多。
醫學專家表示,即使藥劑科醫生貼上了使用說明,患者也應該看看說明書,醫生也難免百密一疏,如果自己正好符合說明書里面的服藥禁忌,就不要服用。還有一種情況是曾經用過的藥沒有帶來副作用,下一次就懶得再看。其實人的身體狀況是不斷變化的,每一次服藥前都應該細看藥品說明書。
專家教你看懂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是患者、醫生等群體了解藥品用途的主要途徑,為提升公眾科學合理安全用藥的意識和能力,近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章,系統介紹如何看懂藥品說明書。
專家提醒,在服藥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藥品說明書,會給安全用藥帶來隱患。大家看藥品說明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看清藥品名稱:有時一種藥品有多種藥名,如通用名、商品名、別名等。藥品的通用名稱是國家藥典采用的法定名稱,不論哪個廠家生產的同種藥品都只能使用的名稱。商品名稱是藥廠通過注冊受法律保護的專有藥名?;颊咧灰宄幤返耐ㄓ妹?,就能避免重復用藥,因為一種藥只有一個通用名。
2、掌握適應癥:適應癥指藥品適用于治療哪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藥品的適應癥,只有對癥下藥,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3、藥物的用法用量很關鍵:不同的藥物分別要求在飯前、飯后或飯時服。飯前指用餐前半小時,飯后指用餐后15~30分鐘,飯時服指用餐的同時服,遵照規定服藥,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和避免不良反應。藥物的用量,應根據年齡不同而區別。說明書上的用量大都為成人劑量,60歲以上老人通常用成人劑量的3/4,小兒用藥量比成人少,可根據年齡按成人劑量折算,也可按體重或按體表面積計算用藥量。
4、重視說明書中的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5、認真對待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使用說明書上所列的不良反應,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一般發生率很低。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與很多因素有關,如身體狀況、年齡、遺傳因素、飲酒等。不要看到說明書上列了一大串不良反應就不敢用藥了,在用藥時出現不良反應,輕微而又需繼續治療的,可以一邊治療一邊觀察,同時向醫師及藥師咨詢,較嚴重的應立即停藥到醫院就診。
藥品說明 存在的幾大問題
1、專業術語太多,內容不夠通俗易懂,非專業人士很難理解;
2、禁忌項內容不突出,而且說明不夠、互相影響藥物列舉不清;
3、不良反應強調不夠;
4、很多中成藥沒有說明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藥物毒性;
5、功能主治和注意事項說明不夠詳細。
提醒 “同宗”藥品宜慎服
很多人都搞不懂,為什么很多同類藥品有著類似的通用名稱?比如抗菌藥物頭孢菌素類就有頭孢唑啉、頭孢呋辛、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頭孢吡肟和頭孢洛林等,仔細對比結構式會發現,它們擁有一個基本相同的結構,只是在支鏈上有所不同。同宗同族的藥品要謹慎服用,避免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增加。
無批準文號即為假藥
批準文號相當于藥品的身份證號,具有唯一性,可以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網站上核實,沒有批準文號或文號不符的,均可作假藥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