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純
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多少陌生人?
有一天閑時瀏覽微信朋友圈的通訊錄,我竟然發現有半數都是陌生人。這些人既不是朋友親戚,也不是同學同事,很多人不過是一面之緣。有的在一起吃過一頓飯,之后再無交集。有的是文友,問了一個問題之后就永遠潛伏了。有些是商家,其存在僅相當于一個商標。還有的純屬路人,比如那次坐公交車,有個小姑娘沒零錢投幣,我給了她兩元,她執意要加微信把錢還給我。
我過去沒有刪微信通訊錄的習慣,并且覺得十年修得同船渡,擦肩而過也是緣分,所以幾年時間我的微信好友激增到幾百個。出于禮貌,我很少對微信好友設限,每次打開朋友圈,頗有“茫茫人海”之感。可正因為這“茫茫人海”,弱化了親朋好友之間的親密溝通。每次想刷一下朋友圈,關注一下親朋好友的動態,都有大量陌生人混雜其中,使我不能很快看到真正想關注的人。
其實手機通訊錄里也有很多類似的陌生人,但那些人不會打攪你的生活。他們就像石子一樣,沉入大海就安靜了,如果你不翻動,他們會永遠沉寂。而微信朋友圈里的陌生人,就像魚一樣,時不時吐個泡泡,不請自來闖入你的視線。他們經常發朋友圈,存在感都非常強。
被某些人打攪煩了,我最終還是忍不住悄悄點了“不看他的朋友圈”。有時我發個動態,看到有陌生人點贊,但這人是誰真的想不起來。本著“贊而不回非禮也”的原則,也想給他點贊,卻發現他的朋友圈已經被我屏蔽了。更多朋友圈里的陌生人,彼此沒有絲毫互動,這算是擦肩而過后就相忘于江湖吧。可又不能真正相忘于江湖,他們經常制造點“刀光劍影”,攪亂你的視聽。
有人說,不必把太多的人請進你的生命里。我發現,把太多的人請進朋友圈,真的有魚龍混雜之感。很多陌生人的生活,你本沒有興趣,但一次次被曝光在你的視線之內。而且每次我發朋友圈時都會有顧慮,發這些東西會不會被某個陌生人盯上?安全嗎?我們發的一些生活片段、感悟、心情等,會不會被人偷窺甚至利用?
我覺得,如果朋友圈是一個大圈,那么這個大圈中多半是空白地帶。這個空白地帶被陌生人占據著,與你的生活毫不相干,只是占用著你的“資源”。
朋友圈里的人太多,分組管理真的是個大工程,所以很多人懶得管理。如果要來一次徹底清理,也要耗費一些精力和體力。那天看到同事小媛正在清理微信通訊錄,她甩甩胳膊,一臉無奈地說:“我的手都酸了,脖子也疼,還有好些沒處理的陌生人。唉,你把誰輕易地請進來,還得思索一番,然后把他請出去,真夠煩的!”
同事老李聽了小媛的話,說:“為啥要把人請出去呢?我覺得朋友圈就是大千世界,各色人等都有,形形色色的生活也很有趣。平日上街,我喜歡看熱鬧,有啥新鮮事就去圍觀。當然,不感興趣的忽視就好了。朋友圈也一樣,我喜歡的就看看,不喜歡的就忽略,看與不看全憑我的興趣,屏蔽或不屏蔽對方全憑我的心情。朋友圈里的人再多,做主的都是你自己。在朋友圈里看人看事看風景,也是一種豐富的生活體驗。熟悉的人是風景,陌生的人也是風景。再說,咱們發朋友圈,不是都有曬的心理嗎?既然是曬,看的人越多越好呀!”
聽老李這么一說,我再看朋友圈里的陌生人,竟然不覺得那么擁擠堵心了。是的,陌生人也是風景,每道風景都有可觀之處。“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因為朋友圈,大家都成了一道風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