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一種毒藥(人人必看)魯迅曾說:“往往人一開始抱怨,事情就會迅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進。”
人生,總有諸多不如意,有人選擇怨天尤人,滿腹牢騷,也有人選擇調整自己,努力改變。
越優秀的人,經歷越多越努力,越少抱怨;而越無能的人,借口越多越平庸,越多抱怨。
人,如果總是怨天尤人,經常抱怨、牢騷,那么必將陷于滿身泥沼,一生艱難。
01
煩惱的根源,在自己
古訓有言:“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會煩惱痛苦,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己。
生活,沒有什么事情過不去,能困擾你的,往往是因為太過于計較、在意。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寺廟里住著一位老太太,人稱“哭婆婆”,終日以淚洗面。
一日,一位禪師路過此地,看見來太太傷心的樣子,便上前詢問緣由。
老太太告訴禪師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鞋。
遇到晴天,我會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因此傷心而哭;
而遇到雨天,我又擔心小女兒的鞋又不好賣,因此也憂心難過。”
禪師聞此說道:“那你應該天天高興才對啊!”
老太太擦干眼淚說:“我天天憂心煩惱,有什么可高興的!”
禪師開導她說:“每到晴天,你該為賣鞋的小女兒高興,因為一定會有很多人買鞋。
一到雨天,你就該為賣傘的大女兒高興了,因為一定有很多人需要雨傘。
這兩件事情,你反過來想一下,這樣就會高興很多了。”
聽了禪師的一番話,老太太恍然大悟,也不覺得傷心難過了。
從此,街頭便多了一個總是笑呵呵的“笑婆婆”。
生活中的太多煩惱,大多是因為想太多,與其終日憂愁,不如放開心態。
不要總是抱怨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是該從自身做出改變。
人生不可能事事順心,處處完美,心里裝了太多煩憂,又怎能容得下快樂,當你做出改變,未來可期。
02
抱怨的越多,越痛苦
有偈曰:“憂則天下皆窄,怨則到處為仇。”
經常憂愁的人,他周圍的天地就非常狹窄,經常抱怨的人,就會處處跟人結仇。
人生,起起伏伏,一味的抱怨只會讓別人看到你的無能和軟弱,使生活更糟糕。
賀若敦,是當年北周著名的將領,以驍勇善戰聞名,武藝卓絕。
但他性子太直,說話口無遮攔,總是不分場合、不分人員的大發牢騷。
武成二年,賀若敦奉命率領將士救援湘州,陷入重圍,百般設計與敵人周旋。
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艱難境地,與敵軍相持一年多,最終全軍而還。
當時掌握大權的宇文護以失地無功為名,罷免了賀若敦的官職,并除名為民。
之后不久,賀若敦又被重新啟用,歷任金州總管、中州刺史。
有一次,宇文護的使者到軍中辦事,談起此事,賀若敦對著使者大吐怨言。
他自認有功,在危機重重下還能全軍而歸,不但沒有得到賞賜,反被除名,為此心存怨氣。
宇文護知道后大怒,召他回朝,下令賜死。
他臨死前,囑咐兒子賀若弼:“我因為出口怨話而有殺身之禍,我兒今后一定要謹言慎行。”
說罷,就用錐子把兒子的舌頭刺出血,以此來告誡賀若弼要慎口少說。
人這一輩子,苦難自有定數,一旦開始抱怨,便是苦難的開始。
經常抱怨之人,消極悲觀,往往不會受他人待見,日后的命運也必定會歷盡坎坷波折。
人生在世,要保證自己不怨天尤,同時也要盡量遠離那些愛抱怨的人,才能不受影響,開心活好自己。
03
只要心態好,命就好
卡耐基在的《人性的弱點》中說:“兩個人從鐵窗朝外望去,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地泥濘,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滿天繁星。”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心態好的人,入目皆是美好坦然,心態不好的人,目之所及全是世俗丑惡。
壞心態,會毀掉一個人,讓人只看得見眼前的痛苦,對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卻視而不見。
而好的心態是治愈生活的良藥,能讓人與不完美的生活和解,有抵御世間一切黑暗的勇氣。
生活本就不易,免不了風雨坎坷,只要心態好,自然有好福氣,也更容易擁有幸福,人生也會一帆風順。
▽
《淮南子》中云:“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能認識自己的人不埋怨別人,能認識形勢的人不埋怨天命。
人只要能認清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怨天尤人,便什么也不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