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回顧
2016年豆粕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可將一年中豆粕的走勢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月4日到4月19日,此階段處于春節的前后期,春節前備貨火熱拉高價格,后期節后需求轉淡價格降低。第二階段4月19日到7月1日,此階段美豆受阿根廷減產500萬噸提振暴漲,豆粕受益價格持續拉高。第三階段7月1日到8月4日,此階段豆粕從巔峰回落,利多消化,市場逐漸轉向美豆豐產炒作。低四階段8月4日以后,此階段油廠大量售出遠期合同,同時大豆供應出現短缺,豆粕低位庫存持續推動價格走高。以下是各個階段具體影響因素描述:
1春節積極備貨,節后階段性淡季
此階段為1月4日 ——4月19日,豆粕價格受以下因素壓制:
初期價格緩慢上漲:
(1)美豆單產48蒲/英畝(上月報告48.3);產量39.30億蒲(上月報告39.81),出口16.90(上月17.15),壓榨18.90(上月18.90),期末庫存4.40(上月報告4.65)。
(2)1月4日本周日均成交量20萬噸左右,較上周的日均14.4萬噸增長38.9%,當周豆粕成交總量達到99.8萬噸。
(3) 1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603.9萬噸,低于12月份的864.1萬噸,較2015年1月份的687萬噸減少83萬噸,預計2月份最新預期420萬噸,3月份最新預期520萬噸,4月份初步預估630萬噸。第一季度大豆到港不足1550萬噸。
(4)由于元旦放假, 1月份全月油廠大豆壓榨總量1671000噸,下降9.84%,產能利用率53.02%。
后期價格持續走低:
(1)南美收割推進,預計將獲得大豐收,全球供應充裕引發拋售,以及海外市場對美國出口需求進一步放緩。
(2)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6年1月國內生豬存欄量較12月減2.7%,同比2015年1月減7.7%,2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8%至36671萬頭,比去年同期降5.5%,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6%至3760萬頭,同比降7.9%。
(3)隨著春節氛圍褪去,油廠開機率基本恢復,節后第二周國內油廠大豆壓榨量在158.185萬噸,此后幾周開機率將保持上升勢頭。
(4)4-6月大豆到港預期高達2432萬噸(4月732萬噸、5月850萬噸、6月850萬噸),同比去年同期的1953萬噸增幅達24.5%。
(5)年前國內進口商采購了20萬噸3-5月船期菜粕,2月份貿易商公司又以到港成本1800元/噸采購5月船期進口菜籽粕3萬噸。
2美豆庫存大幅降低,阿根廷巨幅減產
此階段為4月19日——7月1日,豆粕價格受以下因素提振:
(1)5月供需報告中顯示:預計2016/17年度美豆期末庫存為3.05億蒲式耳,遠低于市場預期的4.05億蒲式耳。
(2)阿根廷農業產區暴雨傾盆令收獲進度降至13年來最低并延誤出口裝船,且令產量損失預估逐步上調,從200-300萬噸,一直上調至500萬噸。
(3)農業部公布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與上月持平,自2013年9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首次環比未出現下調,3月份生豬存欄量比上月漲0.9%,自2015年10月以來首次上漲。自繁自養盈利已達到1100元/頭左右,較上月上漲14.7%,創歷史新高,連續第20周保持在600元/頭以上的盈利,繼續刺激仔豬和母豬的補欄。
(4)因全球豆粕持續大漲,而國內豆粕漲幅落后于外盤,導致中國豆粕價格在全球最便宜,令出口市場氣氛活躍起來。
3南美利多消化,美豆預期豐產
此階段為7月1日 ——8月4日,豆粕價格受以下因素壓制:
(1)8月份美國中西部地區將會出現充足的降雨,截至2016年7月31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2%,高于之前一周的71%,上年同期為63%。
(2)投機基金在大豆期貨以及期權部位持有凈多單121,689手,較上月(截止6月28日的一周)的195,270手,減少73581手。
(3)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華東及華中水產需求月環比降幅可能達到15%左右,高溫高濕天氣引養殖戶拋售情緒嚴重,飼料消耗降低。
(4)首批國儲大豆拍賣成交火爆,本次銷售計劃國家臨時存儲大豆301175噸,成交率99.74%。第二輪拍賣2012年大豆57.91萬噸,成交率56.48%。第三輪拍賣,共計銷售601663噸,成交率14.02%。
4大豆延遲到港,低庫存力推豆粕震蕩上行
此階段為8月4日 ——12月31日,豆粕價格受以下因素提振:
(1)2016年8月18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961,414噸,高于預期,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10,324噸,后期維持強勢出口。
(2)9月大豆到港629.5萬噸,低于8月754.8萬噸,低于去年9月的726萬噸。后期油廠銷售過多遠期合同,維持高開機率也難以抑制庫存下降。
二、國際影響
我國雖是大豆原產地,但隨著國外種植業的發展與我國大豆產業的萎靡,目前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其中80%來源于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雖今年大豆依舊豐產,但阿根廷遭受罕見的極端天氣,導致大豆產量上出現了重大缺口,但受此影響,全年豆類市場整體走勢較為強勁。另外,隨著國內養殖業的不斷恢復,對于豆粕的需求逐漸提高,加之國內運輸因交通新規的出臺導致壓力大增,后期豆粕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加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使得今年豆粕市場整體偏強勢運行。
1全球產量與庫存消費比
從全球大豆供需情況來看,自2011年開始,除2015年較2014年產量少6580000噸以外,全球大豆產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且因初期庫存較多,2015年的總體供應量高于2014年,這反映出全球大豆需求的逐年遞增。根據USDA報告顯示,除阿根廷因極端天氣導致減產較多以外,美國與阿根廷產量再創新高,目前預期本年度大豆總產量為336.09百萬噸,較2015年的313.2百萬噸高出22.89百萬噸,增幅7.31%。從庫存消費比上看,2015與2016兩年基本走穩,由于全球大豆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豐產并沒有對豆類產業形成較大的壓力。其中阿根廷減產的500萬噸大豆是今年豆類大環境向上的關鍵因素,也奠定了后期美豆各種利多因素的炒作空間。
2各主產區產量
從各主產區產量來看,自2012年起,美豆以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保持世界第一大豆產國的低位,而巴西則是跟隨美國的腳步上漲,只是幅度較小,阿根廷自2014年以后則有小幅的減產,不過全球大豆整體逐年豐產則是不言的事實,以下我們分別從三個主產國方面敘述今年大豆產量對我國豆粕走勢的影響:
首先說美豆,美豆的炒作主要集中在USDA供需報告、美豆種植情況、天氣情況與出口數據幾個方面。而對于今年影響最大的則是5月供需報告中顯示:預計2016/17年度美豆期末庫存為3.05億蒲式耳,遠低于市場預期的4.05億蒲式耳。當月此消息引爆市場,報告極度利多,導致當日CBOT大豆7月合約暴漲57.50美分至1084,此消息也是豆粕第二階段暴力上漲的主線因素。后期美豆受豐產主因素拉低,不過因國內豆粕低位庫存導致價格偏高,榨利優秀之下油廠瘋狂買美豆,后期美豆再度上行的主要原因也是受強出口支撐,如此循環之下豆粕受益走強。
再說阿根廷大豆,阿根廷大豆是全球豆類市場本年度前期整體走強的大功臣,阿根廷自4月初以來的暴雨令大豆收割遭受嚴重延誤,收獲進度降至13年來最低并延誤出口裝船,且令產量損失預估逐步上調,從200-300萬噸,一直上調至500萬噸,市場預期此缺口將轉移至美豆,這也是全球豐產的大背景下豆類市場能有如此強勁走勢的重要原因。
最后說巴西大豆,影響巴西大豆的因素主要圍繞著罷工、交通和種植情況這三方面。今年二月,巴西卡車司機再度進行罷工,同時天氣惡劣,致使我國2月大豆進口量減少,通常為4月份的出口高峰被延遲。由于中國當時對于巴西大豆的需求較高,另當時巴西港口大豆升水走強帕拉納瓜港6月交貨大豆比CBOT大豆期價高出56美分/蒲式耳,上年同期為38美分。同時5月份巴西基礎設施壓力較大,這也加劇了國內豆粕供應的壓力,豆類集體獲利。
3全球豆粕產量與庫存
從全球豆粕產量上來看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自2014年起,世界性豆粕消費激增,庫存消費比逐年下降,顯示出豆粕需求性較高,全球豆粕供應格局偏緊
4
各主產區豆粕產量
從產量上看,美國今年預計產出豆粕4156萬噸,較去年4053萬噸增加103萬噸,增幅2.54%;巴西今年預計產出豆粕3135萬噸,較去年3088萬噸增加47萬噸,增幅1.52%;阿根廷今年預計產出豆粕3435 萬噸,較去年3315萬噸增加120萬噸,增幅3.61%,但比去年增幅7.17%降低了近一半的增幅,我國豆粕爭奪這部分缺口的出口也變相的導致了今年后期豆粕庫存的持續趨緊。
5各主產區豆粕消費情況
從各國的消費情況可以看出,中國對于豆粕的需求與日俱增,其他國家的需求雖有所增加但遠遠不及我國。由于阿根廷作為豆粕的第一大出產國,今年的減產導致阿根廷豆粕出口減少,加劇了全球豆粕供應的緊張程度,我國部分油廠爭奪豆粕出口,致使今年豆粕出口量明顯高于去年,自6月起,月出口量在20萬噸以上,明顯高于去年的15萬噸左右,為今年的豆粕走強做出貢獻。
三、國內供應面
1大豆進口量
我國嚴重依賴進口大豆,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因進口量逐年遞增,后期呈現增長速度放緩的趨勢,自2013年以來,我國大豆連續三年增長速度下降,國內養殖業存欄量逐年下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2016年預計進口大豆8600萬噸,同比去年的8174萬噸,增加了426萬噸,低于去年增加的1035萬噸,因我國后期開展大豆臨儲拍賣,油廠擔心大豆供應過剩從而減少了買船數量,而這使得國內壓榨業產能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劇了國內豆粕供應的緊張程度。
2大豆進月度進口
從分月進口來看,2月因巴西罷工和多雨天氣導致進口量較去年增幅較小,因此從3月開始進口量有了一個較大的增長,環比二月增長158.9萬噸,同比去年三月增長160.4萬噸,隨后漲勢稍緩但依舊高于去年進口量。但有消息稱國儲大豆將進行拍賣,油廠為了避免損失,自6月起開始降低買船數量,7月環比降低了174.23萬噸,這也是本年度大豆進口量增長較小的原因。
3大豆庫存
從港口庫存來看,2016年前半部分大豆庫存處于一個緩步上升的狀態,且由于到港數量較多,庫存高于去年,這在當時對豆粕的價格形成一定的壓力,也反應出當時的豆粕需求較小。后期隨著油廠進口數量的放緩,與國儲大豆拍賣情況較差,國內大豆庫存持續降低,雖然依舊比去年同期庫存數量多,但在我國養殖業逐漸恢復的大背景下,當前大豆的庫存已經不能維持國內油廠的正常開機,致使后期豆粕庫存緊張。
4國儲大豆拍賣情況
本年度國儲大豆的拍賣情況可以用曇花一現來形容,初期成交火爆,后期無人問津。7月因國內部分壓榨企業大豆庫存不足,得到原料后恢復開機。8月因國內湖南湖北一代早熟豆上市,同時因國儲拍賣大豆品質較低,陳豆蛋白含量受損,市場對于陳豆認可度低,逐漸被市場拋棄,致使后期流拍數量大增。
5油廠開機
從開機壓榨量來看,本年度與15年整體走勢相仿。今年2月因巴西卡車司機罷工導致南美大豆到港延遲,第6周與第7周壓榨量分別為98.7萬噸與4.55萬噸,顯著低于去年同期的149.7萬噸與147.7萬噸。同理去年3-4月巴西物流問題與罷工原因導致南美大豆到港推遲,今年3-4月份共計壓榨1191.2萬噸大豆,高于去年同期979.4萬噸。直至16年第22周(5.21-5.21)因大豆到港數量持續高于去年,且油廠簽訂了較多豆粕合同,為保證合同執行,多數油廠滿開運行,單周壓榨產能利用率達到60.07%,比上周的56.40%增加了3.67個百分點,共壓榨1906100噸大豆,創單周壓榨歷史新高。后期低點出現在國慶節期間,但當時豆粕低位庫存價格堅挺,油廠榨利豐厚開機率雖有所下降但依舊高于去年。從全年壓榨量上看并沒有發生減少,但后期豆粕庫存低位證明了本年度我國豆粕消費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6豆粕庫存及合同
從豆粕庫存方面看,前期2月左右因節前的集中備貨與南美大豆到港推遲影響,開機率降低使國內豆粕庫存降至階段性低點,而油廠為規避風險,在庫存無法滿足高需求時采用基差銷售方式。在26周左右,飼料廠需求旺盛導致豆粕庫存持續下降,此階段遠期合同的銷售量達到了426.9萬噸的高位。后期豆粕缺口不斷放大,交通運輸新規更是讓豆粕供應困難,油廠大肆銷售遠期合同來抵消后期大豆集中到港對于豆粕的沖擊,遠期合同激增也加劇了后期豆粕庫存的恢復難度,截止到第50周,豆粕遠期合同達到了530萬噸水平,而后期如此龐大的豆粕供應量較難被消化,為豆粕年后走勢蒙上一層陰影。
三、國內需求面
1豆粕成交量
從豆粕交易量方面來看,受國內養殖業的不斷恢復,2016年豆粕交易量顯著高于2015年,因本年度大豆進口量增長幅度較小,成交較好也預示著豆粕供應壓力增大。2016年交易量出現一個高點,在3月8日當天,大部分油廠將6-9月基差調低至+10至+40元/噸,雖當日現貨成交清淡,但遠期合同成交量爆炸再放巨量,單日國內成交77萬噸,其中現貨只有5.8萬噸,創歷史單日成交新高。后期在7月份出現成交低點,因自6月30日起,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南方多地強降雨造成嚴重洪澇災害,華東及華中水產需求月環比降幅可能達到15%左右,且強降雨過后,氣溫回升,高溫高濕天氣容易導致病菌滋生,養殖戶擔憂會有疫情發生,加快生豬出欄節奏,加上由于飼料企業手中豆粕庫存充足,且雨水天氣令豆粕不易保存,多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油廠出貨速度放緩。今天春節較往年提前,同時國內物流緊張,導致各大飼料廠提前備貨,因庫存緊張,后期交易主要以合同為主,合同量的暴漲也給年后豆粕行情帶來壓力。
2生豬存欄量變化
需求端回暖是全年支撐豆粕走強的基礎,從2013年至今來看,生豬集中出欄時間在每年末期,該時間為年終消費旺季,但存欄量恢復程度差強人意。從環比增減上來看,入不敷出。數據顯示,環比增多最高出現在2013年7月達1.2%,而環比降低出現在2015年2月達3.9%,這導致近幾年國內生豬存欄量一直以較快的速度降低。至2015年11月,生豬存欄同比開始大幅上漲,2016年生豬存欄下降速度較2015年相比大幅降低,國內養殖業開始回暖,刺激飼料廠產能,同時因國內對于豬肉需求不減,為了加快生長,飼料配比加大豆粕含量,養殖戶催肥加大飼料用量,所以即使欄量較低,豆粕成交量也受此提振,支撐豆粕市場走強。
3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
從能繁母豬存欄量來看,自2014年2月開始至2015年8月,存欄量呈現一個緩慢下降的趨勢,至2015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量達3862萬頭,同比降低了14.2%。自2015年10月起,能繁母豬存欄下降速度大幅降低,同比增減拉升,雖依舊緩慢下降,但較往年相比速度大為緩解。由于能繁母豬與生豬存欄皆步入良性循環,生豬存欄恢復速率將比以往理想。需求端的回暖促進國內飼料原料的消費,在全球大豆連續豐產的大背景下對于豆粕的支撐作用較大。
4國內飼料產量
從飼料產量方面來看,我國飼料總產保持逐年上漲勢頭,2011年前上漲速度較快,2012年至今飼料總產量上漲速度放緩,因國內生豬與母豬存欄不斷降低導致。自2015年豬飼料總產降低,而肉禽飼料需求提高。自2014上半年H7N9疫情退去,養殖戶加大補欄力度,另國內肉禽養殖業恢復較快,帶動飼料需求量不斷提高,彌補了部分因生豬市場低迷對豆粕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四、相關產品方面
1現貨油粕比
從現貨油粕比方面來看,豆油國內形勢是由強到弱進行轉變的。4月-7月是油粕地位反轉的關鍵時期,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美豆庫存下調1億蒲式耳連同阿根廷大豆減產500萬噸共同導致的。市場沉浸在大豆供應不足的利空氛圍中,阿根廷作為豆粕的頭號出口國,減產另交易商大肆做空油粕比,油粕蹺蹺板效應另豆粕暴漲豆油承壓。后期油脂受多方利多消息提振,如菜油火爆拍賣,馬棕創4年新高,OPEC達成自2008年首次減產協議等,油粕比開始上行,但因國內豆粕受低庫存支撐,即使豆油價格后期連創新高,依舊也受豆粕壓制,油粕比未能有較大突破。
2菜粕價格
從菜粕現貨價格來看,本年度菜粕價格走勢與豆粕價格相仿,菜粕本年度初期走勢相對平緩,隨后阿根廷大豆減產與美豆大幅下調庫存引豆粕價格飆漲,直接利好菜粕市場,至7月4日菜粕價格達到高點突破3000元/噸大關,當時豆粕的價格也達到3550元/噸。雖然豆粕與菜粕的價格相互促進又相互抑制,但后期天氣轉涼,水產養殖淡季到來,豆粕低位庫存帶來的價格上漲不能給菜粕帶來良好的提振作用,所以后期菜粕走勢偏平緩,但全年綜合來看菜粕還是受到了豆粕的提振,價格水平較去年較高。
3豆菜價差
從豆菜差價方面來看,每年的4-10月為水產養殖旺季,該時段為菜粕消費旺季,菜粕價格會稍顯強勢運行,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豆菜差也會逐漸縮小,所以豆粕差價一般呈現V字形。對比2015年,本年度4-10月價差變化不大,在600元附近震蕩。7月-8月左右價差下降幅度較大,因6月30日強降雨導致養殖業整體損失較大,豆粕應用范圍較菜粕要廣,也因此豆粕受累較嚴重,所以豆粕價格自7月1日的年內高點3577元/噸滑落至8月4日的3027元/噸。傳統的投資手段為4-9月多菜粕空豆粕,10-3月空菜粕多豆粕,而今年則較往年特殊,今天豆菜價差下行階段集中在1月-5月,在該階段應多菜粕空豆粕,而5-7月間豆粕價格受美豆庫存降低與阿根廷減產影響,價格瘋漲,此時菜粕價格也是受到豆粕漲勢提振,因此豆粕價格漲速高于菜粕,致使價差未能繼續大幅下行。而自8月起,隨著菜粕的旺季消退疊加國內豆粕持續供應緊張,差價直線上升,此階段應大膽空菜粕多豆粕。今年后期大豆到港數量較大,12月900萬噸,1月800萬噸,2月655萬噸,預計豆粕強勢將維持至1月左右,所以今年8月-明年1月是理想的空菜多豆套利時期。
五、2017年展望
2016年豆粕整體走勢較以往不同,年末現貨價格虛高,長線壓力較大,目前巨量的豆粕合同都給年后市場造成壓力。料未來先是維持目前位置震蕩至1月中旬,隨后豆粕需求逐漸降低,價格可能會下探嘗試尋找底部位置,此階段預計出現年中低點,5月以后豆粕或以一個較為緩慢的速度回升,幅度較菜粕要小,后期在3000以下位置震蕩企穩。
未來需關注以下因素對于豆粕走勢的影響:
1大豆進口增多施壓豆粕
2016年大豆整體供應8319萬噸,高于去年8174萬噸,但因整體需求上漲較大,豆粕出現供應困難,為緩解此種情況,明年1月預期進口大豆800萬噸,高于去年565萬噸,2月預計進口655萬噸,高于去年450萬噸。雖然是預期值,但也能看出后期國內豆粕市場承壓較大,而具體情況則關系到豆粕下行的幅度大小。
2南美天氣較好有望增產
2016年豆粕走勢受益于阿根廷減產,但到目前為止,南美天氣良好,持續降雨利于作物生長,緩解了前期干旱天氣對于作物生長的影響,就目前看來南美增產預期較為強烈,大方向下加劇豆粕下行幅度。但天有不測風云,我們無法準確預知未來的天氣情況,只能期望預測的準確度不要偏差太大,所以如果南美不出現今年這樣的極端天氣,則豆粕或面臨多重壓力。
3存欄降低速度是否繼續下降
2016豆粕供應的缺口一部分出現在養殖業的回暖,自2015年11月生豬與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減大幅提高,存欄降低速度大幅下降,但以目前的形勢看來,能繁母豬的存欄量還是很難回升,這就意味著從需求端很難對于豆粕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另外今年春節提前,生豬集中出欄后恢復速度還是會有小幅下降,豆粕供應寬松愈加嚴重。因2016年存欄降低已經緩和,未來是否能夠增加我們抱有期待,如果出現增加或能夠對豆粕下行幅度起到抑制作用。
4轉基因問題是潛在利空題材
自2017年5月1日起,黑龍江省內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作為我國重要的大豆種植省份,該項政策對于大豆市場影響較大。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國外大豆種植也是以轉基因大豆為主,雖該政策不能代表未來大豆的進口趨勢,但也能夠從側面反應國內對于轉基因大豆的態度,該消息流出時間不長美豆便有所下挫,待到正式實施是否會令進口豆成本降低進而施壓豆粕市場?我們的答案是很有可能,而具體情況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