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銀河悅讀書評集錦】書評 | 獨上月樓:中年沒有悲哀——品讀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

開啟新的閱讀時代



中年沒有悲哀 

——品讀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

作者:獨上月樓


 同是寫中年的文章,讀起來卻有迥然不同的體悟。 聽梁實秋說《中年》,宛若從濃重的黑暗里徐徐昂起頭來,那種漸入佳境式的感悟悄然照亮內心世界;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卻像是孤獨佇立在數九寒天的塞外,仰脖喝下一口刺骨的冰水,里里外外涼透了。卻原來,一樣的中年,可以有不一樣的詮釋,不一樣的情愫,不一樣的活法。

夜深了

夜深了。

擰亮床頭的臺燈,一束柔和的光線把我帶進每日雷打不動的閱讀時光。很湊巧,手中的這本散文集里,同時收入了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

這是兩位大作家給中年人準備的精神大餐。

靠著軟軟的床頭,細嚼慢咽《中年》的況味,淺斟慢酌《中年是下午茶》的底蘊,心里五味雜陳。

同是寫中年的文章,讀起來卻有著迥然不同的體悟。

    

【一】

打開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第一句話便是一個鐵定的結論:“中年最是尷尬”。視線停頓了幾秒鐘,感覺眼睛有些發澀。

緊接著,他不依不饒地把中年炸成了“廢墟”:中年是“天沒亮就睡不著的年齡”,“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是用濃咖啡服食胃藥的年齡”,“是看不厭臺靜農的字看不上畢卡索的畫的年齡”,“是雜志越想越長、文章越寫越短的年齡”,“是危險的年齡,不是腦子太忙,精子太閑;就是精子太忙,腦子太閑”,“是‘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的年齡”??傊啊當稻須垥?,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是中年?!?/p>

這些段落冷得讓人心頭打顫,寒從心起的同時,仿佛有許多新生的皺紋絲絲縷縷在心底蔓延纏繞,不由得,想哭。

依著董橋的觀點,中年就像“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飯還是饅頭;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豬蹄蔥爆羊肉都還沒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會是清蒸石斑還是紅燒豆腐也沒主意;至于八十歲以后的宵夜就更緲茫了:一方餅干?一杯牛奶?總之,這頓下午茶是攬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的下午。

想不通,被稱為“時代的眼睛、文字的知己”的董橋,怎么會那么殘忍?在他筆下,中年差不多就被判處了死刑,至少也是死緩。

如此中年,只能在往事里沉湎,鄉愁里徘徊,絕望中掙扎,還活個什么勁呢?

詩人龐德只說了一句“中年樂趣無窮”,也被董橋先生指摘為“太天真”。“人已徹骨,天尚含糊;豈料詩人比天還含糊。”“中年是一次毫無期待心情的約會:你來了也好,最好你不來!中年的故事是那只撲空的精子的故事……”

中年果真如此不堪么?一塊巨石轟的壓住胸口,心里堵得慌。

脆弱到極限的那一刻,骨子里的叛逆破土而出:人心終究不是蛇,為何要永遠蟄伏在陰暗潮濕之處?希望和夢想,也不是可以“榨”出汁的甘蔗,她分明長著堅實的翅膀,飛翔在心靈的天空。

即便明天就要告別這個世界,也不妨變個螢火蟲的模樣,給沒去過的天堂帶一星屬于自己的光。忽地想起朋友在網上說的話:縱有一天,地球毀滅,我也要抱著我心愛的人說,你看這末世有多美!

中年,并非末世,怎么就會“瞎子鬧眼——沒治”呢?我不信!

隱隱地,我對“中年是下午茶”的觀點生出抵觸。然而,我知道,我的不滿虛弱無力,找不到理性的支撐。


 

   

【二】


翻到梁實秋的《中年》,卻像是聽一位坐在茶館里的老學者捋著銀白色的胡須望著窗外的斜陽不慌不忙娓娓道來:“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我相信,任何一位中年人讀到這里,都不免頷首稱是,中年的凄惶和無奈也隨之浮上心頭。

不過,梁實秋先生很是沉得住氣,他并不匆忙下結論,而是像畫工筆畫一樣,把中年的滋味細細地描摹下來給我們看……

 “有一天偶然攬鏡,突然發現額上刻了橫紋,那線條是顯明而有力,像是吳道子的‘菁菜描’……而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鬢角上發現幾根白發,這一驚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連茹,頭發根上還許帶著一顆鮮亮的肉珠。”

呀,我的頭皮竟有了刺刺的感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著急。該凹入的部份變成了凸出,該凸出的部份變成了凹入……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張臉,從‘魚尾’起皺紋撒出一面網,縱橫輻輳,疏而不漏,把臉逐漸織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臉上的皺紋已經不是熨斗所能燙得平的,同時也不知怎么在皺紋之外還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蒼蠅屎?!?/p>

嗚呼,我已笑不出來。

然而,接著讀下去,心溫漸漸轉暖:“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臨,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蚯翱矗懊媸窍缕侣?,好走得多?!弊x到這兒,便有了柳暗花明的端倪。

果然!

“一些得天獨厚的男男女女,年青的時候像是一些又青又澀的毛桃子,如同未經琢磨過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們變得潤澤了,容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他們的生活像是在飲窖藏多年的陳釀,濃而芳冽!對于他們,中年沒有悲哀?!?/p>

 “中年沒有悲哀”,點睛之筆橫空出世!

于是,我聽見先生豁朗的笑聲,和著我心底的歡呼,在空氣中彌漫充盈。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這是梁實秋先生為“中年沒有悲哀”所作的詮釋,散發著溫婉的理性之光。   

頃刻間,這道光倏地射進我的心魂最深處。思緒,瞬間變成飛流直下的瀑布……

中年,踏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再為“三十功名塵與土”而扼腕。

中年,見多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不再為“是非成敗轉頭空”而嗟嘆。

中年也有追求,但神態是平和的;中年也有憧憬,但步履是堅實的;中年也有激情,但“對于人生漸漸抱了一種較寬恕,較玩世,同時也較溫和的態度?!?/p>

中年,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擁有的都擁有了,該錯過的都錯過了,該失去的也都失去了。從此,告別盲目,告別沖動,告別功名利祿,告別你死我活,告別自欺欺人……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褒貶不惑,望碧空云卷云舒。

人淡如菊,生命卻陳釀般濃而芳冽。

中年

 

【三】


同是寫中年的文章,讀起來卻有迥然不同的體悟。

聽梁實秋說《中年》,宛若從濃重的黑暗里徐徐昂起頭來,那種漸入佳境式的撥云見日悄然照亮內心世界;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卻像是孤獨佇立在數九寒天的塞外,仰脖喝下一口刺骨的冰水,里里外外涼透了。卻原來,一樣的中年,可以有不一樣的詮釋,不一樣的情愫,不一樣的活法。

有人認為,《中年》和《中年是下午茶》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膚淺愚鈍的我,為何卻只聽出了“異曲”,不知“同工”何在?

記得一位從西方留學歸來的年輕同行告訴我,許多發達國家的法官和檢察官大多是由45歲左右的中年人擔綱。厚實的生活閱歷,決定了他們對人性有更為透徹的理解;豐富的司法理論與實踐,確立了他們對生殺予奪大權有著更為穩健周全的把握。而我國恰好相反,這個年齡段的司法工作者正處于退居“二線”的高峰。

許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多的緣故?

不久前去新西蘭旅游,給我們開車的大巴司機兼導游竟是一位70歲“高齡”的老人。他高高的個頭,身板筆直,干凈的格子襯衣掖在合體的牛仔褲里,勾勒出一副毫無贅肉的強健體魄,雖銀發飄飄,但精氣神十足,用“帥氣”形容一點不過分。

他邊開車邊講解(忙壞了我們的隨團翻譯),幽默風趣,思路清晰,記憶力極強,幾個小時過去了,毫無倦意(很多人在車上迷迷糊糊睡著了,他還在嘰里咕嚕說個不停)。都說新西蘭的牛奶世界第一,莫非是奶牛的功勞?

他告訴我們,在新西蘭,正式退休年齡是65歲。如果你還想繼續干,可以一直干下去,沒人強迫你退休。如今,他退休五年了,卻一直沒閑著。只要“玩心”一上來,就會跟旅游公司“請纓”,做臨時導游。

問他干導游累不累?他笑了,說,有機會結交外國朋友,還可以開車郊游,這樣的生活“多有意思”。

即便徹底退休,也不見得就是一件悲哀的事。

想想看,被人管束了將近大半生的生命,終于可以真正回歸自己了,終于可以由著自己“任性”調度和掌控了,終于可以隨心所欲(以不損害他人為前提)的享受生命了,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厄尼·J·澤林斯基說得透徹:“退休帶來得最大好處是沒人再指揮你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了,你開始干那些你自己想干的事兒了。”(引自《40歲開始考慮退休》一書)

一直篤信,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做自己喜歡的事,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而這樣的幸運,通常也只能降臨在退休之后?!皪湫碌纳罹驮谇懊?,無數的經歷等待開發。一些人把它叫做‘退休’,我則稱之為天堂。(貝蒂·沙利文語)”

不知怎的,就在這一刻,劉禹錫的《秋詞》翩然落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笔前?,人生之秋的中年,真的可以沒有悲哀。只要中途不“放棄”,只要學會了淡定從容,只要把握了最該把握的自我,就可以做人生大贏家。

中年,唯有中年,才最有資格說,這是我的人生!

最后,還是要感謝梁實秋和董橋兩位老先生——人生終歸是需要點撥的。 



(注:此文首發于2006年榕樹下文學網站,次發于江山文學網,略有修訂和刪節。此文首發時,我剛過“知天命”。幾年前,聯合國衛生組織重新劃定了人類中老年人的年齡段:45歲步入中年,60歲預備老年,75歲步入老年,85歲步入老老年。30歲到44歲,屬于大齡青年和中青年。據此,我已進入“預備老年”,在真正的老年還未到來之前,我想暫時賴在中年行列,但這篇文字顯然不能再等了。呵呵?。?/p>





編者按

 讀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中年是下午茶》是異曲同工,兩位大作家給中年的定位是那么現實,游絲移動,悲觀的哀號是共同心情的約會,點撥中年不可像詩人筆下“中年樂趣無窮”那般含糊中的“太天真”。作者月樓筆鋒轉處,讀慣了梁大師的柔聲細語,盡見末世之美,中年內容充實,生活如同窖藏多年的陳釀,中年沒有悲哀,中年靈光無限、妙趣橫生,點睛之筆指向光明。品讀兩位名家,體悟截然不同。引發對中西方退休年齡界定的思考,引發人生樂觀向上,評文收關之筆觀點更加明朗,我言秋日勝春朝,老樹春深更著花??此茣u,實則深度人生感悟,加星推薦閱讀。編輯:星點



獨上月樓


作者簡介



本名李玲。高級檢察官。曾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現任中國檢察官文聯影視協會副秘書長。國內獨家以中老年為主體的銀河悅讀中文網董事長兼總經理。11年軍旅生涯,29年檢察生涯。2001年,在著名文學網站榕樹下連載長篇紀實文學《女檢察官手記》;2002年,《女檢察官手記》在最高檢《方圓》雜志連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擔任電視欄目劇《女檢察官手記》制片人,該劇在中央電視臺10套、中國教育電視臺以及150余家省地市電視臺播出。與此同時,《女檢察官手記》一書以有聲文學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等廣播電臺廣播;2001年起,在榕樹下和江山文學網等共發表各類文學作品總計近百萬字。2014年,擔任37集檢察題材電視劇《守望正義》制片人,該劇在上海、安徽、新疆、山東、江蘇等省市地面臺播出,并于2015年走出國門,落地越南第一電視臺。2015年,擔任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銘記歷史 守護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集》主編。




文友評論


鴻雁


月樓老師是寫書評的專業作家,篇篇精彩,分析得層次分明,飽含深情!點贊閃星!


也田/頭枕寒流笑春風


非常認同青梅煮酒的點評!閃星。 這是一篇精彩的讀后感。讀后感是在讀書過程中,把閱讀時所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形成的文章,寫作時,多從引、議、聯、結四方面入手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讀后感人人會寫,但未必人人能寫好?!吨心隂]有悲哀》卻是一篇堪稱范文的讀后感。 1、恰到好處的“引“:這里“引”有兩層意思,其一是交代寫作讀后感的由來,“夜深了。擰亮床頭的臺燈,一束柔和的光線把我帶進每日雷打不動的閱讀時光。很湊巧,手中的這本散文集里,同時收入了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常言道,青年讀詩,中年讀散文。柔和的光線與契合年齡的閱讀書籍,給作者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也使讀者跟著作者一起進入這個閱讀環境。這里“引”交代了寫感的起因,也交代了閱讀環境。其二,“引”還包含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引用。引起作者寫讀后感的是現代作家關于中年的散文,于是,正文開始就直奔原文,在前兩部分中,引用了《中年是下午茶》《中年》的原文語句與內容,說明自己感受的來源,在具體引用文章語句和內容時,又不斷變換引用方式,時而直接引用,把董橋、梁啟超文章中精彩的語句直接拿來放在文中,并使它與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融為一體,自然妥帖渾然一體;時而間接引用,用自己的語言化用原文思想,只用少量按語串聯前后內容,同樣自然妥帖渾然一體。這種交替出現的引用方式避免了抄襲,避免了雷同,避免了閱讀時的枯燥,而所有引用文章又是為該文主旨服務,使文章材料條理,主題明確。 2、有理有據的“議”:讀后感,重點在“感”,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每個人可能有許多感受,如果面面俱到,把所有感受都寫進文章去,勢必什么都寫卻什么都講不深講不透。這是寫讀后感的大忌。該文作者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到中年”這一點,用“人心不會永遠蟄伏”“希望和夢想長著翅膀是”,用先天的叛逆性格反駁董橋“中年是下午茶”的尷尬與悲哀;用中年人仍然保有的追求、憧憬以及激情肯定梁實秋“中年不悲哀”的淡定與平和。這里,既有事實依據,又有理論依據,不枝不蔓,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感受深刻,論析清楚,感情真摯。 3、聯想豐富的“聯”: 是聯系也是聯想,既可以聯系現實生活發表感想,也可以放開思路,緊扣主旨讓思緒隨意馳騁任意聯想。文章用“有人認為,《中年》和《中年是下午茶》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膚淺愚鈍的我,為何卻只聽出了異曲,不知同工何在?”開始了自己的聯想,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印證雖人到中年仍然可以有為的事實。作者先是略舉檢察系統現狀,即“許多發達國家的法官和檢察官大多是由45歲左右的中年人擔綱”,繼而又用新西蘭高齡導游兼司機愉快工作的老人,說明老都有為,那中年更應該有為的觀點,再一次談論自己對中年人工作生活的看法。此后,筆鋒一轉,作者不再糾結年齡問題,而是放開思緒,用中(劉禹錫)外(厄尼·J·澤林斯基)的詩與話,為文章做了最好的理論注解,完成了“聯”的另一層意思:聯想 。讀到這里,除了感嘆作者思路的開闊知識的豐富,還明顯感受到一種精神:那種人到中年不放棄追求不放棄實現個人夢想的執著,那種有著個體情感體驗、個體生命閱歷、那種不斷奮進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彌漫文中,這就使文章具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風格。 4、收結完美的“結”: 讀后感最后的結束語,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結尾會簡明扼要的總結全文,使文章主旨得以明確,從而升華“感”點。文末,作者感概的說“中年,唯有中年,才最有資格說,這是我的人生!”簡潔明快的語言收結了全文,使主題“中年不悲哀”得以提升。 最后那句“還是要感謝梁實秋和董橋兩位老先生——人生終歸是需要點撥的”,與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散文集里,同時收入了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遙相呼應,形成一個首尾照應的完整文本。作者對于筆下內容了然于心,做到了行于當行之處,收于該收之時。 5、比較研究的“比”:一般讀后感多是對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閱讀與體會,本文卻是對不同作家同類題材的閱讀與領會,這無意增加了寫作的難度。但無論是臺灣作家董橋還是大陸作家梁實秋(后去臺灣),作者都能在閱讀過程中與之進行心靈的溝通精神的對接,無論《中年是下午茶》還是《中年》,作者都能平心靜氣的讀出自己的感受,這點真的讓人佩服。《中年》里,梁實秋說“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作者做到了。 《中年是下午茶》董橋訴說了中年的尷尬,《中年》里梁實秋講述中年的從容,《中年不悲哀》中月樓則告訴我們中年還可以有更多追求,不要糾結與年齡的大小,不要沉湎于中年的煩勞,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讓中年不再尷尬,讓中年不再悲哀。好文!


老刀


純因《中年沒有悲哀》這個題目而進來偷窺,讀后五味上腦,不由得就想留下個爪印來!感受作者流出文字的自信與從容,老刀羨慕嫉妒恨呀呀呀!羨慕~~嗯,羨慕別人的話可以先略過不提;嫉妒~~嗯?老男人的嫉妒更是要略過再略過的了;恨~~,這個可以有,那就多恨幾下:一恨、進入中年,老刀才發現,最關心俺的人,怎么就都匆匆去了天堂?二恨、進入中年,老刀才發現,用心守護大半生的,更多是因為責任而不是愛之類讓人遐想讓人羨慕的東西。三恨、看到結束,才知道是06年的文章,強烈要求老大寫個續篇,再多點自己的感悟和體驗——人生是需要點撥的,俺也需要!


別有洞天


沿用上次評論:“梁實秋、董橋、作者,三者的感悟和語境組合著一個中年的況味,可說是殊途同歸,或者說是異曲同工,從不同的側面直指中年。如春天中的細雨、細雨中的雷鳴、雷鳴中的暑氣、暑氣后的涼風,深刻揭示中年生命的深處。三者都具備特殊的眼光、特別的高度、特異的認知、特長的縱深、特色的徹悟?!?/p>


別小默


如果很多年后,某個人類學家或者考古學家把我們翻出來,研究課題是:他們這類人的生活。一定會覺得有意思,覺得有情有義是種高品質。


穿越中的書生


很顯然,此文有錢鐘書先生所說的“比較學”,但,如果僅此做了論斷,也不盡然。這里面,顯然有感嘆,也有低回,大得中國古代文人“感悟”式批評之神。個人很是偏好如此之點之評,可從細處得文章的“不二法門”。迅翁說不信寫文有什么捷徑,也未免武斷,其實,多看美文,實可收事半之功。讀月樓老師的文,總能拾得驚喜與對照,于我而言,真是“護心”之養料呢,我做如是觀!


青梅煮酒


這是一篇精彩的讀后感。讀后感是在讀書過程中,把閱讀時所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形成的文章,寫作時,多從引、議、聯、結四方面入手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讀后感人人會寫,但未必人人能寫好?!吨心隂]有悲哀》卻是一篇堪稱范文的讀后感。 1、恰到好處的“引“:這里“引”有兩層意思,其一是交代寫作讀后感的由來,“夜深了。擰亮床頭的臺燈,一束柔和的光線把我帶進每日雷打不動的閱讀時光。很湊巧,手中的這本散文集里,同時收入了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背Q缘溃嗄曜x詩,中年讀散文。柔和的光線與契合年齡的閱讀書籍,給作者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也使讀者跟著作者一起進入這個閱讀環境。這里“引”交代了寫感的起因,也交代了閱讀環境。其二,“引”還包含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引用。引起作者寫讀后感的是現代作家關于中年的散文,于是,正文開始就直奔原文,在前兩部分中,引用了《中年是下午茶》《中年》的原文語句與內容,說明自己感受的來源,在具體引用文章語句和內容時,又不斷變換引用方式,時而直接引用,把董橋、梁啟超文章中精彩的語句直接拿來放在文中,并使它與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融為一體,自然妥帖渾然一體;時而間接引用,用自己的語言化用原文思想,只用少量按語串聯前后內容,同樣自然妥帖渾然一體。這種交替出現的引用方式避免了抄襲,避免了雷同,避免了閱讀時的枯燥,而所有引用文章又是為該文主旨服務,使文章材料條理,主題明確。 2、有理有據的“議”:讀后感,重點在“感”,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每個人可能有許多感受,如果面面俱到,把所有感受都寫進文章去,勢必什么都寫卻什么都講不深講不透。這是寫讀后感的大忌。該文作者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到中年”這一點,用“人心不會永遠蟄伏”“希望和夢想長著翅膀是”,用先天的叛逆性格反駁董橋“中年是下午茶”的尷尬與悲哀;用中年人仍然保有的追求、憧憬以及激情肯定梁實秋“中年不悲哀”的淡定與平和。這里,既有事實依據,又有理論依據,不枝不蔓,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感受深刻,論析清楚,感情真摯。 3、聯想豐富的“聯”: 是聯系也是聯想,既可以聯系現實生活發表感想,也可以放開思路,緊扣主旨讓思緒隨意馳騁任意聯想。文章用“有人認為,《中年》和《中年是下午茶》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膚淺愚鈍的我,為何卻只聽出了異曲,不知同工何在?”開始了自己的聯想,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印證雖人到中年仍然可以有為的事實。作者先是略舉檢察系統現狀,即“許多發達國家的法官和檢察官大多是由45歲左右的中年人擔綱”,繼而又用新西蘭高齡導游兼司機愉快工作的老人,說明老都有為,那中年更應該有為的觀點,再一次談論自己對中年人工作生活的看法。此后,筆鋒一轉,作者不再糾結年齡問題,而是放開思緒,用中(劉禹錫)外(厄尼·J·澤林斯基)的詩與話,為文章做了最好的理論注解,完成了“聯”的另一層意思:聯想 。讀到這里,除了感嘆作者思路的開闊知識的豐富,還明顯感受到一種精神:那種人到中年不放棄追求不放棄實現個人夢想的執著,那種有著個體情感體驗、個體生命閱歷、那種不斷奮進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彌漫文中,這就使文章具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風格。 4、收結完美的“結”: 讀后感最后的結束語,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結尾會簡明扼要的總結全文,使文章主旨得以明確,從而升華“感”點。文末,作者感概的說“中年,唯有中年,才最有資格說,這是我的人生!”簡潔明快的語言收結了全文,使主題“中年不悲哀”得以提升。 最后那句“還是要感謝梁實秋和董橋兩位老先生——人生終歸是需要點撥的”,與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散文集里,同時收入了梁實秋的《中年》和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遙相呼應,形成一個首尾照應的完整文本。作者對于筆下內容了然于心,做到了行于當行之處,收于該收之時。 5、比較研究的“比”:一般讀后感多是對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閱讀與體會,本文卻是對不同作家同類題材的閱讀與領會,這無意增加了寫作的難度。但無論是臺灣作家董橋還是大陸作家梁實秋(后去臺灣),作者都能在閱讀過程中與之進行心靈的溝通精神的對接,無論《中年是下午茶》還是《中年》,作者都能平心靜氣的讀出自己的感受,這點真的讓人佩服?!吨心辍防?,梁實秋說“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作者做到了。 《中年是下午茶》董橋訴說了中年的尷尬,《中年》里梁實秋講述中年的從容,《中年不悲哀》中月樓則告訴我們中年還可以有更多追求,不要糾結與年齡的大小,不要沉湎于中年的煩勞,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讓中年不再尷尬,讓中年不再悲哀。好文!


石佛


中年就像一棵秋天的樹——讀了社長的文章,又讀了杜若的評論,所以只有祝福兩位優秀的女人了。


杜若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作者的語言很美,很生動,很鮮活。比如:她說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不依不饒地把中年炸成了“廢墟””;“這頓下午茶是攬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骨子里的叛逆破土而出……希望和夢想,也不是可以“榨”出汁的甘蔗,她分明長著堅實的翅膀,飛翔在心靈的天空”……不勝枚舉。作者邊讀邊議,讓讀者入境,跟著她一同閱讀,一同感受,一同體悟。一篇本可以平平而敘的讀后感,到了作者筆下卻波瀾起伏:她說董橋筆下的中年“冷得讓人心頭打顫……不由得,想哭?!薄叭绱酥心辍€活個什么勁呢?”然后就峰回路轉,帶著讀者去聽梁實秋“不慌不忙娓娓道來”;也依然是一波三折,“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著急。一張臉……皺紋撒出一面網……還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蒼蠅屎?!钡酱恕皢韬?,我已笑不出來?!敝?,又一次柳暗花明:“心溫漸漸轉暖”,再到“‘中年沒有悲哀’,點睛之筆橫空出世!”“于是,我聽見先生豁朗的笑聲,和著我心底的歡呼”將讀者帶到快樂的巔峰。作者筆底瀟灑,筆下生花,對于詩詞的引用都恰到好處,為文章增加了更多的美感。真是一篇難得的美文!


獨上月樓


【江山編輯按語留存】中年到底是什么,莫衷一是,各有說辭。在梁實秋先生的眼里,中年有沉淀之美,而無老朽之衰,是美不勝收的人生階段;在董橋的心里,中年是卻是前不著天后不著店的年紀,是徹底的彷徨與無助的人生階段,毫無安全感,整個一個透心涼。而實際上,每個人對于中年的體悟,與他的人生境遇密切相關,就好比南唐李煜亡國前的詞作多是花間詞,字里行間心情愉悅,無限風光,而亡國后的詞作一掃輕浮,成一代詞宗,卻也只能問君能有幾多愁。編者沒有讀過梁董二公的這兩篇作品,但想必兩人一定是在不同的人生軌跡與閱歷下寫出來的。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在相同的境遇中,人的修為、理解力、心理平衡力等諸多因素往往更能讓人對相同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態度。豁達之人心胸開闊,深知有無相生、難易想成和福禍相倚的道理;悲觀狹隘之人,看待世界的眼光是線性的,透過某種悲涼和不足,便運用呆板的邏輯在心里無限放大,二者相較,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本篇賞析穿梭于梁董二人對中年的理解和定義之中,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感受,更服膺于梁實秋先生浩瀚而睿智的中年領悟,一氣呵成,直抒胸臆,樂觀豁達,與吾輩同,編者傾情推薦。編輯:鴻漸于陵


小泥兒


我喜歡這句話:中年,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擁有的都擁有了,該錯過的都錯過了,該失去的也都失去了。從此,告別盲目,告別沖動,告別功名利祿,告別你死我活,告別自欺欺人……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褒貶不惑,望碧空云卷云舒。中年已過,但總覺得秋天還遠。   月樓姐說: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做自己喜歡的事,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可我不能,我每天做不愿意做的事,和每天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十年“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人心終究不是蛇,為何要永遠蟄伏在陰暗潮濕之處?總想把希望和夢想,“榨”出幾滴甘蔗汁來慰藉自己的心靈。人生中需要點播的,我的人生,我的中年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愿意不愿意都得快樂的走下去,努力活出秋的韻味!為姐姐閃顆星星!



空白

浩瀚銀河,歡悅匯聚,

每個人都是一顆璀璨的星。

寫作、閱讀、樂活、創造、交友、尋夢

……共同譜寫你我的光芒。”



輸入

銀 河 悅 讀 公 眾 號

2、來稿請附個人生活照+百字以內作者簡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年是下午茶
中年是下午茶 董橋
時代作家-《溫熱的下午茶》◆仲平
書單來了| 這20本書,是16萬書蟲推薦的適合零碎時間讀的書
席慕容散文集讀后感3篇
梁實秋:每個人只活一次,我們應該明白這三條人生道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大同市| 宿州市| 东光县| 琼结县| 汤原县| 南安市| 新丰县| 抚松县| 本溪| 九龙县| 宁陵县| 志丹县| 县级市| 绥化市| 浦江县| 彰化县| 邻水| 广饶县| 右玉县| 宁南县| 武功县| 马山县| 武清区| 田阳县| 余庆县| 苏尼特左旗| 徐汇区| 道孚县| 雅江县| 那坡县| 武隆县| 临西县| 上高县| 颍上县| 罗江县| 临江市| 蓝山县| 攀枝花市| 淅川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