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體內動脈粥樣硬化脂質斑塊脫落的幾率也會增加,這兩者都會觸發凝血系統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住動脈血管,便可引發腦梗、心梗等危急情況。
他汀是目前降血脂最有效的藥物,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脂質斑塊脫落。阿司匹林可減少血液凝結傾向,是抗血栓形成的經典藥物。兩者配合,能有效預防腦梗、心梗等危急并發癥。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介紹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液黏稠即“血液黏滯度”過高,它表明血液的流動性下降,在血管內走的不順暢。就好比倒清水時很干脆,倒油時速度較慢且有遲滯拉絲一樣,血液黏稠的人,血液在血管內流動不暢、速度較慢。
血脂在血管內主要由脂蛋白來運輸,就好比一個個滿載的“運輸船”。血脂偏高,船多的嚇人,互相擠壓、阻擋,自然就會減慢通行速度導致血液粘稠。
此時紅細胞會相互黏連,形成血栓的風險會增加。血栓形成后,會隨著血流流動,一旦碰到原本就狹窄的血管,就會卡在某個細小的血管腔,完全堵塞血流。
除此之外,高血脂人群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問題,一旦硬化的脂質斑塊脫落,也會直接出發凝血系統。血液經年累月奔騰在血管中,會逐步損傷原本光滑的動脈血管內皮。粗糙坑洼的表面就會聚集過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糖基化終末期產物等物質。之后,身體會派出巨噬細胞,將這些沉積物搬運到血管壁內部,逐步形成脆硬的、與血管壁融合在一起的脂質斑塊。這個過程,也即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人群,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人,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會大大加快。
與脂質斑塊融合在血管壁一旦它在高壓血流或其他因素的擾動下破裂、脫落,身體就會以為是血管破了,于是會釋放凝血信號,試圖堵塞住缺口,防止失血過多。于是,脫落的脂質斑塊裹挾逐步增大的血栓會隨血液流動,直至完全堵塞住某個細小的動脈分支,造成某個部位完全缺血。
無論是血液粘稠導致的血栓還是斑塊脫落引發的血栓,一旦堵塞某個動脈,就可導致嚴重問題。例如堵塞冠狀動脈引發冠心病,堵塞腦動脈引發腦梗塞等等。這就需要藥物來減輕血液粘稠度、預防脂質斑塊、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他汀+阿司匹林,便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絕佳方案之一。
他汀是目前治療血脂異常最有效的藥物。
我們體內的大部分膽固醇都是在人體內重新合成的,而不是直接從食物中吸收而來。其中,肝臟是合成膽固醇的最主要器官。屬于一線降血脂藥物的他汀類藥物,可阻斷肝臟生產LDL-C,還能預防、抗擊甚至部分逆轉動脈粥樣硬化,從而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概率。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凝結的傾向,進而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正常情況下,當出現傷口、出血時,我們的血液都會自動凝結(形成血栓),迅速堵住出血口從而自動止血。但如果血液太容易凝結,就可能在無出血情況下,于血管內部形成可阻礙血流的血栓,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這兩種藥都是人類二十世紀藥物史上的里程碑,經典中的經典,同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治療基石。但這兩種藥物的代謝途徑不一樣,一般不會產生相互作用,同時服用很安全。實際上,臨床上大多數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都在同時服用這兩個藥物。
一般說來,阿司匹林需餐后服用,避免藥物直接接觸胃粘膜,從而減少胃出血的風險。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餐前半小時口服的。早晨和晚上吃都是可以的。他汀的作用機制是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由于膽固醇主要在夜間合成,所以晚上口服比白天口服更好。至于餐前還是餐后沒有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