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計劃要二胎了,媽媽會提前跟大寶商量還是先斬后奏懷上再說?無論是哪種情況,二寶的到來都會對大寶產生一些沖擊,尤其是情感上,當看到家人都圍著更小的寶寶轉的時候,大寶就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這也不利于兩個寶貝情感的建立,二寶對于大寶來說,并不是“奪走媽媽愛的人”,其實二寶給大寶帶來了很多珍貴的禮物,聰明的媽媽要好好引導大寶哦。
來自弟弟或者妹妹的友誼
在《不一樣的卡梅拉》中,卡梅利多看到別的小雞都有弟弟或者妹妹,他也萌生了想要一個弟弟的念頭,還偷偷把雞蛋放在鸕鶿佩羅的木桶里孵化,后來就有了一個小妹妹卡門,他變得非常高興,天天帶著妹妹捉迷藏、玩游戲、探險,有心事也會跟妹妹分享,每當聽到這個故事,女兒也會跟我說,“媽媽,我也想有個妹妹”,二胎家庭中,大寶和二寶相親相愛,是令人羨慕的,多了一個孩子,并不是奪走了媽媽的愛,而是幸福感加倍的事情,從此以后,又多了一個愛大寶的人,而大寶也多了一個愛的人,兩個孩子的友誼中有化不開的血緣關系,這是一輩子的好伙伴,是二寶送給大寶的第一份珍貴禮物。
耐心和謙讓
有了二寶,大寶會變得非常有耐心,她渴望媽媽的懷抱,但卻會懂事得等到二寶睡著后才會在媽媽的懷里待一會,她用力地聞聞媽媽的味道,等到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醒了,這個懷抱就要暫時讓給他了,他在等待中變得有耐心,也許會了謙讓,以前霸道的急脾氣說改就改了,他已經習慣了讓小寶寶先,自己后了。
分享的快樂
二胎家庭的大寶,在幼兒園總是表現(xiàn)得特別棒,老師說他們最難得的就是有分享精神,比如說玩具少了,他們就會去別的區(qū)角玩,小椅子不夠了,他們會主動再去搬,越早約會分享的孩子,越有獨立意識,越能融入大集體中,適應能力也會特別強,這是很多獨生子女做不到的,分享變成了他們的習慣,家里的小寶寶需要他們照顧呢,其實他們也非常需要愛,只有愛被滿足的寶貝,才會表現(xiàn)得這么棒,沒有絲毫怨言,分享就變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成就感
大寶一旦愛上二寶,就會變成“寵妹狂魔”,一天親無數(shù)次小寶寶的臉蛋,如果小寶寶哭了,他做個鬼臉就能讓小家伙破涕為笑,他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看,小妹妹讓我哄高興了,你們誰也做不到吧?”,二寶也天生對大寶有種親熱勁,看到大寶來了,就表現(xiàn)得很興奮,小胳膊小腿都亂蹬,即使被大寶抱著不舒服,也不哭不鬧,有他陪著二寶,媽媽也能騰出空做點別的,每當聽到媽媽說,“我家大寶貝就是能干,都會幫助媽媽看孩子了”,他就會美滋滋的,這份成就感比吃了蜜還甜。
責任感
保護二寶、愛護二寶,陪伴二寶,都會變成大寶理所當然的責任,孩子的責任感也是通過照顧別人一點一滴激發(fā)出來的,他更有同理心,更能理解媽媽的辛苦,遇到事情不再任性地哭鬧,因為他有給二寶做好榜樣的責任,每當看到一個小大人一臉嚴肅地照看著弟弟妹妹,媽媽真的發(fā)現(xiàn)大寶長大了,這份責任感會一直伴隨著他,這可能就是手足情吧。
重溫小時候
每當媽媽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就會對一旁的大寶說,“你小的時候,媽媽也是這樣對你的”,寶寶哭鬧在媽媽懷里吃奶的時候,媽媽也會說,“你小的時候,跟他一模一樣,他跟你真的一個樣呢”,這時候大寶也會咯咯笑不停,原來他小時候跟寶寶是一樣的呢。媽媽還會拿出手機來,跟大寶一起拍照,再翻出大寶小時候的照片,“你看,你小時候和弟弟小時候像不像?”,大寶既能重溫小時候,也對小寶寶的一些行為有了理解,原來我小時候跟她一樣啊,怪不得媽媽要照顧他呢,媽媽對我們是一樣的呢,心理上也就平衡很多哦。
看到過對二寶很抗拒的大寶,也見過更多對二寶愛到骨子里的大寶,這都要看媽媽如何引導和教育,二寶是賜給大寶的禮物,也是媽媽留給他的手足,他讓大寶變得更優(yōu)秀,聰明的媽媽們,你們知道要怎么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