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學者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愛爾馬,為了研究生氣對人健康的影響,進行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把一只玻璃管插在盛有0度水的容器里,然后讓實驗者把氣吐到水里,以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結果發現: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吐出的氣進入水后,澄清透明,無雜色;一個有點生氣的人吐出的氣進入水后,水變為乳白色且有沉淀;而一個怒發沖冠的人吐出的氣進入水后,水變為紫色且有沉淀。
愛爾馬最后把紫色的“氣水”用針筒抽出部分注射在小白鼠身上,孰料僅僅只過了幾分鐘,小白鼠就死了。這位專家由此實驗進而分析:如果一個人生氣10分鐘,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于參加一次
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心情之中,人這一生也不可能一順百順。生活中肯定有挫折、有煩惱,自然就會有消極情緒。可以說,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我們應該學著控制自己,盡量做到不生氣。即使碰上了不愉快的事,首先要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己給自己“消氣”;確實遇到煩心的事,也要“戒”字當先,戒除惱怒,不生氣。當然,其中還有道德修養和陶冶情操的問題。學會寬厚待人,謙遜處世,思想開朗,寬宏大量。凡事應該想得遠點,想得開點。我一直信奉以下做事三原則:用勇氣來接受可以改變的事情,用心胸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用智慧來分辨二者的不同。首先你要明確什么是你可以改變的事情,什么是你不可改變的事情,與其在不可改變的事情上動怒生氣、耿耿于懷,倒不如去做一些你可以改變的事情。所以呢,謹以此帖告訴所有斑竹們以及米米們,要學會快樂。學會快樂,你就把握住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