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分收縮壓及舒張壓,收縮壓是當人的心臟收縮時,心臟向心臟外泵血時,動脈血管內的壓力上升,在心臟收縮的中期,動脈內壓力最高,此時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正常人收縮壓≤120mmHg,收縮壓在130-139mmHg屬于高血壓前期,收縮壓≥140mmHg,即考慮血壓升高,存在高血壓的可能。舒張壓是當人的心臟舒張時,外周的血液向心臟內回流,動脈血管彈性回縮時,產生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又叫低壓。心臟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臟舒張末期動脈血壓處于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成人正常的舒張壓為<80mmHg,舒張壓在80-89mmHg屬于高血壓前期,舒張壓≥90mmHg,即考慮血壓升高,存在高血壓的可能。
血壓分高壓和低壓,在治療高血壓的時候通常兩者都需要兼顧,使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達標。但是在高血壓人群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高血壓情況,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只是單純的收縮壓升高,低壓正常,而部分中青年人只是單純性舒張壓高,收縮壓正常。一個人單純收縮壓高,說明大動脈彈性低,動脈已經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它比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的高血壓患者還要嚴重,好發于老年人群。而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是由于交感神經活性升高,周圍血管阻力加大所致。一般認為,這是高血壓病的早期階段,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在中青年的發生率較高,好發年齡為35~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