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朋友圈被一對夫妻刷屏,《人民日報》更是發文點贊:“教科書級”操作。
原來,男子小李在居家隔離期間,隨口說了句:“可能是電話會議多,喉嚨有點不舒服。”
簡單的一句話,引起了妻子小施的警覺:
小施先讓丈夫單獨在一個房間隔離,并保證他的營養攝入;
同時讓家人全天佩戴口罩,除了吃飯和洗漱,即使睡覺也不摘下;
家庭內所有空間,每天進行消毒,并關閉所有空氣循環設施;
此外,小施還在征求了居委會的意見后,將家里的垃圾當作醫用廢棄物處理……
丈夫小李也沒有掉以輕心,密切配合妻子的各種操作:
一日三餐都在隔離房間進行;
用完廁所,自行對衛生間進行噴灑消毒,并快速回屋……
就這樣,在夫妻二人的密切配合下,后來雖然小李的核酸結果呈陽性。
但是,妻子小施、同住的公婆,以及不滿一歲的寶寶卻均未感染。
最后小李也在一個多星期的方艙隔離后,痊愈并核酸轉陰,成功回到家中。
從丈夫不適到轉運隔離,雖然只有短短幾天,但對于這對年輕夫妻而言,卻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妻子小施說:“很多事情是發生在家庭內部,心態和伴侶的配合很重要。”
網友的評論更是一針見血:
“只要夫妻同心,再大的風雨都可以扛住。”
幸福的婚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風雨兼程,另外一個人袖手旁觀。
而應該是兩個成年人互相配合,攜手應對未知的風雨。
婚姻好不好,有事見分曉
疫情之下,很多夫妻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居家隔離的生活,伴侶的好處能放大,缺點也會更加凸顯。
當各種問題擺在夫妻面前,倆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暴露了婚姻的幸福程度。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扎心的帖子。
一家四口被疫情困在家里,妻子被各種瑣事纏身。
而丈夫每天不是在沙發上躺著,就是抱怨沒有東西吃。
有一天,丈夫終于主動去了一次廚房,妻子卻發現餐桌上只有一個空碟子。
丈夫說:“只有一人份的八寶飯,我就先吃了。”
妻子當時就火了!
一口吃食,撕開了婚姻的遮羞布。
應了網上的一句話:
“有的婚姻脆弱易碎,一點小事就會引起血雨腥風。”
如果沒有疫情,一盒八寶飯是不值一提的東西,如今卻變成了婚姻的試金石。
其實,疫情不過是放大了夫妻間的生活細節。
在這場本該彼此配合、共度艱難的時候,被婚姻中的另一個人拖了后腿的感覺,很不好受。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五味雜陳。
因為疫情管控,一家只能出去一個人采購物資,李女士便讓老公去超市買菜。
結果,老公花了300多,卻連一根菜葉子也沒買到,除了一些垃圾食品,買煙就花了150。
疫情之下,愛或不愛,關起門來這么多天,都被看得明明白白。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
“兩個人能不能過日子,居家隔離一次就知道了。”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壓垮婚姻的都是原則性的大問題。
實際上,怎樣處理一些小事,才是一段婚姻能否長久下去的主要因素。
問題面前,夫妻雙方的配合度,決定了婚姻的溫度。
處事的態度,決定婚姻的幸福度
婚姻中,有的人只考慮自己,但也有夫妻把兩個人活成了一顆心。
疫情期間,一網友家里的主食所剩不多。
而她老公餓了就吃個蘋果,把餛飩、面條之類的主食都留了下來。
還有一位網友,她老公原本有160斤,封控20天“被動減肥”了15斤。
他借口說,每天都在家,也用不著活動,所以每天只吃一點點,還假裝打飽嗝。
因為他知道自己少吃一點,老婆和孩子就能多吃上一口。
雖然世事無常,但只要心里裝著對方,總有一些不期而至的溫暖,感動人心。
前幾日,被中建三局的一對新婚夫妻甜到了。
夫妻倆因為不想讓對方擔心,都隱瞞了自己參建方艙醫院的事情。
一次巧合,他們在施工現場相遇。
雖然都戴著口罩,但倆人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真正的愛,有時會是真誠的守護,有時也會是善意的謊言。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疫情之后,你最想做什么?”
一個回答引起了共鳴:
“換個大冰箱,好好珍惜身邊的TA,以前覺得很矯情,現在覺得很美好。”
網友小麥和丈夫,是一對從事外貿工作的夫妻。
平時兩人都很忙,只是早晚才有機會見面。
如今因為疫情管控,正是難得相聚的時間:小麥負責陪孩子上網課,丈夫則主動承擔起了三餐和家務。
就連每次做核酸,丈夫都會提前去幫小麥排隊。
大白忍不住調侃時,他就笑笑:“難得閑下來,讓老婆多休息下。”
小麥原以為婚姻里距離才能產生美,如今卻愛上了這生活中的煙火氣。
就像網上流行的一句話:
“你怎么度過隔離期,大抵就會怎么樣度過你的婚姻。”
婚姻最好的樣子,并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相濡以沫著將平淡的每一天都過得活色生香。
婚姻幸福,是一種能力
疫情三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冷漠與真愛。
它們如此密集地出現在生活中,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什么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愛的五種能力》中有一個觀點:
跟不同的人結婚,都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沒有問題的婚姻幾乎是不存在的。
漫漫人生,婚姻難免會有磕磕絆絆。
但只要用心經營,其實也一定會走向地久天長。
彼此關注,相互信任
人至中年,步入婚姻也已很多年。
或許原本最親密的兩人,已經在生活的雞零狗碎中,漸漸忘記了曾經的溫暖,慢慢滋生出了嫌隙。
很多人可能覺得,生活中的關心已經不再重要。
再轟轟烈烈的感情,到最后也不過是兩個人一起過日子。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
“婚姻成功的秘訣不在燭光晚餐里,而在于對伴侶的信任,對生活細節的關心。”
彼此關注,才是滋養伴侶的養料;相互信任,才是婚姻穩固的前提。
有效付出,正向反饋
心理學中有個“羅森塔爾效應”:
我們的希望能夠促成預期的效果,并且能夠維持這樣的行為模式。
婚姻是兩個人搭伙過日子,如果只有一個人用力,必然不能長久。
就像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所說:
“婚姻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成為面具夫妻,沒有愛,也沒有任何期待。”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幸福的婚姻,都要有來有往。
當每一次付出,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婚姻生活也將變得無比甜蜜。
深度鏈接,內心安定
網上看到個提問:“那些幸福的婚姻,都是怎么樣的?”
底下有個高贊回答:
“他們往往能在精神上產生深度鏈接,彼此的內心都無比安定。”
夫妻一場,一起走過風風雨雨,也一起品嘗過酸甜苦辣。
每一段經歷,都讓彼此更加懂得對方的心。
兩人間的鏈接,也是兩顆心在相印、相忍、相讓的結合中逐漸產生的。
夫妻間日漸形成的情感鏈接,也讓我們明白,對自己知冷知熱的永遠是枕邊貼心的那個人。
▽
《紙婚》中說:
“決定嫁給一個人,只需要一時的勇氣;
守護一場婚姻,卻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
因為從一開始,愛情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婚姻卻是一件莊嚴的事情。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份感情是完美的,總會經歷一些瑣碎,甚至會受一些委屈。
沒有完美的婚姻,只有用心經營的幸福。
如果沒有經營婚姻的能力,換一個人也不過是重蹈覆轍。
只有懂得什么更值得珍惜和守護,才能在瑣碎的生活中不忘愛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