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媽媽都說,自從有了娃,十幾年不碰的學業又得以繼續,想當年父母催著老師逼著都沒好好學習,現在不用人催自己每天學個不停。真是單身使人落后,生娃使人進步啊!
這年頭當媽的要是不學點早教知識,在小區里遛彎都沒法跟別的媽媽聊天。不過小步菌特意打入了媽媽群內部,發現大家對于早教還是有很多疑惑和誤區的,我們總結了家長們最典型的是個問題,請小步專家團Lucy老師解答。
誤區一
小步菌:早教當然是教寶寶的,所以早教的效果是不是也取決于早教老師的教學水平呢?
Lucy老師:哎呀,這是中國家長對早教最大的誤解了,我要說“早教其實不是教孩子”你會不會感到驚訝呢?早教是舶來品,進入中國也就十幾年的光景,在歐美早教班就是教家長的,通過上課教會家長如何跟自己的寶寶互動。
但是在中國就完全變了味,課堂上老師帶著寶寶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做下來,卻很少解釋背后的早教原理;有些則成了孩子在屋里上課,家長們屋外排排坐刷手機。曾經有個媽媽對我說:“我給孩子報這么貴的早教班,就是為了每周能換來一個小時逛逛街。”
可早期教育不是每周去上一節課就能有效的,更多的時間里需要家長親力親為,把早教寄托給機構和老師真是本末倒置了。
誤區二
小步菌:都說上早教的孩子更聰明,早期教育真的可以開發智力么?
Lucy老師:大家千萬注意,那些宣揚自己能開發智力的早教機構多半是唬人的,抱著這樣的目的報早教,多半是要罵著街退課的。科學的早教不是用來培養神童的,早教的核心其實就是科學的陪伴和養育。
比如教孩子學步的科學方法是,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沙發一頭,鼓勵寶寶扶著沙發走過來,而不懂早教的家長可能就會拔苗助長的著急扶站和扶走。
扶著沙發是最科學的學步方法,那么這個方法就一定能開發智力么?想太多了。
誤區三
小步菌:現在一說起早教,基本就是上早教班或者學小步的在家早教課,這些就是早教的全部么?
Lucy老師:當然不是啦!我其實挺能理解大家的,因為畢竟我們都是接受學校教育長大的,好像教育這件事就是上課,家庭也教不了什么。但其實,再好的早教課也比不上家長的陪伴和言傳身教。
有些家長特別可愛,好像腦子里有一個開關,打開開關進入“早教模式”,跟寶寶做的每一個游戲都是教育,關掉這個開關就沒有早教了。
其實啊,早教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帶寶寶出門主動跟鄰居打招呼是早教,你放下手機拿出紙質書來看是早教,你認認真真的吃完一餐也是早教。寶寶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身教勝于言傳,早教遠不止早教課,而是在你的一言一行里。
誤區四
小步菌:有些媽媽會覺得早教就是提前學習知識,讓孩子很小就識字、算算術、背唐詩,現在國家都規定上學前不能認字學拼音了,早教難道不是給孩子提前增加學業負擔么?
Lucy老師:誰說早教就是教知識啊?雖然叫做早教,卻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3歲以前的寶寶壓根不能接受灌輸式的學習方法,就算你想讓孩子識字背唐詩,我們都不教呢!
那你肯定要問,既然不教知識,早教到底教什么呢?剛剛說了早教是有目的的玩,這個目的就是在孩子每一個成長關鍵期里幫他們提升各種基本能力,都有哪些呢?我們簡單說幾個。如果一個孩子在正確養育下長大,專注力好能認真聽講,語言能力好能理解老師說的,空間能力好能判斷幾何關系,思維能力好能消化所學舉一反三,這個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還會有很大負擔么?
所以說早教不是增加負擔,相反打好基礎就意味著減負。
誤區五
小步菌:提起在家做早教,好多家長都沒太多自信,感覺早教只能交給專業人士,真的是這樣么?
Lucy老師:大家多慮了,中國早教行業最尷尬的現狀就是:大學里根本沒有早教這個專業,唯一靠點邊就是“學前教育”還是只管3歲以上的,跟0-3歲早期教育有本質上的差別。于是我們看到的早教老師都沒有科班出身,包括我自己在內,更多的是學唱歌跳舞的,學英語的。要說學業上的專業性,跟咱們普通家長區別真的不大。
另外,線下早教班擴張迅速,有經驗的老教師越來越不夠用的,新老師招聘來簡單培訓下就帶班上課了,從入職到上課平均時間一個月。家長真的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很多跟著小步學習過一段時間的爸爸媽媽都完全不輸早教老師呢!
誤區六
小步菌:既然0-3歲應該在玩中學,網上能找到那么多親子游戲,是不是應該跟隨孩子的興趣,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呢?
Lucy老師:早教和隨便玩玩的區別在于,早教是根據孩子的發展有目的的玩。孩子往往更會愿意玩那些玩的好的,如果天生性格內向慢熱,可能遇到自己不擅長的還會繞著走呢。
我認識個寶寶2歲多的時候超級喜歡小汽車,家長就給買了好多,一直到四五歲還每天推著汽車在地上跑,而同齡孩子都已經在做科學小實驗了。這個寶寶原本非常出色,但由于一直在玩2歲的游戲,逐漸就跟同齡寶寶拉開了差距。
所以說要想全面發展,還真的需要系統化的科學指導才行。
誤區七
小步菌:討論在家早教時,大家最大的疑慮就是不去早教班孩子的社交可怎么辦呢?
Lucy老師:家長越來越關注孩子的社交,這是好事,不過如果某些機構鼓吹上早教班是做社交啟蒙,你就要警惕了。要說社交,其實3歲之前的孩子更多是進行平行游戲,并沒有真正意義的社交。
當然同齡寶寶一起玩耍當然有好處,寶寶們天生會模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自然學得快。小步在家早教可不是讓寶寶們都在家里宅著,該出門還要出門,只是讓大家都充分利用起在家的時間。見小朋友哪值得報個幾萬塊的早教班啊?小區里、游樂場里有孩子的地方多著呢。
誤區八
小步菌:有些家長做了一段時間早教后,也沒看出孩子有什么變化,那應該怎么衡量早教的效果呢?
Lucy老師: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也沒法給你一個標準答案。
請記住,所有教育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好像減肥一樣,想真正有效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肯吃苦慢慢來。科學的早教方法背后是嚴謹的學術研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效果,但長久看來一定是有多重好處的。
我們有一個核心課的學員家住在五線的小縣城里,城里幾乎沒有早教機構,只有她家寶寶堅持在家做早教,現在她家兩歲多了,無論是語言能力、運動能力、待人接物各方面表現都是鶴立雞群,讓周圍媽媽羨慕的不得了。
只要堅持家庭早教你一定會看到效果,不光有寶寶全方面發展的效果,你還將收獲更親密的親子關系,更歡樂的家庭氛圍,成為寶寶眼中充滿光環的超級媽媽。
誤區九
小步菌:核心課里有真人寶寶做示范,是不是要讓孩子做得和視頻里一樣才行呢?
Lucy老師:千萬別!咱們剛說了別給孩子增加負擔,咱們中國的教育特別喜歡給一個正確答案,然后所有跟答案不一樣的都是錯的,這太可怕了。要知道孩子的個體差異非常大,同一個游戲一千個娃可能就玩出一千個樣子來,千萬別難為孩子,也別難為自己。
其實家庭早教更大的意義在于通過親子互動和游戲更了解孩子,了解了才能談得上因材施教,千萬別走入追求正確答案的誤區。
誤區十
小步菌:現在好多早教機構都是雙語的,有個外教老師真洋氣!雙語早教真的能讓孩子學英語么?
Lucy老師:雙語早教絕對是一種高收費的噱頭。這里要科普一個詞叫做語言暴露時間,說白了就是孩子每天聽到一種語言的時間。研究證明如果一門語言的暴露時間比例不足35%,就無法向習得母語那樣習得一門外語。
其實,對于那些家庭中沒有英語環境的寶寶來說,雙語早教中英文部分,會被孩子自動當作噪音過濾掉,權當聽不見。你說說你為這個雙語早教多花的那些錢是多不值。如果真要做英語啟蒙,那要依靠一整套方法,如果不配合其他英語啟蒙的方法,只是那時候聽一句,其實對英語啟蒙的作用微乎其微。
這個問題知識量太大,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小步菌為你總結一下:
敲黑板~注意看!
1、早教是教家長的
2、早教沒有智力開發的功能
3、早教≠早教課,言傳身教更重要
4、早教不教知識,練的是將來能學好知識的能力
5、不要迷信早教老師,他們可能還沒你專業
(但你可以相信小步,我們還是很專業的,O(∩_∩)O哈哈~)
6、早教是玩,但不是隨便玩兒
7、0-3歲沒有社交,鼓吹社交啟蒙的機構都不靠譜
8、早教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9、不必和示范做的一模一樣
10、雙語早教是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