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來,白銀從來沒有如此被低估過。”這一句話乍一看有點聳人聽聞,但又何嘗不是每一個白銀小散最近的心聲呢。如下圖所示,最近1個月以來的白銀走勢只能用“瀑布”來形容,2月底以來,白銀一落千丈,從18.929美元附近“自由落體”至11美元上方,跌幅達40.71%。
隨著銀價不斷刷新11年低位,不少交易員陷入了“一跌就抗,越跌越買”的困境。因此,在今日的文章中,金十為各位白銀投資者整理了以下兩個部分的內容(由于文章較長,大家可以先收藏再慢慢查看) :
1.白銀價格將由什么來定義?
有人指出,實物貴金屬與期貨價格出現巨大脫節,這就是市場處于“恐懼高峰”的樣子。
2.白銀可以準備抄底了嗎?
4種估算方法計算的4個白銀底部,你更相信哪一個?
01白銀可以準備抄底了嗎?
正所謂“絕望的背面就是希望”,歷史上每一次恐慌性拋售事件都為那些沒有輸得精光的交易員們創造了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因此,當銀價跌至12美元時,就已經不斷有交易員開始詢問是時候抄底了嗎?白銀的底部在哪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關于這個問題的4個解答。
1.供給端:按生產成本算,當銀價跌至11美元附近就可進場抄底。
財主家的余糧曾撰文指出,如果銀價被跌破11.2美元/盎司,這將意味著世界上白銀礦產公司40%左右的產能都在賠本生產,因此可以把這個價位算作白銀價格的終極底部。換句話說,如果打算抄底白銀,接近11美元/盎司就可以進場抄底了。
此外,該文中也有提及對沖基金選擇做空白銀的時機選擇,與白銀庫存之間的關系,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點擊查看。
拓展閱讀:白銀價格的邏輯
2.需求端:在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中,白銀價格可能跌至7美元。
分析師Lorimer Wilson表示,投資白銀是純粹的投機活動,幾乎沒有基本面的支持。當經濟需求不能證明價格的合理性時,銀價將慢慢下降到其生產成本。任何明顯高于白銀生產成本的溢價(不能作為合理的經濟需求)都應視為泡沫。因為這種泡沫不會持續,如果經濟崩潰,白銀將與其他所有商品一起崩潰,銀價可能跌至7美元。
不僅如此,goldsurvivalguide分析師Glenn還指出,從流通量比率(即存量/ 流入市場的量)看,白銀是僅次于黃金的商品,約為5:1。因此,從理論上講,白銀市場在短期內都不會遇到真正的供給危機,需求危機才是投資者真正需要警惕的。
3.價格模式:從金融危機的經驗看,銀價可能跌穿10美元。
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銀價發生逆轉的價格水平與2008年最初的價格水平非常相似,都在19美元附近,而在2008年,銀價成功跌破9美元。
分析師Przemys?aw Radomski指出,在相似的經濟背景下,資產的價格模式往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重復出現,有時是直接重復,有時是成比例的。如今的白銀價格走勢和2008年的走勢有很多相同之處,按同樣的模式預計,銀價很可能至少跌至9美元附近。
4.前瞻指標:白銀期貨價格已經跌至8美元附近。
數據顯示,白銀期貨價格在周一跌至11年低點,突破了穩定的長期技術支撐水平。分析表示,Comex白銀期貨的下一個下跌目標是8.40美元的2008年低點。
由上可見,雖然大家都被白銀最近的暴跌殺了個措手不及,但是卻依舊認為銀價的抄底時機還沒到來。至于對銀價的底部在哪里的爭議,究其本質無非是對白銀價格的構成存在不同的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究竟白銀應該由誰定價?
02在“恐懼高峰”,誰來定價白銀?
正如上述,對于這場暴跌,目前大部分人都堅信是疲軟的經濟導致了白銀工業需求的暴跌,其他同樣有著強烈工業屬性的有色金屬價格的同步下跌就是最好的佐證。于是乎,不少人紛紛從供需狀況,經濟前景等角度進行分析銀價的底部在哪里。
這種說法看起來有依有據,但是金融世界最迷幻的一點就是,即使你發現了兩個資產走勢之間的相關關系,你也很難分清究竟誰是因,誰是果。不僅如此,在一個不理智的市場中,金融資產的價格與其現實的成本利潤之間的聯系并不精密。
換句話說,在一個充斥著恐慌、投機和操縱的市場,那些企圖通過白銀的生產成本來估算白銀摸底點位的人如何能肯定白銀衍生品的價格定能回歸白銀的實用價值本身?或者說如何計算這個回歸區間需要多長?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及的話題,當市場處于“恐懼高峰”,銀價將由哪些因素定義,價格回歸價值的說法還有效嗎?
正如上述,主流投資者都看到了銀價正在經受工業需求下降的影響,(普遍認為白銀的工業需求約占總需求的55%,另有三分之一在珠寶業),但是這些投資者卻集體低估了白銀作為一種貨幣金屬的“投機”屬性,如今白銀的暴跌或與其工業屬性無關,更多是資本借勢做空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觀點并不是否定白銀工業需求疲軟對銀價的打壓,而是強調銀價的反應幅度遠比其實際受到的影響要大得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支撐這一觀點的兩個論據。
1.實物貴金屬和期貨價格之間正在形成劇烈的價格差異。
周一,在美股一度暴跌13%,現貨白銀一度下跌了12%之日,銀礦ETF卻一度飆升了13%。這個異常情況給部分白銀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如果銀價跌了兩位數,股市也跌了兩位數,那么全球銀礦股怎么會漲了兩位數呢?
這部分投資者驚訝的發現,實物銀和白銀期貨價格之間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歧,白銀市場的交易從未如此脫離其基本面。其實,不止是白銀,黃金、鉑金和鈀金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對于這種情況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恐慌性拋售,白銀受到牽連,銀現貨價已失去可信度,而實物白銀的需求并未受到疫情太大(相對銀價而言)的沖擊,大筆資金選擇通過采礦業投資白銀。
換句話說,白銀現貨價的暴跌或是一場只發生在金融市場的“狂歡”,所謂工業需求受到打壓,只是投機情緒的“遮羞布”。
2.白銀極其容易受到操縱,尤其是在動蕩時期。
如果說第一點展示了目前的銀價波動主要受投機資本推動的可能性,那么我們即將要講的第二點則證明,通過資本操縱銀價的可操作性并不小。
縱觀以往金銀的價格走勢可以發現,銀價明顯更加不穩定。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白銀十分容易受到操縱。如果10%的機構投資者僅將2%的資產用于投資白銀,那么,它們能夠購買的白銀數量將超過全球已知銀塊的425%。
也就是說,對于有心的大資本家而言,聯合操縱銀價幾乎不是什么難事。而這些“操盤手”往往會借助某個當下流行的說法來掩飾真實的資本運作目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亨特兄弟的白銀操縱案和2011年的銀價泡沫。
在2011年,市場均認為銀價的飆升是由于光伏需求增加和白銀供應短缺,但事實并非如此,光伏行業需要用到的超純銀(.9999)和其他更普遍的銀需求之間沒有太大重迭,也和白銀市場的供給沒有太大的聯系。然而資本市場卻依舊成功通過做多白銀賺得盆滿缽滿。
3.即使銀價沒有被刻意操縱,如今的金融市場也不適合白銀多頭生存。
關于貴金屬市場面臨的拋售源自何處,金十此前已經整理了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點擊查看(雖然文章針對黃金市場,但是其中大部分內容都適用其他貴金屬)。
拓展閱讀:貴金屬市場的拋售源于何處?
局勢錯綜復雜,各類資本瘋狂運作調整,不止是白銀,其他各種資產走勢也是越來越難看懂。如何從資本混戰中窺得先機成了每個交易員的必修課。你對白銀走勢的預估有什么心得嗎?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