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太宰治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在面對戀愛時,總說“我并不需要戀愛”、“這世上多得是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談戀愛會耽誤我干正事”。
在工作人際交往里,Ta對人很有禮貌,但很少會求助同事做任何事,不管是帶個飯還是查個資料,生怕麻煩了別人……
或者戀愛后,常被困擾:我從來不想跟對象膩在一起,但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哪怕在婚姻里也總是:雖然睡在一起,隔著不過巴掌的距離,但總覺心里和這個人隔著千山萬水。
他們情感表達有限,常常懷疑是否存在天長地久的愛情。認為自己的快樂不需要愛人的參與,像一個孤獨的騎士,永遠特立獨行。
那么Ta極有可能是一個回避型依戀者。
01什么是回避型依戀者?
回避性依戀人格,英文簡稱:Lith romantic性取向。是指你對某個人產(chǎn)生好感后,當他對你有同樣感情后,你就會很討厭這種情感,甚至不再喜歡他。我們常說“注孤生”就是這種人格。
回避型依戀人格的人通常曾在童年遭遇過父母的情感忽視(emotional neglect)。
依賴父母是嬰兒的本能,他們需要父母的愛和陪伴才能健康的成長。
如果父母經(jīng)常對嬰兒的需求置若罔聞,或者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情緒。久而久之,孩子就無法建立心理安全感,他們害怕自己被父母嫌棄、拋棄。
慢慢地,出于對自己的保護,他們便會選擇回避依戀需求和親密接觸,并且說服自己——我不需要。
回避型依戀者都有什么特征呢?
1. 主動示愛是風險投資。很難完全相信對方,也很難特別喜歡一個人。
2. 對他人的目光評價極度敏感,而這種觀點占據(jù)了他們對愛情的理解,從而忽略了自己對于戀情的需要和擔心。
3.和任何人在一起都會有一層“關系壁壘”。他們很難產(chǎn)生那種全身心投入戀愛的感覺,也并不會感覺找到伴侶就是找到了溫暖的家。
4. 喜歡以回避問題來避免傷害,會經(jīng)常思考怎么逃離親密關系,或者怎么跟伴侶分手。
大部分人看到這里。都會覺得這種人格既然這么一無是處,我干嘛還要和他戀愛呢?
其實未必,回避型依戀者他終究也有七情六欲,人的情情愛愛和結婚生子他是逃不掉的。一旦你打開了他內心的開關,他反而會比常人更依賴戀愛關系也更重視你。
當你懷疑自己的伴侶忽冷忽熱是不是移情別戀了,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的時候,先別忙著猜忌,判斷一下ta是不是所謂的“回避型依戀”。
02和回避依戀者談戀愛真的很痛苦嗎?
和回避型依戀者談戀愛,我們可以將它看做是一個割舍的過程。
在戀情初期,因為回避型依戀者不敢主動示愛,你擁有不了來自他太多的熱情和安全感。也不能像其他小情侶那樣瘋狂的秀恩愛轟轟烈烈的在一起。回避型依戀的戀愛和普通的戀愛比起來,完全就是一種奢侈。
但是,在你失去的同時同時你也在得到。回避型依戀往往不會輕易的愛上一個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極度怕麻煩的,一段戀愛就夠頭大的了,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有出軌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很少有人能夠進入回避型依戀的內心世界。當你成為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時,對方反過來會更重視你把你捧在手心里。因為你是第一個能夠讀懂他的人啊。
談戀愛本身就是一個很累的過程。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值得,那么過程中的累也會轉換成愛的動力。如果你對一個人并沒有好感,哪怕對方再完美,也終究不是你的那盤菜。
03誰才是回避型依戀的完美適配伴侶?
回避型依戀人格也常被人說成是“愛無能”,但其實并不是他們愛得不好,只是當一個人陷入不自信的時候,對愛的人的表現(xiàn)往往不是跪舔而是冷漠。
看似是不舍得給予對方一切,實際上是一切對你的愛我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但卻怕你瞧不上,所以我選了躲起來不給你。
但就很沒辦法,回避型依戀者,可能只是因為比起去愛別人,很多人還沒學會自我認可,也還沒學會愛自己。
那怎么才能回避型依戀的人相處呢?
1. 寬容和理解
寬容和理解不代表就是軟弱和服從,而是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
作為回避型依戀人格的伴侶,很多時候我們面臨的是對方反反復復的循環(huán)逃避,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和包容他們,那么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厭倦和離開的想法。
2.不要一直強迫他們,給予足夠的私人空間
回避型依戀人格有一句經(jīng)典話語:“我希望的一段感情關系中,我和你是完全獨立的人格。我不理你時,你也不要理我,我理你時,我理你,你想理我時,也不要理我。”
雖然這樣聽起來挺冷漠的,但不得不說這是他們的心理的真實寫照。他們很想擁有一段親密真摯的感情,又害怕過度的膩歪,于是就產(chǎn)生了這樣又想親密又想有自己私人空間的矛盾心理。
3.幫助他們接納自己
嘗試去理解她在回避背后的恐懼中得到了什么,然后把自己的接納、公情傳達給他,為他創(chuàng)造一種安全感。
當這種體驗慢慢地形成,被頻繁地一次次驗證,一種新的認知也在慢慢被形成,“你是值得被愛的”,當他感覺被理解、被接納的時候,一個安全的場景就被建立了起來,他也慢慢知道有人愿意在他難過、焦慮的時候默默陪著他,并且不會被他的焦慮傷害到,依然對這樣的他感興趣。如此一來,他的心門就會漸漸向你敞開,并且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說到底,在依戀關系中,真正能帶來改變的,是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真誠和愛。
畢竟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愛人的能力,如果我們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
亦舒說,請給我很多很多的愛。
而我想說,請先把你的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