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一
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
早上匆匆起床,送孩子上學,之后自己去上班。一天結束后晚上回到家,吃過晚飯看電視或是各自玩手機……
不知道多少家庭每天重復著這樣的生活。
明明客廳里懸掛的結婚照上,兩個人笑得甜蜜,親子照和全家福上,所有人都在笑著,但照片外坐著的人,早就懶得和彼此再多說一句話。
很多女性都有相似的經歷,所謂“婚前羊,婚后狼”,結婚之前男人對自己百依百順,呵護備至,結婚后卻漸漸冷落自己。
從最初的濃情蜜意,到后來的相看兩厭,緊接著是不斷的爭吵、冷戰(zhàn),最后就算是為了孩子沒有離婚,日子也過得索然無味,就像是在搭伙過日子。
談戀愛和剛結婚時你儂我儂,人到中年卻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年人的情感危機,往往從缺少溝通開始。
在《幸福的婚姻 如何在婚姻中長期相處》這本書中提出一個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因素——缺少溝通,會讓兩個人的心越走越遠。
我有一個閨蜜成筠,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成筠和丈夫是相親結識的,第一次見面彼此都很有好感,關系也發(fā)展得很順利。
雖然不像偶像劇那樣,仿佛有上天安排一般在人海中偶遇,成筠依然覺得自己和丈夫很有緣分,因為他們與其他通過相親結婚的夫妻不同,兩個人有半年多相互了解和戀愛的過程。
“我覺得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我們是自由戀愛,而且他特別了解我。” 成筠曾經得意地和朋友這樣說。
可是,這種“不一樣”很快就被現實打碎。
結婚三年后,成筠慢慢變得不快樂了,她和丈夫的爭吵越來越多,丈夫甚至開始指責她沒事找事。
每次爭吵過后,成筠回想吵架的起因,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小題大做。起先她以為自己是產后抑郁,或是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不穩(wěn),但一次劇烈的爭吵中,丈夫的一句話讓她幾近崩潰。
“不管我做什么,你總是挑這個怨那個,我根本不知道你腦子里在想什么!”
聽到這話,成筠驚呆了。剛結婚的時候,丈夫明明特別了解她,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
其實,成筠和丈夫在婚后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溝通。
兩個人剛認識時,彼此不那么熟悉,都希望通過多溝通加深了解。
那時候兩個人都在用心去了解對方,遇到事先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思,也認真傾聽對方的話,因此越走越近,成為彼此心中“合適的人”。
結婚后,兩個人為瑣事奔忙,生活中多了很多麻煩,卻少了溝通,因此出現許多問題和矛盾,甚至產生了誤解。
這種誤解讓兩個人從相互在意、相互熟悉,變得相互埋怨,開始變得冷淡,爭吵也在所難免。
“婚姻好比橋梁,溝通了兩個全然孤寂的世界。”
如果少了溝通,婚姻中的兩個人會再次成為寂寞的孤島,你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最終在心里越走越遠,在生活上矛盾頻發(fā)。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哪怕是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也有彼此無法理解的地方。
有些人羨慕白發(fā)蒼蒼的愛情——老太太一個眼神,老先生就知道妻子要什么,馬上就遞到她面前,老太太臉上的皺紋像花兒一樣綻放。
但這一切的幸福和默契,取決于溝通。
兩個人一起居住了很多年,也可能不了解對方的喜好,只有用心溝通,才能對彼此的小喜好和小習慣了如指掌。
外人以為的天生默契,一生相愛,其實是兩個人用一生的時間溝通磨合出來的“合適”。
任何一本關于婚姻幸福的書籍都在強調夫妻之間要學會包容和體諒,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溝通。
戀愛可以是熱烈的、短暫的,但婚姻追求的是穩(wěn)定和長久,只有學會在婚姻中長期相處,才能讓婚姻真正保鮮。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男女,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著巨大差異,想要在婚后的相處中幸福和諧,溝通必不可少。
不同于職場和朋友圈社交,婚姻中的溝通更講究技巧。溝通的能力和方式,也直接影響著婚姻的幸福指數。
如果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我們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摸索辦法。
但是,有現成的溝通經驗和指南,誰會不愿意學呢?
畢竟這關乎自己往后余生的幸福,多掌握一些技巧,就多幾分快樂與從容。
推薦兩本提升婚姻中溝通能力、提升婚姻幸福指數的書籍,《幸福的婚姻 如何在婚姻中長期相處》《秒懂男女關系的一本書》。
兩本書的作者都是楊穎,她是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二級心理咨詢師、早期教育指導師,有多年家庭關系指導經驗,如今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接觸眾多婚姻家庭案例。
《幸福的婚姻 如何在婚姻中長期相處》一書直指現代人的婚姻關系,通過許多現實案例揭示婚姻問題,提出夫妻間應該彼此信任,并給出如何為愛情保鮮、讓婚姻增色等切實可行的方法指南。
《秒懂男女關系的一本書》一書側重分析兩性心理上的差異,從交往心理、愛情心理等各個方面解讀兩性相處時的心理學原理,并分析其中的方法和技巧,為讀者指明更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向,幫助讀者更輕松準確地追求愛情,維護關系,在戀愛和婚姻中創(chuàng)造并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買一杯奶茶,只能獲得短暫的口腹愉悅,用買奶茶的錢買書,參透兩性心理差異,用更科學有效的溝通方法,構建更幸福更長久的婚姻,才是對自己、對人生最大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