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提取的傳統方法有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連續回流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等。傳統方法往往各自存在較多的缺點,如高溫操作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雜質較多等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近年來中藥提取過程不斷從環境、化工、食品等行業引入新方法,并結合自身特點發展了一些新的技術,如動態連續逆流提取、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亞臨界水提取、超聲強化提取、微波提取、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以及半仿生提取等。
1、動態連續逆流提取技術
動態連續逆流提取是通過多個提取單元之間物料和溶劑的合理的濃度梯度排列和相應的流程配置,結合物料的粒度、提取單元組數、提取溫度和提取溶媒用量,循環組合,對物料進行提取的一種新的中藥提取技術。該提取工藝設計原理是利用固液兩相的濃度梯度差,逐級將藥料中有效成分擴散至起始濃度相對較低的套提溶液中,達到最大限度轉移物料中溶解成分的目的。專利指出該工藝確保了各提取單元的物料與溶劑始終保持較大的有效成分濃度差,大大增加提取推動力,加快提取速率,提高最終溶劑有效成分的濃度,降低后續濃縮能耗,同時可有效地控制料渣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確保物料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凈,具有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的優點。每個提取單元中的溶劑參與對所有罐內藥材的提取,通過循環,大大降低了溶劑的絕對用量。
圖表 248 四效逆流提取過程示意圖
中藥提取的傳統方法有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連續回流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等。傳統方法往往各自存在較多的缺點,如高溫操作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雜質較多等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近年來中藥提取過程不斷從環境、化工、食品等行業引入新方法,并結合自身特點發展了一些新的技術,如動態連續逆流提取、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亞臨界水提取、超聲強化提取、微波提取、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以及半仿生提取等。
成都中醫藥大學韓麗根據丹參酚酸類有效成分對熱不穩定的性質,采用階段連續逆流提取新技術對丹參提取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考察了物料粒度、提取溶媒、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提取單元組數等對提取效果的影響,并與普通溫浸、煎煮方法進行了比較,確定了丹參階段連續逆流提取的工藝條件。作者本身也研究了一套實驗室模擬動態連續逆流提取過程,以四罐為例,如上圖所示。圖中1、2、3…22等數字表示提取順序步驟,正方形右側的l、2…7等數字表示放溶劑的錐形瓶的編號,P1、P2、P3、P4代表一個循環中的四個提取階段,A、B、C、D表示四個提取單元,圓柱形表示藥材,正方形表示溶劑,而黑點代表有效物質的含量。下圖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藥材和提取液中藥效成分的變化與轉移。實驗步驟如下:1、稱取定量丹參粉末,用給定體積水浸潤設定時間,隨后移入三口燒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第一次加入新鮮溶劑),提取t時間。2、將提取液與藥材過濾分離,藥材放回燒瓶中,提取液放入一號錐形瓶中。加入新鮮提取液(第二次加新鮮溶劑)至燒瓶中,提取t時間。3、將提取液與藥材過濾分離,藥材放回燒瓶中,提取液放入二號錐形瓶中。加入新鮮提取液(第三次加新鮮溶劑)至燒瓶中,提取t時間。4、將提取液與藥材過濾分離,藥材放回燒瓶中,提取液放入三號錐形瓶中。加入新鮮提取液(第四次加新鮮溶劑)至燒瓶中,提取t時間。將提取液與藥材過濾分離,藥材棄去,提取液放置四號錐形瓶中。隨后依5-22編號的提取順序進行提取。當某一階段(如P1)提取過程結束后,按下規律進行藥材和提取液的操作:a。列有效成分被提凈的單元進行排渣和加料;b。其他未提凈的單元,有效成分被提凈的單元的下一單元的提取液排至濃縮工序;不飽和提取液按有效成分含量遞減的反方向隔一個的單元進行遷移;新鮮溶劑加入到無溶劑的單元中。
2、超臨界流體提取
超臨界流體(Supercrti CalFluid,SCF)是指熱力學狀態處于:臨界點之上的流體。這種流體具有十分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粘度接近于氣體,密度接近于液體,擴散系數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兼有氣體和液體的優點。既象氣體一樣容易擴散,又象液體一樣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因而SCF具有高擴散性和高溶解性。超臨界萃取就是利用SCF在臨界點附近體系溫度和壓力的微小變化,使物質溶解度發生幾個數f級的突變性質來實現其對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離。二氧化碳作為超臨界溶劑具有較大的優越性。二氧化碳無毒、無嗅、無味、不燃燒,化學性質穩定,不會與溶質反應,純度高,易與溶質分離,使用安全,基本上能滿足非極性提取劑的要求,是中草藥超臨界萃取中的一種較理想和使用較普遍的溶劑。
盡管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方法起步較晚,但已經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如應用超臨界CO2流體提取萜類、揮發油、生物堿、香豆素、木脂素、黃酮類化合物、醌及其衍生物、糖及其苷類以及一些脂溶性的種子油、天然維生素、植物甾醇、酚類等藥用有效成分。大量研究表明:就中草藥的原材料而言,SCF-CO2萃取既可用于各種植物的固體原料(如根、莖、皮、葉、果實、種子以及全草等),又可用于常規提取后的固體及液體粗制品的原料。就提取對象而言,可用于揮發油、各種含氧化物(如醇、醛、酚、酮、酸、內酯等)、色素及生物堿等物質的提取,可用于各種常規提取粗產品的純化,除去有機溶劑和有害雜質。此外,SCF-CO2流體技術為絕對無有機溶劑殘留的高純度注射劑的獲取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亞臨界水提取技術
水是一種環境友好的萃取劑。常溫下水對非極性有機化合物溶解性非常小,然而水的極性可以通過升高溫度使其達到超臨界(T>374℃,P>22.1MPa)或亞臨界狀態而大大降低,使其對在室溫下水中溶解度很低的疏水性有機物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由于超臨界水產生的實驗條件較為苛刻,并具有強腐蝕性,提取的有機物會由于熱力學穩定性差而分解,使其應用受到限制,而亞臨界水的產生條件較為溫和,它與常溫常壓下的水在性質上有較大差別,更類似于有機溶劑,因而亞臨界水提取的應用國外報道較多,多用在開展環境樣品測定、處理污水和污染的土壤等領域。對中草藥有效成份的提取也有報道。
國內針對亞臨界水提取中藥材中揮發油的研究未有報道,即使是應用于中藥方面的研究報道也較少。近兩年,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徐志宏教授對黃芩中黃芩苷的亞臨界水色譜進行了分析方面的研究,其后研究丹參中脂溶性成分亞臨界水提取工藝。
國際上使用亞臨界水對中藥材中有效成分進行提取研究較多的是西班牙Cordoba大學M。D。Luque deCastro教授和美國North Dakota大學的Steven B。Hawthorne教授領導和衍生的課題組。J。Gonzalez drlgues等使用超高熱水與乙醇(10~60%乙醇含量)混合溶劑研究從橡樹木材中提取非揮發性化合物,得到了最佳工藝條件,并且發現通過調節溶劑壓力、溫度和乙醇濃度可控制提取物成分組成。P。Karek進行了高壓•有機液體、亞臨界水和傳統索氏提取方法在啤酒花中苦味酸分析過程中的應用,認為水作為一種環境友好的萃取劑,在其分析研究過程中表現出很好的前景。Mu stafa。Z。Ozel等研究了從百里香穗中亞臨界水提取揮發油的過程,研究了不同溫度、壓力和流速情況下的提取效率,得到了揮發油最佳提取得率的工藝條件。Alena Kubatova等開展亞臨界水從卡瓦胡椒中提取內酯的研究,分別得到粉碎和未粉碎的卡瓦胡椒中內酯完全提取的工藝條件,并且與索氏提取、沸水提取、丙酮超聲提取方法進行了對比,發現無論粉碎與否,它們的提取率均遠遠低于亞臨界水提取方法。M。M。Ji menez-Carmona等對牛至屬植物的揮發油進行亞臨界水提取工藝條件優化,采用氣相色譜-氫焰離子化檢測器進行測定,使用質譜進行成分鑒定。亞臨界水提取中藥揮發油相比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效率更高,有效成分保留的更好,并且大大降低能耗,而相比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和索氏提取也均有很好的優勢。因此,M。DLuque de Castro認為亞臨界水提取的出現相比常規提取(水蒸氣蒸餾、索氏提取)和新提取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一種非常有前景和強有力的變革技術,顯示出很強和決定性的優勢。
國內外的亞臨界水無論是否應用于提取中藥揮發油,大多數研究者都是側重于開發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實驗藥材和提取溶劑都在幾克或幾毫升數量級,研究側重的是分析條件而不是工藝工程應用條件。目前作者己著手從工程應用的角度出發,研究使用亞臨界水大容量提取中藥有效成份工藝過程以獲得共性知識和規律。
4、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
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可以降低萃取溫度及萃取壓力、減少流體流量、縮短萃取時間、改善操作條件、降低能耗、放寬對原料粒徑的要求,而且有效成分萃取率高,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技術。其機理不是超聲空化效應,而是由于超聲有效地傳播至顆粒內部,引起質點快速振動及超聲作用力對顆粒內表面進行“沖刷”,對微孔內的超臨界流體實行“微攪拌”,從而減小內擴散阻力,加速內擴散,強化物料內部的傳質,同時超聲對顆粒外部的流體造成湍動作用,破壞顆粒表面滯留層,減薄傳質邊界層或傳質推動力,增大傳質系數,促進顆粒外部的傳質;另外超聲能的傳遞可使溶質活化,降低過程能壘,增大溶質分子運動,加速其溶解。因此,超聲能夠對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產生強化效應,使萃取速率增大,萃取率提高。
國內華南理工大學丘泰球教授領導的課題小組對這一技術進行較好的研究。丘泰球等人考察了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的效果。結果表明超聲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最適宜的萃取溫度為40℃,比超臨界流體萃取最適宜的萃取溫度降低了5℃:最適宜的萃取壓力為20Mpa,比超臨界流體萃取最適宜的萃取壓力降低了5Mpa,最佳萃取時間為3.5h,比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最佳萃取時間縮短了0.5h,萃取率提高約10%左右。胡愛軍等人研究了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海藻DHA技術,發現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可以降低萃取溫度、萃取壓力以及超臨界流體的流量,還可以縮短萃取時間,提高萃取。
高密度超聲應用可以產生微小振動,從而增強超臨界流體提取過程中的傳質。E。Riera等人研究從杏仁中超聲波強化超臨界流體提取油脂的過程,將20kHz超聲換能器安裝在5L超臨界流體萃取釜中。實驗在280 b ar,55℃情況進行,粉碎好的含油量約55%杏仁1500g放置在超臨界萃取釜,20kg/h二氧化碳進行萃取研究。結果發現當大約50W的超聲能作用在超臨界流體中時,油提取速度和提取率分別提高30%和20%。Sethurama,Ravi shankar用超聲強化超臨界流體萃取(SSFE)辣椒中的辣椒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萃取率及萃取容器的負載量都明顯提高。
5、半仿生提取技術
“半仿生提取法”是1995年張兆旺等率先提出的中藥提取新技術,是將整體藥物研究法與分子藥物研究法相結合,從生物藥劑學角度,模擬口服給藥及藥物經胃腸道轉運的原理,為經消化道給藥的中藥制劑設計的一種新的提取工藝。它的意義在于既體現了中醫臨床用藥的綜合作用特點,又能體現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在中藥提取中堅持了“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具體做法是,先將藥材用酸水提取,再以堿水提取,提取液分別濾過、濃縮,制成制劑。這種提取方法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半仿生提取法突破了幾千年來中藥及復方水煎工藝,以及近半個世紀水煎醇沉工藝的舊框框,將中藥口服給藥的傳統同現代生物藥劑學理論相結合,提供了既符合中醫學重視中藥及復方以綜合成分發揮藥效的傳統理論與經驗,又同西醫藥學重視單體有效成分和用動物試驗指標評價藥效與安全性的現代科技相接軌,同時考慮了工業化生產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從對多種制劑及單味藥進行SBE法的研究。結果表明,SBE法在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某些藥效學指標方面明顯優于水提法(W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也較水提醇沉法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高。SBE的局限性在于仍沿襲高溫煎煮法,使許多熱敏性物質受到破壞,降低了藥效。針對半仿生提取法的局限性,人們研制了仿生提取法。它模擬人體胃、腸的內環境,提出用人工胃液、人工腸液在低溫下提取中藥,并且引進酶催化,使藥物轉化成人體易綜合利用的活性混合物,初步試驗已顯示比單純水提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