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區養羊如何配套種草
(家畜養殖:農區養羊如何配套種草)
近年來,肉羊養殖因其成本低、產品銷路暢、效益高而且穩固,逐漸成為農戶發展畜禽養殖的首選項目之一。飼養肉羊必需思索種植牧草,這對山場資源并不豐富的寬大農區尤其重要。為飼養肉羊而配套種植牧草時,要依據羊的采食習慣和當地條件,科學斷定種草模式。
總的來說,羊是反芻動物,喜食植株高大、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牧草,柔嫩多汁、粗蛋白含量高的牧草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但過多采食也會引起羊的消化功能阻礙等問題。因此,飼養肉羊應以種植黑麥草、蘇丹草、葦狀羊茅、飼用玉米等禾本科牧草為主,在此基礎上,再就具體狀況適當調整。只有科學地斷定種草方法,才能最大水平地施展種草養羊的優勢,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1、纖維型種草模式。即以種植利用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牧草為主的種草養羊模式,這種模式實用于主要依靠種植牧草供應養羊所需青飼料的農戶,是所有養羊戶必需優先思索的一種模式。采用這種模式,在利用牧草的基礎上,還應補充一定的粗蛋白、礦物質等精料。可選擇種植的牧草品種及合適地域:皇竹草、墨西哥飼用玉米、鴨茅、象草、蘇丹草、葦狀羊茅(我國中、南部),無芒雀麥、羊草、披堿草(北方地域)。
2、蛋白型種草模式。即以種植利用粗蛋白含量較高的牧草為主的種草養羊模式,這種模式實用于野生草料資源豐富的地域。野生草料主要為木本植物,粗纖維含量高,在利用這些草料的基礎上,適當種植蛋白質含量高的牧草,以作補充。可選擇種植的牧草品種及合適地域:魯梅克斯、串葉松香草、俄羅斯飼料菜、菊苣(全國各地),紫花苜蓿、草木樨(北方地域),紅三葉、白三葉、紫云英(長江流域以南)。
3、聯合型種草模式。即以種植粗纖維含量高的牧草為主,同時適當種植部分粗蛋白含量高的牧草的種草養羊模式,這種模式實用于主要依靠種植牧草供應羊的飼料的農戶。利用這種模式養羊,因草料的營養成份比較全面,因此可減少精料的供應量,具備成本更低的特征。可選擇種植的牧草品種:在同時選擇種植上述纖維型及蛋白型牧草的基礎上,還可種植黑麥草(中、南部地域)、冬牧—70黑麥(全國各地)等,以供冬春季節飼用。
4、改良型種草模式。即對荒山荒坡或低劣草地進行耕作、施肥、除雜、補播、移栽等改良辦法,以構成優質草場,這是一種最經濟、最簡便的種草模式。因這類地域種植條件一般不佳,應在優先思索種植當地優質的野生牧草的基礎上,高崗地可選擇種植耐旱耐瘠品種如紫花苜蓿、無芒雀麥、披堿草等;河湖堤灘可選擇種植耐濕的葦狀羊茅、三葉草、草木樨、披堿草等;鹽堿地可選擇種植紫花苜蓿、串葉松香草、魯梅克斯、草木樨、蘇丹草、羊草、披堿草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