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播開始,已到了牧草種植的黃金季節(jié)。為了 提高種草養(yǎng)畜效益,促進養(yǎng)殖增收,現(xiàn)將有關適合我市 種植的牧草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種養(yǎng)結合,計算載畜量
牧草是天然的優(yōu)質飼料,木質素含量少,柔軟多汁,適口性好,消化率高,適合飼喂牛、羊、鵝、兔、豬、魚等多種食草性動物。種植牧草,配套養(yǎng)畜,應計算好單位面積載畜量,可取得種草養(yǎng)畜的最佳效益。據(jù)測算,1畝農田種植優(yōu)質牧草可飼養(yǎng)0.5頭高產奶?;?50~200只肉用仔鵝,也可采用青貯秸稈+優(yōu)質牧草+精料的飼喂方式供養(yǎng)15~20只山羊。
二、因地制宜,選用品種
牧草品種很多,適合我市秋季種植的優(yōu)質牧草品種主要有:1、多花黑麥草。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一般9月中下旬播種為宜,最遲不得晚于11月中旬。每畝用種1.5~
三、合理種植,選好模式
1、水稻-牧草-水稻輪作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農田少的地方。適宜種植的牧草有多花黑麥草、冬麥70、白三葉、紫云英,主要提供畜禽冬春牧草。該模式可較好地解決早春鵝的飼料問題,根據(jù)江蘇里下河農科所在寶應小官莊種草養(yǎng)鵝的試驗,每畝草量可供養(yǎng)200只鵝。
2、油菜與牧草間作模式。在油菜田行間種匍匐型的豆科類牧草,如白三葉。該模式不僅可使油菜籽畝增產15%,還可增加秋季牧草量,畝產在2000公斤左右。
3、林-果-茶園間套作模式。利用林、果、茶園的行間套作白三葉、多花黑麥草,既可收獲牧草,又可作為綠肥提供有機質而改良土壤,還可增加土壤中固氮菌的大量活動而增強土壤肥力。
4、常年種草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常年需草的養(yǎng)殖大戶或農田豐裕且為養(yǎng)殖大戶常年供草的農戶??煞N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牧草。秋末種植黑麥草,便于冬春利用;春末種蘇丹草,便于夏秋利用。
四、精心管理,綜合利用
1、整地。牧草根系發(fā)達,地下延伸面較廣,需要深翻土壤20~
2、施肥。栽培牧草的目的是要獲得較高的生物量,必須施足肥料,尤其是禾本科牧草,要施足氮素肥料。用有機肥作基肥,氮素化肥作追肥。禾本科牧草,一般應在苗期和每次刈割后分別分次追肥氮肥。
3、管理。牧草苗期生長緩慢,容易被雜草侵害,故要進行苗期中耕除草。單播牧草也可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以后在每次刈割后要結合施肥進行中耕松土并注意人工清除雜草。同時還應注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及抗旱和排澇等工作。
4、利用。牧草刈割時期,可根據(jù)飼喂對象、需要和牧草本身的生長情況來確定。刈割太早會降低產量;刈割太晚,會造成木質化提高,營養(yǎng)下降,且不利再生。一般刈割利用時期,豆科牧草多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初穗期,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產量,且營養(yǎng)也較豐富。若飼喂魚、鵝和兔時,則多在花前或抽穗前刈割利用。刈割留茬不宜太低,一般留茬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