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竹高可達8~9米,新桿綠色,桿節隆起,節間長20~25厘米,節下白粉環明顯;籜鞘綠色,具紫色紋,先端及邊緣染有紫色,微皺,三角形或長三角形,舟狀直立;葉片長約7~10厘米,寬1.0~1.5厘米,背白無毛;竹壁、筍肉較薄。 此次發現的鰻竹,生長在一戶人家的老屋址空地上,是從本地的山上移栽到這里的。該老屋址海拔約108米,土層較薄,是一塊長年不斷有冷水流淌的潮濕地,立地條件較差,處于無管理狀態。經調查了解,鰻竹筍期一般從4月下旬開始,5月左右為出筍高峰期。上年出筍期在端午節前后,40平方米的鰻竹園,挖了鮮筍100多斤,折合畝產2000斤左右。 鰻竹筍外形粗壯、綠色,有光澤,味道鮮美,脆嫩無渣。專家認為此竹出筍期遲(比黃甜竹遲近1個月左右),產量高,很有開發前景。鰻竹的發現為我區竹子家族又增添了新的一員,為竹子產業提供了一種極具開發利用的新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