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豬生產過程中,應根據豬的不同情況合理飼喂,不同的豬喂不同的料,靈活掌握,才能降低飼養成本,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對斷奶到20~25公斤體重的小豬,由于它們的消化能力較差,不能充分利用大量的粗飼料,它們正需要大量的養分供給生長發育,如果給以大量的粗飼料,就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而影響豬的生長發育。如果小豬的生長發育受到了影響,以后就是喂好的飼料,也不容易長好,甚至不長或變成所謂“僵豬”。所以,對于20~25公斤以內的小豬,應當少喂粗飼料。因此,仔豬斷奶后的飼料中蛋白質要占18%以上,每天每頭喂青綠多汁飼料0.5公斤,并在仔豬斷奶后立即給其注射豬瘟疫苗。
對25~50公斤體重的架子豬,由于它們已經發育好了,消化能力強,能夠充分利用大量的粗飼料,如果這個階段仍喂很好的飼料,往往不容易長起架子來,也就養不成大豬。因此,對于架子豬,可以大量利用粗飼料。
對于50公斤以上的肥育豬,因為架子已長成,體內大量沉積脂肪和長肉,這時應少喂粗飼料,而多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等)和蛋白質(如豆餅等)的精料。還可在其飼料中搭配苦參,充分拌勻后飼喂(每頭每日可喂16克)。也可在育肥豬的日糧中加入5%的松針粉,使肥豬增重的效果特別顯著(日增重提高23%)。這樣可以促進肥育,使豬提早出欄(出圈)。
對空胎和懷孕的母豬,一方面要滿足它們的食欲,使其有飽感。另一方面又必須保持它們不過于肥胖,以免影響到繁殖機能。因此,對母豬飼養也可以大量利用粗飼料。但對哺乳母豬,因為要分泌大量乳汁哺育仔豬,所以粗飼料不宜喂得過多、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