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悟空小秘書邀請!
白術和蒼術屬于一類中的二種植物,都有味苦性溫的特點,都歸脾胃經,治療脾氣虛、濕氣盛的病證。能同時用!
二藥的共同功效是燥濕健脾,常常相須(功效相同的一起用增強療效)為用,治療脾虛濕盛的大便稀溏、水腫、痰飲、婦人帶下證。
脾虛,運化水液的能力就減弱了,水液在體內代謝不及時,排出不暢,在體內停留產生了各種濕氣盛的表現。對于這些問題,白術和蒼術配合應用治療都很有效,當然也需要其它的一些健脾燥濕的藥物一起協同“作戰”哦。
在下述三方中,白術和蒼術配伍應用都可達到補脾益氣、燥濕運脾的作用。
完帶湯
藥物:白術、山藥、人參、白芍、車前子、蒼術、甘草、陳皮、黑介穗、柴胡
功效: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郁,濕濁帶下。癥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胃苓湯
藥物:豬苓、澤瀉、白術、茯苓、桂枝、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大棗
功效:健脾和中利濕。
主治:濕滯傷食,脘腹脹痛,泄瀉,小便短少者。
當歸拈痛湯
白術、人參、苦參、升麻、葛根、蒼術、防風、知母、澤瀉、黃芩、豬苓、當歸身、炙甘草、茵陳、羌胡
功效: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主治:濕熱相搏,外受風邪。癥見遍身肢節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等。
白術味除苦味外,還有甘味。屬于補氣藥,擅長在健脾益氣方面,燥濕的特性不如蒼術,所以對于脾虛濕邪困阻中焦而偏于虛證的,最好的是多用白術。
《本草匯言》:“白術,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痹之要藥。脾虛不健,術能補之;胃之不納,術能助之?!惫湃藢Π仔g功效的高度概括。
蒼術味除苦味外,兼有辛味。在運化脾濕方面勝過白術,對于濕濁阻與內而偏于實證的,多于蒼術。
《用藥法象》:“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