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本應該遵循的是雄雌相交、陰陽調和,但偏偏在生物進化中衍生了一些“奇葩”,那就是雌雄同體的生物。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并非是常見的植物花蕊,而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雌雄同體的動物都有哪些?
大西洋扁貝是一種生活在北美洲沿海的一種海洋生物,雄性的大西洋扁貝會在水底漫游,知道尋找到合適的配偶。找到之后,雄性大西洋扁貝會伏在雌性大西洋扁貝的背上,完成交配后雄性大西洋扁貝就會失去自己的生殖器轉化為雌性大西洋扁貝,然后它再接著等待另一個雄性大西洋扁貝的到來。
蚯蚓是我們常見的蠕蟲,有蚯蚓的土壤說明很肥沃,它還常被人們用來當做魚的誘餌。蚯蚓的繁殖方式也非常的奇怪,它們通常會成群結隊的交配,靠著分泌的粘液將對方緊緊的粘在一起。蚯蚓的第15節產卵,第9節和第10節會將這些卵吸收進來并使之受精,等過了兩到三周后再孵化出來。
清潔魚名稱的由來是它們會孜孜不倦的幫別的魚清潔口腔和鰭,在一條雄性清潔魚的周圍會跟隨者好幾條雌性清潔魚,并且雌性清潔魚還有著嚴格的等級排名。有趣的是,如果哪一天雄性清潔魚死亡了,地位最高的雌性清潔魚會自動成為這群魚的首領,不出幾天,這條魚身上就會自動生長出雄性生殖器官。
陸地蝸牛也是一種常見的雌雄同體生物,每一只蝸牛的雄性生殖器官中都帶有一只裝滿精子的小囊。當一只陸地蝸牛遇到另一只陸地蝸牛時,兩只蝸牛會緊緊靠在一起,將小囊滲透進對方體內,隨后完成精子的互換。
棉墊蚧蟲因為身上生長這棉墊一樣的鱗片而得名,這種昆蟲不存在交配問題,因為它們是自體交配繁衍后代,這在動物界中的雌雄同體中也十分的罕見,但大自然就是這么奇怪。
成熟的藤壺身上是有著雌雄兩個生殖器官的,它們喜歡群居,最愛吸附在輪船上。有趣的是,它們為了適應這種頭尾顛倒的生活,它們的卵巢是長在頭上的。
海鱸是一種味道十分鮮美的魚,它的一生會有著從雌性轉化為雄性的經歷。這種魚盛產于佛羅里達水域,通常都能夠完成自體受精。
歐洲扁蠣體內生長這雌雄兩種生殖器官,在一生中它們會輪流擔任著雄性和雌性兩種角色,然后在滿月或新月后完成交配。
寄生蜂準確來說應該是“雌雄嵌體”的,也就是說它的體內有著雌雄兩種染色體。它們最重要的性器官是“頭腦”,當一只正常的雄寄生蜂和雌寄生蜂交配后,寄生蜂就會在蛾的幼體上蜇一下,并把卵產在它的體內。
海兔并不是陸地上的兔子,它實際上是一只海里的蝸牛。有趣的是,雖然它們也是雌雄同體生物,但是由于無法和配偶交換精子,它們通常是一只海兔身上趴著另外一只海兔,一個接一個,這種疊羅漢的繁衍形式最終還會演變成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