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媽媽對“手眼協調”以及“精細運動”這些名詞并不陌生。
但99%的媽媽,可能都不知道下面這個秘密。
研究發現:多鍛煉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能極大地刺激孩子大腦發育,促進大腦的靈活運轉,從而更聰明。
孩子的智力在他們的手指尖!
所以今天,要給孩子們分享30個家庭訓練小游戲,包含手部精細動作訓練的16個動作要點。
*如:抓、捏、穿、夾、按、擰、剝、繞、系、插、折、剪、切、涂、摘、倒。
DIY兩條晾衣繩、準備若干夾子。
用EVA薄片或舊衣服,剪裁出各種衣物:背心、裙子、褲子、襪子、手套、帽子等等。
像媽媽平時晾衣服一樣,用夾子把衣服夾好。
穿線類游戲,需要更細致的手眼腦的協調,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手指靈活性的經典方法。
可以將不用的吸管剪成一小節,用繩子串起來。或者準備一些大珠子,讓孩子自己穿。
注意:要預防孩子誤吞,珠子最好是大于2cm。
準備:報紙、剪刀、彩色卡紙、固體膠等。
教孩子用報紙剪出大致的圓形,然后將圓形揉褶皺,作為大象的臉。
在皺的大象臉上,貼上兩個眼睛,再用卡紙剪出大象的大耳朵和長鼻子。
把各個部分用固體膠粘貼起來,按壓粘牢,一頭憨厚可愛的大象就完成了~
再教小朋友做一個漩渦小蝸牛:
準備卡紙、蠟筆、油性筆、剪刀、固體膠,步驟跟著示圖操作哦~
準備一個紙盒子,在上面畫出小豬簡筆畫,并把嘴巴處裁掉。
在盒子上放一個圓球,讓孩子通過晃動紙盒把圓球從小豬嘴巴處掉下。
在彩色紙上畫出各種形狀的羽毛,讓寶貝用剪刀剪周邊,剪裁出羽毛的形狀。
看看還挺逼真的,有木有?
材料:各種彩色紐扣
利用鞋盒子DIY一個,類似儲錢罐,在面蓋切割開口,并涂上相應的顏色。
然后將不同顏色的紐扣進行分類,通過對應的通道,塞進盒子里。
對于小一些的小朋友,處于顏色入門的階段,建議先選擇兩個類別的顏色紐扣。
用多根毛氈線擰成一顆樹干,頂上毛氈再分開形成樹枝,各種紐扣就是葉子,讓孩子裝飾一顆樹吧!
還可以按大小、顏色分類,增加難度。
毛氈線可以換成纏上布的鐵絲
游戲都需要有個結尾,玩兒完了,家長要教小朋友將紐扣摘下來,告訴寶貝:
“秋天到了,樹葉要回到大地媽媽的懷抱啦!”從小引導孩子做好收納整理。
準備一張卡紙、膠水和麥片(*可以用各色的紐扣代替)。
首先,需要媽媽幫忙在卡紙上畫出彩虹,在幾道彩虹上涂上膠水。
小朋友按著膠水路線,匹配放上對應顏色的麥片圈。
不僅鍛煉了精細動作,還順帶練習了顏色匹配了。彩虹完成后,撕開棉球在彩虹的兩端粘上了一些云彩!
成品圖
美翻了有沒有,你根本無法想象孩子完成的時候有多么的自豪!!
使用彩色的棉球,提供一個鑷子或者一雙筷子。按照要求分別夾到對應的位置。
可以對應數量,還可以對應顏色。
先引導孩子將多種大小,顏色不同的豆子倒在碗里。
再讓孩子慢慢學會用一只手握住鑷子,使食指一側,另一只手的拇指輕輕地蜷縮在手掌中。
家長還需要引導孩子將豆子分類,如每次要求孩子夾出一種豆子(如黃豆),所有豆子夾出給予孩子鼓勵。
這樣還可以幫助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然后再通過鑷子夾起豆子,去填充想要完成的造型。
在精細運動技能方面,鑷子對于手和手指的力量是很好的, 肩膀和肘部穩定也會得到練習。
如果鑷子、夾豆子目標太小,孩子不好操作,可以先學用大夾子拿家里的積木來夾!
準備一個高一些的容器,讓孩子用夾子搬運積木。
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抬起手臂的動作,而且它也會用到左右手互相幫助。
比如上面的小朋友用右手夾住,用左手去穩定積木。
這個手工使用的是蛋糕紙碟,硬度高,對手指肌肉能力要求更高。可以在熟悉運用剪刀后進行。
前三個步驟由家長進行,最后一步身上的刺可以交給孩子完成,用剪刀剪。
剪刀是最簡單,又最有效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的工具。 可以通過反復做這種手工,達到這個目的。
這是蛋糕紙碟的另一種玩法。
通過游戲可以讓孩子認識蜘蛛是怎么織網的,同時穿線的動作可以鍛煉手眼協調。
對于正在學習數字或字母的小朋友,可以加入這些排序元素。要求按照數字或者字母順序穿線。
擁有想象力和創意,再簡單的東西也會變得非常有趣。
用牙簽和橡皮泥DIY,不僅能訓練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形狀和培養空間思維。
注意:此活動需要家長監督哦,避免寶寶被牙簽誤傷。
還可以嘗試用水果、胡蘿卜代替粘土。快和孩子一起腦洞大開,開啟牙簽的創意制作吧!
準備一個卷紙筒,在上面挖出一個個小孔,在小孔周圍涂上彩色。
將棉簽的兩頭都蘸上顏色,孩子通過顏色配對把棉簽插入小孔中。
這也是一個拼插類游戲。前面那個有難度,可以玩這個。
準備粘土和棉簽。可以盡可能多的準備一些顏色,等待棉簽染色干燥后,將它掰成兩半。
將染色的棉簽與相同顏色的粘土相匹配。
在拼插的過程中,寶寶會努力把棉簽插進粘土里。不僅認識了顏色,還可以幫助他做精細運動哦。
切玩具水果比不上切真的水果帶勁。
準備塑料刀(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也可以),讓孩子剝開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分別放到小碗里。
切好了就可以開動啦,秒吃光~
小朋友可以先從切橡皮泥開始,再練習切香蕉及其他一些軟質的東西,并逐漸增加難度,如要求切的等距,切的越來越薄等。
建議:爸媽媽們可以先和孩子用粘土捏好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再玩切水果的游戲,既鍛煉了手部捏的能力,也鍛煉到了切的能力。
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
第一步對角折,第二步折出折痕;第三步,角向中間折;第四步,上角向下折。
第五步,翻過來畫小貓臉。
這是一個簡單的手指操。我們和孩子一起學起來吧。
一個手指點點,兩個手指剪剪,三個手指勾勾,四個手指叉叉,五個手指開花。
準備一個塑料瓶,選擇不同長度的毛線。
讓孩子隨心所欲,一次一根的把每根毛線放到瓶子里。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準備長一些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訓練手眼的協調性。
用毛線將一個洗菜籃的頂部封住,里面放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讓孩子從毛線網的空隙中伸手去夠玩具。
選擇3~5個瓶蓋大小不等的瓶子,將瓶蓋都擰下來打亂。
孩子需要把瓶與蓋一一配對,然后將瓶蓋擰到對應的瓶子上。
擰瓶蓋,能幫助孩子既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又練習手腕內外旋轉的能力。
準備一小框1:1的小蘇打混合面粉,一個不用的滴管,以及兌好的食用色素(濾好的蔬菜汁也可以)~
最后再加入白醋,白醋碰到的部分會砰砰砰的冒泡泡!
通過擠壓滴管,能鍛煉小寶寶手部的力量。而嘶嘶聲也會使這個游戲變得超級有趣。
這個小游戲,同樣是在家時不用任何準備就可以隨時拿起來玩的。
從廚房找一個帶孔的容器(洗菜用的篩子也可以)。讓孩子試著用扭扭棒(或吸管\各色的繩子),從孔里插進去。
還有很多不同的擺放方式,碉堡出現了,多么有創造力啊!
玩游戲過程中,媽媽也可以選好顏色,比如說:白色。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白色穿過管道。
家長還可以準備一個蒸屜及若干筷子,限時讓孩子把筷子一一插入蒸屜的孔中。
①形狀填充
這是一個匹配游戲,會需要動手畫好圖形,并完成對應形狀的填充。
還可以先問問孩子,你猜猜需要多少塊積木能填滿圖形呢?然后讓他印證預測。
②形狀與顏色
升級版匹配游戲,加入了認識顏色的元素。
首先需要畫出形狀,跟上一個游戲不同的是,畫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大小是否匹配,還得看看顏色。
完成之后,鼓勵孩子們建造塔樓,但要保持正確的顏色塊。
看到這個小朋友的建筑技巧,大概是想表達長長的煙囪嗎?哈哈,有趣~
③數塔樓
先準備好寫有數字的紙張(數字墊也可以)
按著紙張上的號碼,1得到了1座大廈,2號得到了2座大廈...等等,一直到9座高的塔樓!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它有很大的學習潛力。
把小物體準確地投入容器。
建議使用的小物體和窗口最好是金屬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會發出聲響。
悅耳的聲響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投擲的物體,可以根據孩子投放的情況更換,由大變小。
比如準備花生米和一個杯子,選擇合適的距離,讓孩子捏起花生米投進杯子里面。
“套圈”游戲也屬于這類游戲。
在投的過程中既訓練了手指活動的靈活性,又鍛煉了手眼的協調性。
系鞋帶絕對是寶寶們的大難題。
直接拿小鞋子練習難度大,也可能引發寶寶排斥,不如用硬紙板畫一個鞋子,在相應的位置打好孔,讓寶寶拿著鞋帶自己穿。
孩子對游戲永遠是樂此不疲的,既鍛煉了手部動作,還學習了生活技能,何樂而不為呢?
在紙板上來一場“編織”,向前繞,向后繞,向上繞,向下繞,向內繞,向外繞......
寶貝們也會非常喜歡。
先用記號筆畫出樹干,準備好顏料就可以開始印上指紋了。
注意:不要讓寶寶把沾了顏料的小手放進嘴巴里。
寶寶本身就愛涂涂畫畫,肆意地印上指紋作畫,妥妥解放了他們的天性啊~
最后,別忘記玩完了洗干凈小手哦。
接下來分享的游戲,還能針對性鍛煉孩子的控筆能力,提升孩子的書寫能力,也很有趣哦。
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簡單的街道圖,把一只筆固定在小玩具車上,示范用前3指握筆桿,推動小車在街道行走,然后讓孩子前3指握筆駕車前行。
熟練以后,將街道改為橫線隧道,稍微寬些,示范緩慢安全行駛,不碰到隧道邊緣,然后讓孩子安全駕駛小車。
還可以通過增加復雜隧道,如十字路,斜行,曲折路等,及道路由寬變窄來增加難度。
準備一個小盒(球門)和小紙團(球),示范前3指握住筆桿,把球踢入球門。
然后讓孩子嘗試踢球入球門,球門可移動,以此鼓勵孩子控制筆桿踢向不同方向,球與球門距離由近到遠訓練。
這些游戲對訓練孩子的手眼腦協調和書寫能力都有幫助,家長們要多花心思和時間,可以帶孩子玩一玩!
相信我們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