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萬西南兒童選擇
不止是一家醫院
大家好,我是位自閉癥女孩的媽媽,在婷婷2歲3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為 自閉癥(ASD,孤獨癥)
經歷了長達7年的康復訓練,踩過不少坑,在迷茫焦慮,自責中終于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改善,現在婷婷已經能獨立上學了
現在自閉癥的孩子越來越多,受到西西邀請,來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父母
婷婷媽
7年自閉康復實踐經驗,讓女兒能獨立生活,學習
獨立自主單親媽媽,國家二級心理學專家
-01-
如何確診
自閉癥也叫孤獨癥,主要特征有2個:
有社交、互動的缺陷(交流障礙);
有重復的、限制的行為和愛好。
要正確診斷自閉癥,需要全面的評估
1、了解詳細的病史,孩子的發育史,觀察孩子和詳細和家長訪談,了解他家庭生活的表現;
2、做一些實驗室檢查(比如腦部CT等),排除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及并發癥,或者是一些器質性的病變;
△圖Griffith(格里菲斯)兒童發育評估
3、進行一些標準測試
標準化評估:認知和智能測評、語言和交流測評、注意力測評、發育行為診斷、感覺統合能力測評、社交情感技能測評等各項專業檢測
專業量表:ADOS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ASRS孤獨癥評定量表、PEP3(兒童心理教育評估第三版)、兒童行為評估系統第二版等,并在不同的環境中觀察兒童。
-02-
自閉癥孩子有哪些表現
看看婷婷的行為表現吧:
1、語言方面:
語言流暢,語速較快;
被叫名字時,有時會馬上回應,但是不看對方,有時就不理不睬,偶爾會莫名其妙的大笑、尖叫或是自言自語;
沒有溝通性語言,只有機械性語言,記憶力強,如認識漢字,卻不知道表達的意思。
2、認知方面:
模仿能力強;動畫片里一些卡通人物能很快的畫出來,而且畫得很像,還會叫出名字;
用蠟筆給圖畫圖上顏色的能力較好,上色慢卻均勻。
3、情緒行為方面:
易發脾氣,有時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大哭、尖叫;
從來不欺負別人,有時被別人欺負時,要不就不予理睬,要不就會尖叫;
對別人的指令不予理睬;
注意力不集中;
喜歡咬指甲;
聽見熟悉的音樂,頭會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起來,嘴巴里還哼著調子。
4、生活自理方面:
基本的生活自理,如吃飯、如廁等都會。
飯后不會主動去擦桌子;
會系扣子,但是不會拉拉鏈。
-03-
教育策略
根據婷婷的綜合評估,專業的老師和我,一起共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IEP個別化康復計劃);
設置治療目標,并隨著婷婷的年齡和需求變化定期調整治療方案和治療目標。
這7年中,用了很多治療康復法,總結出了8種對自閉癥孩子最有效果的分享給大家
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簡稱ABA)是一種改善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行為的方法,通過研究環境與行為的關系來制定相關策略。
婷婷訓練需遵守的總原則:
每次上課中伴隨目光對視訓練。
在執行復雜指令前先將每個步驟與技能全部掌握。
為保持強化物的有效性應經常更換強化物。
不理睬發脾氣與反抗,堅持工作。
老師會將訓練的目標任務分解為多個小而基礎的片段,分別進行強化訓練。
比如,在玩 “記憶搭積木” 游戲時,老師搭好6塊積木后,打開白紙,讓婷婷記憶十個數,再擋上白紙,發指令要婷婷“跟我搭一樣的”。
這時候,老師觀察婷婷的表現,發現搭6塊積木比較難,然后馬上撤掉2塊積木,變成4塊搭。
這時候,婷婷在記憶模型時說“太簡單了”,但真正搭時又忘掉了某個細節。
老師這時候馬上給予輔助,再給她快速看一眼,搭完后我把兩堆積木擺在一起,讓孩子自己去總結“哇,一樣的”,同時給予婷婷 強化物,這樣來增加婷婷互動玩耍和社交機會
等孩子稍微熟悉這個游戲規則后,老師又讓婷婷也當當老師,角色互換表演!
結構化教學就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安排教學環境、材料及程序,注重訓練程序的安排和視覺提示。
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語言、身體姿勢、圖標等各種方法增進孩子對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上課鈴聲響了,老師在講臺上站好,說:“上課,起立!”。
同時,用手勢示意婷婷起立說:“老師好!”老師:“同學們好,請坐!”并用手示意其坐下,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后才開始上課。
同樣的,下課鈴響了,要經過“下課,起立!——老師再見——同學們再見”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后才能下課。
“地板時光”療法是一種系統的、以發展為取向、以家庭環境和人際互動為主的自閉癥干預和治療模式。
看看老師是如何與婷婷建立 親密聯系 的。
婷婷喜歡小鴨子玩具,老師拿著小鴨子玩具輕輕地從婷婷小手開始順著胳膊往上爬。
在這種撓癢癢游戲中,增加與婷婷的身體接觸,慢慢建立起親密聯系。
整個治療時間,老師選擇婷婷喜歡的兒歌為背景音樂,讓干預治療活動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下進行。
在干預期間,老師還指導婷婷媽媽減少指令行為,以婷婷喜歡的游戲為基礎,多與嬌嬌進行互動,幫助其建立起與婷婷的親密關系。
感統課上,婷婷能自己玩感統器材,如將羊角球放到放到獨木橋上邊走邊跳。
婷婷的精細動作較好,但是總是脫離群體自娛自樂。
因此,在訓練其他孩子玩 大籠球 的時候,故意吸引一群孩子來引起她的注意,讓她知道要按先后順序輪流玩。
在訓練過程中,老師將訓練的每一步驟都說給她聽。
如:向前滾動時告訴她“這是向前”,如此類推向后、向左、向右。
這樣既讓她的身體得到了訓練,也對她的認知進行了訓練。
在感覺統合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引導她慢慢融入到同伴之中去。讓婷婷得到更好的訓練,也促進了她和同伴之間的交流。
訓練過程中,當婷婷對某一器材偏愛或者不聽指揮,這時候我們會使用 強化物 給以引導。(如小紅花貼紙,激發他對其它器材的興趣。)
游戲療法的目的就是籍游戲的特質發揮兒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抒發內在的情結。
用身體技能表達心里的游戲取代語言作為溝通的方法,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的發展。
婷婷的模仿能力較強,如能在插板上模仿老師拼出簡單的幾何圖形。
通過 玩插板游戲 ,調動她的學習的積極性,不僅按照指令插上相對應的顏色,還邊插邊數數。
既鞏固了婷婷對顏色的認識,又學習了幾何圖形。
在增強其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增加了、她說話的頻率,在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減少了婷婷自言自語的行為。
70%-80%的ASD孩子喜歡音樂。
音樂治療,包括 奧爾夫音樂治療、音樂情景劇(融合訓練方法) 。它可以提升交流溝通能力,擴大語音范圍,提升記憶力,發展運動技能,提升學習能力。
老師為婷婷準備了一些器樂,她可以即興演奏,讓他自己進行敲打演奏,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老師在一旁觀察。
隨后,老師開始進行演奏,演奏的聲音與婷婷的演奏聲音基本相反,并隨著婷婷的演奏節拍進行演奏,從而使她沉浸在自我的演奏過程中時,逐漸意識到有人在關注她,陪伴她。
通過此種方式,來提高婷婷的有意注意并穩定自己的情緒。
在對婷婷西醫教育康復的基礎上,也用了一些 中醫治療 來做補充。
其實,中醫治療在調理ASD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養心、益腎、疏肝、利膽、補腦益智等。
比如ASD的小兒推拿,可主推心包經、肝經和腎經。
腎經取穴就取太溪穴,補腎水,水不涵木,肝風內動,孩子脾氣暴躁,煩躁不安,一般都是補腎水,滋肝陰,降肝火,平肝息風。
還有肝經的太沖穴,還有心氣虛弱,主要取內關穴。
除了在專業老師的干預,家庭的參與對ASD孩子的改善必不可少。
課下老師會與我交流婷婷的情況,同時指導如何在家訓練。
△「丹佛家庭工作坊」家長培訓課,徐磊教授正在為我們講課
目前,婷婷的訓練之路還在繼續,改善很多,能表達自己的需求,身體很好。我也能自如的應對婷婷的各種小意外。
婷婷3歲半進入幼兒園;
9歲的時候,進入當地普通小學就讀一年級,我陪讀。
在家人的關注和疼愛,婷婷快樂成長,現在婷婷的興趣可多了,喜歡玩電腦、聽音樂、畫畫。
-04-
總結
雖然目前認為自閉癥是不能治愈的,但是能將癥狀減少。
有些孩子經過干預后,雖然會殘留一些社交、語言問題,但是可以脫掉“自閉癥”的帽子,能獲得有報酬的工作,有些孩子能獨立生活。
所以,經過訓練后,ASD孩子會有些 改善,訓練對他并不會有壞處。
△這個孩子3歲時診斷為自閉癥,獲得經濟學學士
建議:
及時干預永遠沒錯!確診后,立即開始治療,千萬別耽誤。
治療時,我們一定要投入,不是說把孩子交給醫生或者治療師,你就只負責出錢就行了,這遠遠不夠。
在治療上,我們的完全投入效果非常重要,高于醫療上治療的作用,所以,我們家長一定學著怎么對孩子進行干預和教育,全身心的投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