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內部精品(課標要求+單元概述+單元試題)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內部精品(課標要求+單元概述+單元試題)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課標要求

1.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

2.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單元概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東漢末年,地方軍閥混戰,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此后雖然西晉完成了短暫的統一,但很快又陷入到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分裂混戰的局面之中。封建國家由統一走向分裂,并非是歷史的停滯、倒退。在分裂的同時,局部地區經濟在發展,人們生產生活相對安定,各民族人民接觸頻繁,民族融合進程加快。并且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北方生產有了一定發展,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出現不少成就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知識結構

                                    18    三國鼎立

 

 一、曹操統一比方

     1、官渡之戰:以少勝多,統一北方的關鍵一戰

     2、統一北方的原因: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

 二、魏蜀吳的鼎立

     1、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2、三國鼎立:      220   曹丕    洛陽

             221   劉備    成都

             222   孫權    建業

 

 

 

19課、江南地區的開發

 

 

 


             西晉代魏和三國結束

            

西晉興亡

               八王之亂

 

             少數民族內遷

 

 


             前秦統一北方

 

東晉十六國

 

              淝水之戰

 

 

 

南朝:江南地區的開發

 

 

20  北方民族大融合

 

各族人民長期接觸

       

 

出現民族融合趨勢

                      遷都洛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促進民族融合

                      改革措施

 

 

21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人物     朝代   稱謂                     主要著作       

    祖沖之   南朝 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綴術》

    賈思勰   北朝(北魏和東魏)著名農學家   《齊民要術》

    酈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學家            《水經注

 

22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單元知識網絡
 

 

典型例題解析

1、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B南方自然條件好

C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

D南朝統治者實行仁政。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所學知識知道東晉南朝時期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既增加了大量勞動力,又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技術。ABC都是促進南方經濟發展的條件,它們都有干擾性,但從主要原因上去理解就會很清楚。

【答案】C

2、下列政權中,曾一度統一黃河流域的是( 

① 曹魏 ② 西晉 ③ 前秦 ④ 北魏 ⑤ 北周

A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⑤ D ① ② ③④ ⑤

【解析】此題屬于綜合歸納題,需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有關知識全面了解,才能提出爭取答案。其實,題干所列各政權,都曾統一過黃河流域。其中,曹魏在建國前,于3世紀初統一了黃河流域,220年,曹丕建國后保持這一狀況;西晉是繼曹魏而建立的朝代,曾于280年,統一南北;前秦與北魏分別與4世紀后期與5世紀前期統一過黃河流域;北周是北朝最后一個時代,曾于577年滅掉北齊,統一北方。

【答案】D

同步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公元200年發生的官渡之戰的作戰雙方是(  

A.劉備與孫權                    B.袁述與袁紹

C.董卓與孫權                    D.袁紹與曹操

2.三國時,第一個稱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劉備       D.孫權   

3.下列各項與曹操無關的是(  

A.控制漢獻帝                    B.在官渡大敗袁紹

C.在赤壁被打敗                  D.廢漢獻帝,自稱皇帝

4.下列各項中,屬于劉備的政治活動是(   

①三顧茅廬 ②聯孫抗曹 ③挾天子以令諸侯 ④成都稱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蜀國丞相諸葛亮說:“今民困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這表明(  

A.蜀錦已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B.蜀錦是打敗魏、吳的主要武器

C.蜀錦制造業耗費國家資財,使國庫空虛。

D.蜀錦生產技術落后,難與敵人生產相配

6.江南地區得到開發,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B.南方自然條件較好

C.北方農民大量南遷              D.南朝統治者施仁政

7.促成南朝時期江南經濟開始趕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觀原因是(    

A.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B.北方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傳入南方

C.北方勞動人民大量南遷          D.南朝統治者注意調整統治政策

8.中國古代史上曾有過多次遷都,其中以接受先進文化而進行的遷都是(   

A.盤庚遷殷                      B.周平王遷都洛邑

C.孝文帝遷都洛陽                D.劉備遷都成都

9.關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使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逐漸與漢族趨同

B.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C.使三國鼎立局面結束        

D.促進了民族融合

10.下列歷史現象與北魏孝文帝改革互為因果關系的是(   

A.黃河流域的統一              B.北方政權的更迭

C.三國鼎立局面結束            D.北方民族大融合

11.下列關于《齊民要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介紹了農作物、蔬菜和果樹的栽培方法

B.記載了畜牧、捕魚、食品釀造和加工技術

C.總結了我國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

D.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

12.要想了解我國古代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物產、礦藏、風土人情、建筑名勝、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情況就要閱讀(    

A.《齊民要術》                  B.《史記》

C.《三國志》                    D.《水經注》

13.被人們譽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藝術作品是(    

A.龍門石窟的雕塑                 B.云岡石窟的浮雕

C.王羲之的書法                   D.顧愷之的繪畫

14.某電視劇攝制組布置一個三國初期時曹植的書房場景,其道具有四樣,根據你學過的歷史知識判斷,其中不應出現的是(    

A.書桌上有筆、紙張               B.書桌上有一摞書籍

C.墻上掛有臨摹的《洛神賦圖》     D.書桌上放有一盤葡萄

15.下列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

B.石窟藝術是隨著佛教的傳播發展起來的

C.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雕塑藝術      

D.鑿窟造像之風主要盛行于南方

16.下列關于顧愷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精于繪畫,以人物畫最為突出    

B.對繪畫理論有精深研究

C.主張畫人物要“以形傳神”      

D.現存畫作有摹本《女史箴圖》和《蘭亭序》

17.下列戰役按時間發生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涿鹿之戰 ②城濮之戰 ③赤壁之戰 ④長平之戰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8.2008年5月12,四川地區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請問,在三國時期這一帶地區主要屬于下列那一政權管轄(  

A.            B.            C.              D.西晉

19. 28.中國古代史曾有多少次遷都,其中為接受先進文化進行的遷都是(  

A.盤庚遷殷         B.孝文帝遷都洛陽

C.周平王遷都到洛   D.明成祖遷都北京

20.關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實現了黃河流域的統一     B.為統一全國作好了準備

C.促進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發展

二、材料解析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

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請回答:

1)這是什么朝代誰對當時形勢的分析?

 

 

2)“跨州連郡者”指的是什么?  

 

 

3)“然操遂能克紹”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戰役?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樣的謀略?產生了什么歷史作用?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甚為難。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引自《魏書》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言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資治通鑒》

 

請回答:

 

1)兩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問題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個城市?“魏主”是誰?他決定將都城遷到哪里?

 

 

 

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遷都的原因是什么?

 

 

 

4)說明材料二“北語”、“正音”各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三、簡答題

23.東漢末年到兩晉時期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有哪些?各有什么影響。你對這些戰役的成敗有何感想?

 

 

 

 

 

 

 

2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影響

 

 

 

第四單元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B 3D 4D 5A 6C 7A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C 15D 16D17C18B19B20C

 

二、材料解析題

21.(1)東漢,諸葛亮。(2)割據一方的軍閥集團。 (3200年,官渡大戰。 (4)聯孫抗曹。赤壁之戰取勝,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

22.(1)遷都 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2)今山西大同孝文帝 洛陽。(3

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鞏固統治。(4)鮮卑語;漢語(5)促進了我國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三、簡答題

23.(1)①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②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③淝水之戰使前秦統治迅速瓦解,北方陷入分裂狀態,東晉乘機收復失地。(2)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有:⑴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⑵人民的支持;⑶戰爭的作戰方針和作戰方法;

24.(1)條件: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

2)原因:①從東漢末年開始,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遷到江南地區。西晉后期以來,更多的北方人遷到江南。北方人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②那時候,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③經過南北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3)表現:①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變為良田。②江南以種植水稻為主,稻田里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③小麥的種植,也推廣到江南。④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發展迅速。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4)影響: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冊歷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十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七上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復習課教學設計
第二十課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測試卷(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甘德县| 新田县| 湄潭县| 上犹县| 卫辉市| 揭阳市| 闻喜县| 富民县| 崇仁县| 栾城县| 陆丰市| 筠连县| 承德县| 咸丰县| 太原市| 会同县| 潼关县| 肥西县| 泽库县| 吉林市| 周至县| 多伦县| 临泉县| 汕头市| 大同县| 鹿泉市| 准格尔旗| 安泽县| 扶绥县| 奉节县| 中阳县| 丰原市| 孝义市| 肃宁县| 晋城| 星座| 博客| 玉龙| 泽库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