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內部精品(課標要求+單元概述+單元試題)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課標要求】
(1)了解隋朝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2)列舉“貞觀之治”的主內容,評價唐太宗。
(3)知道武則天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
(4)了解唐與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實。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單元概述】
隋唐時期,從581年到907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繁榮時期。國家統一,疆域遼闊,封建經濟繁榮,國力空前強盛,民族關系和諧。對外活動頻繁,文化全面輝煌,對世界影響深遠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
【知識結構】
隋文帝治國措施:①改革 ;②發展 ,
③注重 。
條件: 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國家統一能夠提供大量人口。
時間: 年開始。
規模:以 為中心,北達 ,南至 ,全長 公里。
地位:是古代世界 的運河。
唐朝的建立
原因: 統治后期,暴虐無道,導致起義。
隋朝的滅亡:
唐朝建立 人物: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貴族 。唐高祖退
位后,傳位給 ,即 ,年號 。
4、注意任用 和 。房謀杜斷。魏征。
表現:政治比較 ,經濟發展 ,國力逐步 。
女皇武則天 繼續實行唐太宗 、 的政策。
人稱她的統治為“ 、 ”。
崇尚 ,不用奢侈品。
農業 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經濟繁榮 手工業 陶瓷業有重要成就:越窯 、邢窯 和 最為有名, 是世界工藝的精品。
商業 長安城內分為市和坊,分別是 區和 區。
長安既是當時 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
盛世景象:政治 ,經濟 ,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 時期。
誕生
時正式設置 ,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科 完善 唐太宗時期,擴充 的規模。進士考中第一名的稱為 。
舉 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創立 和 。
制 唐玄宗時期, 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度
影響 促進了 的發展。
促進了 的發展,有利于唐詩的繁榮。
7世紀前期,杰出的贊普 統一青藏高原,定都 。
回紇 8世紀中期建立汗國,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為 。
后來,回紇改名為 。
和
為 靺鞨 粟末靺鞨統一各部,建立政權,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為 。
一 粟末靺鞨以“ ”為號,有“ ”之稱。
家
南詔 六詔分布于 一帶。
南詔統一六詔,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為 。
政策:唐政府 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
對外交往活躍 著名外貿城市:長安、洛陽、 、 。
唐朝時各國稱中國人為“ ”。
對
友 和 等。
好 與日本的往來 遣唐使回國后,以為 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參照 ,
往 創制日本文字。
來 唐朝高僧 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物產據唐朝進口的首位。
與新羅的關系 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 選拔官吏,引入
中國的 、 、 、等科技成就。
與天竺的交往:貞觀年間, 前往天竺取經,后寫成《 》。
高超的建筑水平 石拱橋,比歐洲類似橋的出現早 年。
隋 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 的大城市,城北的 ,氣勢宏偉。
唐
文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
化 雕版印刷品。
光耀千古的詩壇 為 。
著名詩人 杜甫:后人稱他的詩為“ ”,著名詩篇有
“ ”“ ”,后人稱他為“ ”。
白居易:著名詩篇有《 》、《 》。
書法藝術
柳公權創立“ ”,其特點是 。
隋
文 繪畫藝術
化 吳道子畫技高超,人稱“ ”。他的畫開后世 先河。
二 石窟藝術:莫高窟,坐落于甘肅西部的 ,有大量精美的 和無數生動的 ,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樂舞藝術: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 和 的傳統樂舞,呈現出 、 、 、 的盛世特色。
【單元知識線索】
在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近370年的長期分裂后,隋朝在民族大融合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再次統一南北。盡管隋朝短暫而亡,但為唐朝的安定與繁榮打下了基礎。唐朝統治者接受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訓,在政治上、經濟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調整了統治政策,因而政治比較清明,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局面。唐朝還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對外交往,積極同各國友好往來。隋唐文化是我國封建文化的高峰,其中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藝術的瑰寶。
【典例分析】
1、隋朝大運河連接長江和淮河的一段是( )
A、永濟渠 B、通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
解析:要理解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掌握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參考答案:C
2、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治國措施的共同之處是( )
A、親自面試縣令 B、合并州縣 C、重用人才 D、開通大運河
解析:本題通過對唐朝三位著名皇帝治國舉措的共同點的考查,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歸納的能力。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回答的是共同點,其次要能準確記憶各位皇帝的治國措施。用排除法進行解答最為快捷。
參考答案:C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答案填在題后括號內。
1、隋朝的統治繁榮一時,但很快便因隋煬帝的暴政而被農民起義所覆滅,它類似于下列哪一個朝代?
2、隋朝開鑿大運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強南北交通,鞏固統一。 B.滿足隋煬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強北部邊防,防止少數民族南侵。 D.促進南北經濟的交流。
3、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里“唐宗”指的是:(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下面有關出現“貞觀之治”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視納諫,政治比較清明;
C、社會安定,經濟發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5、“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句話出自: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如果你是唐太宗時期中央的一名官員,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況有:( )
①有幸與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誡大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納諫,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議,得到唐太宗的賞識。④見證了唐太宗死后,武則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的相似點有:( )
①都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 ②都實行選拔賢才的政策
③都虛心采納諫言 ④都注意戒奢從簡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下面這首詩稱頌的唐朝全盛時期是指: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A、唐高祖統治時期 B、唐太宗統治時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武則天統治時期
9、巴拿馬運河是通過巴拿馬地峽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通航運河,它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世界戰略意義,因此素有“世界橋梁”之稱。在我國古代也有這樣一個水利工程,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長城 C.大運河 D.靈渠
10、我國是茶的故鄉,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么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1、唐代瓷器聞名于世界的工藝珍品是:(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鎮瓷器
12、作為唐代的農民,下列現象符合其生活實際的有:( )
①南方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政府修建四十多處水利工程,有利于農業灌溉。③開始種植原產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種。 ④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詩賦科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開始于:( )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14、我們現在的高考有“文科狀元”、“理科狀元”,而科舉考試中也有“文狀元”、“武狀元”。那么“武狀元”最早出現于:( )
A.唐太宗統治時期 B.唐高宗統治時期
C.武則天統治時期 D.唐玄宗統治時期
15、關于科舉制的產生和完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科舉制最早產生于隋煬帝的開科取士
②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的是隋煬帝設置進士科
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④科舉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6、下列少數民族在唐朝時不存在的是( )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紇
17、學習過本課的你知道唐朝加強同少數民族關系的方式有哪些嗎?
①皇室與少數民族首領通婚;②冊封少數民族首領;③在邊疆地區設立管轄機構;④為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發動戰爭,干涉少數民族內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18、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國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那么中國人被稱為“唐人”開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9、唐朝時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國的國家是:
A、朝鮮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20、隋朝時,設計并主持建造趙州橋的是: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魯班 D、李春
21、在唐代眾多的詩人中,最杰出的三位是:
A、李白 杜甫 白居易 B、王維 陳子昂岑參
C、李商隱 杜牧 賀知章 D、王昌齡 孟浩然王之渙
22、作為小歷史學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時印度和西亞的歷史,最好的參考書籍是( )
A.《史記》 B.《資治通鑒》 C. 《西游記》 D. 《大唐西域記》
23、關于杜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②他的詩多反映復雜動蕩的歷史年代,因而被后人稱為“詩史”。
③他最著名的詩篇就是“三吏”和《長恨歌》。
④由于他的創作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仙”。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②③
24、開后世寫意畫先河的畫家是:( )
A.閻立本 B.張擇端 C.吳道子 D. 趙孟頫
25、如果你生活在“開元盛世”時期,那么你可以看到哪些藝術珍品?( )
①柳公權方折峻麗的“柳體”;②吳道子落筆雄勁的壁畫;③ 莫高窟內凌空起舞的飛天;④“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的《霓裳羽衣舞》。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1)運河兩端: A. (地名) B. (地名)
(2)運河四段: C. D.
E. F.
(3)隋朝運河有何歷史地位?
2、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誰能載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
材料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⑴這幾句話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⑵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他認識到什么問題?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這種政策具體體現是什么?
⑷材料三中的鏡子是誰?它重用的人才還有哪些?
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大百科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
材料二 有人寫詩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太宗也曾無比興奮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回答下列問題:
⑴材料一中“最早的考試制度”指的是什么?它創立于什么朝代?
⑵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材料二談談統治者為何十分重視科舉考試?
⑶孫中山先生說過:“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從英國學來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對此你有何感想?
⑷結合后人對這一制度的評價,說說這一制度的影響。
⑸胡錦濤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溫家寶在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指出,經濟和社會發展依靠科技,科技進步要依靠創新,科技創新要依靠人才。結合隋唐的歷史,簡要談談科舉取士與現代培養人才的目的是否相同?
第一單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A 3.A 4.D 5.B 6.A 7.A 8.C 9.C 10.B 11.A 12.D 13.D 14.C 3.A 15.C 16.A 17.B 18.B 19.B 20.D 21.A 22.D 23.A 24.C 25.B
二、非選擇題
1、A.涿郡 B.余杭 C永濟渠 D. 通濟渠 E. 邗溝 F. 江南河
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歷史上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2、⑴唐太宗 ⑵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載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他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⑶反映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體現在北方各族尊奉他為“天可汗”。 ⑷鏡子指魏征,他重用的人才還有房玄齡、杜如晦。
3、(1)科舉制 隋代 (2)科舉制成為歷代統治者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3)略
(4)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5)答案合情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