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雕琢工藝師們在挑選瑪瑙料石中,首先要確定其有“水”,再用切割機把瑪瑙切開,切開時又要恰到好處:切面離水膽遠了,看不見水;切得過近了,又容易把“膽”切破,而破了“膽”的瑪瑙就失去了雕琢的價值。要恰到好處、不近不遠,能看見水,而且知道“膽”的位置及大小。在此基礎上,大師們匠心獨具,精心構思、把水膽瑪瑙中的水富有象征意義地表現出來:有的表現壽星抱桃,桃中有水;有的表現李白醉酒。酒缸中有水(即酒);有的表現司馬光砸缸,缸中有水;有的表現絲瓜葫蘆,葫蘆中有水;有的雕琢大肚佛,佛肚中有水;有的雕大象、水牛、鯉魚、蟹等動物、動物的肚、背中均有水……真是形態各異、絕無重復。
為了表現水膽瑪瑙中的“水”,工藝大師們真是費盡心機,因此一件色澤亮麗、工藝精湛的水膽瑪瑙工藝品往往令人拍案叫絕。當設計師將剝制好的水膽瑪瑙拿到案前時,首先要用強光照出水膽的大小、形狀、位置、表皮厚度以及色彩等。然后,根據以上情況進行造型設計,如水膽皮較薄,則適合設計浮雕或深浮雕;如果皮厚則可設計成圓雕;膽在中心部位的,可設計成比較規矩的或對稱形的;膽靠邊的或彩色的,就要進行反復推敲,巧妙構思,既要亮出水膽,又要有適宜的造型形象,這樣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因為最終的結果是要把水膽部分亮出來,所以制作時將瑪瑙層做得越薄越好。因此,必須在小心翼翼地狀態下進行,以免工具把水膽做漏,使膽中之水流出來。最好的辦法是逐漸深入,直至突出水膽,行話叫“亮膽”,以提高其觀賞性。另外還要注意有無“水嘴”,因為“水嘴”處常有晶體出現,遇到水晶晶體時,在制作時要特別小心。
真假水膽瑪瑙工藝品的鑒別
在早些年,關于水膽瑪瑙的形成,有人提出屬先天形成,也有人提出屬后天形成——有空洞的瑪瑙裂開后進入水,再自己彌合上。但經專家的考察和研究后認為,水膽瑪瑙應屬巖漿成礦時即形成,不可能是后天才形成的。
在水膽瑪瑙工藝品中,由于好的原料少,雕琢出有價值的工藝品很不容易,所以目前市場上往往有以假充真者。因此,人們對水膽瑪瑙大有談“膽”色變之感,一說“水膽瑪瑙”,有人就會疑問:是真是假?在目前市場中,確有假水膽瑪瑙存在。其主要做假方式是:在瑪瑙件初步雕好后,將某一個易被察覺部分切開或砸開,在中間開洞灌水后再用強力膠水粘上,并修補潤色拋光,冒充真“水膽瑪瑙”;干膽無水,打洞灌水以后再堵上,堵上部分加以遮蓋讓人不易察覺;水膽雕破以后再用同色瑪瑙雕成飾物粘上,讓人不易看出;漏水的膽通過裂隙向內滲水,水進去后再用膠水將裂隙封死……作假手段繁多,令人防不勝防,有時連行家也難免上當。
因為水膽瑪瑙在瑪瑙制品中尤為稀罕,要把水膽瑪瑙雕琢成工藝品,在硬度為7的情況下,把“水”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則顯得更難,所以這也是水膽瑪瑙在玉器中的珍貴之處。
有幾個比較簡便的辦法可以鑒別水膽瑪瑙的真假:細看工藝雕件是否無懈可擊,如果雕件連個縫都沒有很難說是假的;水膽內壁有腥(發黑)或有水晶結晶體,一般是天然的,這是水膽瑪瑙形成時留下的痕跡;用10倍放大鏡仔細觀察,對有疑問處用刀或針尖刻畫。因瑪瑙硬度為7,刀子硬度為5-5.5,造假部分如用膠水粘接硬度達不到7,用刀子能劃動;有條件的話請專家鑒定,并由其出具寶玉石鑒定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