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價:HK$ 1,100,000 香港佳士得 Lot2007 2010年11月
在鑒別紫色翡翠色的真偽時,首先用放大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包括紫色分布的特征,顏色與翡翠結構(晶體、裂紋等)的關系,若為人工染色,則顏色沿玉紋微裂隙滲入,在結構疏松處有堆積現象,顏色的濃度,由表及里或向裂隙兩側變淡;若為天然色,則顏色較均,有色根、裂隙及疏松處無堆積現象。此外,還可借助紫外熒光燈進行觀察,天然紫色翡翠在紫外燈光下一般無熒光反應;而染色的紫色翡翠則常有較明顯的熒光。
成交價:HK$ 1,820,000 香港蘇富比 Lot1737 2011年4月
上圖這對手鐲是本期介紹的紫羅蘭種翡翠中價位最高的一件拍品,不僅在于它用料之大,而且更在于它的種水非常晶瑩剔透,屬于標準的冰種,其淺淺的藍紫色如同天空中絲絲的浮云,又如同融于水中的淺藍里汁,輕盈飛舞。其質地細膩,纖維結構很少,接近透明狀態,一對手鐲質地基本相同,實屬淮得一見的佳品。
紫色翡翠,在一般黃光下面看會顯得紫色較深,選購收藏時最好在標準晴夭的自然光下觀看。市場上常見的紫色翡翠根據色彩及飽和度可以分為五種:皇家紫、紅紫、藍紫、紫羅蘭、粉紫。
皇家紫:濃艷純正的紫色,它的顏色色調非常純正,飽和度一般較高,亮度中等,因而顯出一種富貴逼人、雍容大度的美感。這種紫色實際上非常少見,屬理論級翡翠,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紅紫:偏向翡紅色調的紫色,它的顏色飽和度通常中等,少見很高飽和度的類型,在紫色翡翠中也不算常見,其價值認同很高。
藍紫:是一種偏向藍色的紫色,它的飽和度變化較大,從淺藍紫到深藍紫都可見到,是紫色翡翠中較常見的類型,行話稱茄紫。當飽和度偏高,顏色常有灰藍色的感覺,亮度一般較其他類型低。
紫羅蘭:是商業翡翠中最常見的一種,紫色從中等深度到淺色,這種紫色常常出現在一些質地粗或細的翡翠中,有時也會和綠色一起出現,形成所謂春帶彩,是紫羅蘭種翡理的標準色。
粉紫色:是一種較淺的紫色,可以有偏紅或偏藍的感覺,但達不到紅紫或藍紫的水平,雖然其紫色仍然比較明顯,但飽和度比較低。它常常出現在一些水頭較好、質地細膩的翡翠中。
翡翠的評估由五個方面來分辨:種、水、底、色、工種: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在標準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成交價:HK$ 93,750 香港蘇富比 Lot873 2007年10月
此套特別之處在于碧綠翡翠與紫羅蘭翡翠的混搭,兩者皆為冰種玻璃光澤,前者作葉,后者為花,中間枝莖由,8K白金鑲鉆石完成,整體看來璀璨奪目,天真喜人。由于是四年前的拍品,其成交價相對較低,如果放在今天,價格將遠超此數目。
水:是翡理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生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
色: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工: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由于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制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