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青少年強迫癥患者有抑郁情緒、缺乏自信、焦慮緊張、且追求十全十美、不安全感、敏感多疑、不適應,自卑、自責,強迫觀念、刻板等,與楊德森所報道強迫癥人格的觀點一致,說明強迫癥的發(fā)生具有其個性基礎;
二是對別人的需求不敏感,但很注意自己行為的后果,常自己抱怨自己,經常犯錯誤而后自責,表現(xiàn)行為進行期與自罪懊惱期反復交替。一方面他們逆反心理較強,強烈希望擺脫家庭與學校的束縛,走向社會,成為獨立自主的人,但由于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與理智發(fā)生沖突,看問題偏激,片面等,患者以焦慮、抑郁為主要癥狀,可能由于強迫癥狀是一個極難消除的癥狀,患者長期受癥狀的折磨,易產生焦慮、抑郁等癥狀;
三是可能具有妄想癥狀,與許又新“長期存在的強迫觀念有時逐漸向妄想轉變”的觀點一致。
四是可能有掩飾傾向,與滿常紅的“強迫癥病人羞于把他們的癥狀告訴醫(yī)生”及許又新的“強迫癥患者傾向于保密,他們習慣于控制思想情影而不外露”觀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