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好好學習,什么都不用你干!”這是不少家長很樸素的想法。等到養出一個什么都不會干的巨嬰寶寶時,往往追悔莫及。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幸福指數也更高。做家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
為什么要讓孩子做家務?離不開3個重點原因,高情商父母要知道!
1、增進親子關系
放下手機,拋開工作,沒有外界打擾。寧可要半小時的悉心陪伴,也不要一小時的消極敷衍。一家人一起做家務的感覺,會比一個人默默埋頭苦干要快樂得多。
不要認為陪伴孩子是一件任務。其實陪伴是相互的,孩子陪伴累了一天的你,也是很治愈的。媽媽都需要孩子的陪伴,與孩子的相處能緩解自身工作的壓力。
其實,每個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都是有限度的,TA需要你陪伴的時間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長。所以每位家長都應該珍惜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為他們的成長留下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
2、培養孩子責任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父母還可以在家庭中設立一些崗位,例如地面清潔管理員,被子整齊監督員等等。這對幫助孩子形成清潔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有幫助的,同樣對于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和規則意識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3、讓孩子學會感恩
孩子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學習,還要學會做家務,幫助媽媽分擔家里的事務。
媽媽也要有這個意識,在孩子開始懂事起,就要教會孩子,學會做與她年齡相當的一些家務事情。比如洗菜、洗碗一些最平常的、簡單的家務。媽媽要有耐心,讓孩子 慢慢學會懂得,要主動給媽媽分擔負擔。
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時,就有意識的把“感恩”融入在生活當中,來教育孩子,孩子把感恩銘記在心,也就自然而然的付諸于今后的行動中了。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吃家里的穿家里的,做家務是他的責任和義務,沒有什么好討價還價的,更不需要去獎勵他。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務是理直氣壯的!你不能不勞而獲,做好了才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