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們捧在手心里的寶,基本上是三代人圍著一個孩子打轉。家長寵愛孩子沒有錯,但是毫無底線、沒有一點點原則的愛,會讓他們變成什么樣呢?
7歲小男孩電梯出事
前幾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7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電梯上發生了事故,導致死亡。
原先人們以為是物業管理的問題,沒有及時發現電梯故障,進行維修,所導致的意外事故發生。但調取當時的監控,才明白事情的原委。這名7歲小男孩跟著一群人進入電梯,其它的人在7樓后都下完,只有他一人在電梯里,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他褪去自己的褲子,朝著電梯的控制面板撒尿。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隨后,尿液經過縫隙流入到控制板內部,導致控制面板上的所有按鈕都亮了,電梯在這時發生劇烈的晃動。
他頓時慌了,按鈕也全部不亮了,他又哭又鬧使勁拍打著控制面板,但是毫無反應。然后,他直接急得把控制面板的電線全部都拉了出來,電梯門這時候開了,但不巧的是電梯卡在樓層之前,他試圖向上爬,想從縫隙里爬出去,第一次沒有成功,嘗試了第二次,這時候電梯門突然關起來了,之后就再也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這個事件引發人深思,這名男童為什么自己肆意在電梯里撒尿,追述起源是家長教育的缺失,一味地縱容孩子,即使犯錯了也不加以教育,孩子要什么也毫無底線的滿足,不然一個7歲的孩子怎么敢在電梯里這般。
看到這里,幸孕姐忍不住感慨,每個熊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個甚至是一幫默許罪惡發生的熊家長,當孩子犯錯后,總是冠以“我家孩子還小,他不是故意的”這種說辭,錯誤升級后,抱著“責任不在我家孩子,你也有錯”的推卸態度,再升級觸犯底線后,后悔晚矣。
我們都知道,為人父母者,總是會有所偏心,這是天性使然,能夠理解,然而無視、縱容孩子的錯誤,放棄原則和底線,這種溺愛的方式無疑在一步一步將自己的孩子推向了深淵,畢竟慣子如殺子。
“有毒”的父母,對娃的傷害
1、孩子缺乏愛心
若孩子只是單純的享受家長付出的不求回報的愛,他們自己不懂得付出的話,就沒有辦法去體會到去愛別人的感覺。長期以往,他們就會變得缺乏愛心。
2、孩子獨立意識差
家長無條件的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們干,包括擠牙膏、洗澡水等都給他弄好,自己完全什么都不會干,等到習慣了這種方式,家長突然離開,他們會變得手足無措,將來在社會上難以立足。
3、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孩子在家里一直享受著無條件的愛,家長們把好的東西都留給他,要什么東西都是盡可能地滿足,這樣長期下來,他們就容易變得自私自利,覺得家長給他好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在外面跟別人一起的時候會表現出獨占玩具,獨吃好東西,不讓別人碰,久而久之,自然難以交到朋友。
4、孩子變得蠻橫無理
家長一味地寵愛,孩子要什么就都給買,要是哭鬧立馬就哄,這樣容易導致他們稍微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大發雷霆,蠻橫無理。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父母在是非問題還是一味妥協包庇,無疑會導致孩子的三觀出問題,將來容易惹是生非,最終只會自食其果。因此,希望家長能夠及時醒悟。
怎樣給孩子合適的愛?
1、要讓孩子明白家人之間愛是平等的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他還小就可以為所欲為。立好規矩,合理的要求可以適當滿足,但是不合理的要求即使是哭鬧,也不能滿足。另外,對待長輩要懂得尊重和孝順,不能讓他覺得自己可以仗著疼愛就可以肆無忌憚,沒有一點點禮貌和規矩。
2、孩子犯錯一定要有適當的懲罰手段
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犯錯后,父母就搶著“買單”,不在第一時間就告訴他們錯在哪里,應該要改正,而是自己想法設法為他們解決問題,承擔責任,長期以往,他們犯的錯誤可能會越來越大,甚至是觸犯到法律,自己親手將他們送進了監獄。
所以,若是孩子犯了錯,家長們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懲罰手段,讓他們明白自己錯在哪里,犯了錯是要承擔責任和付出代價的,只有懂規矩守規則,才可以更好地生存在社會上。
3、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有原則的
父母在給孩子無私的愛的時候,要讓他們明白任何的需求都是有一定原則的,切不可毫無原則的滿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味地縱容滿足,看起來是對孩子的保護和疼愛,但其實這種愛在無形中會變成一劑“毒藥”。(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