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四大公認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經濟發達,是人才、科技、資本的高地,是我國城市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線城市之后,有十五個新一線城市,誰能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奠定一線城市地位,誰就具有更大的號召力,誰就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資聚集,就會發展的更快。因此各大城市都在卯足了勁發展,爭取拿到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船票。
我們選取了排名最靠前的五個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從十個緯度來探討下一個一線城市的歸屬。
?
一、中心城區人口規模 一個城市常住人口代表一個城市的規模,但常住人口中包含了郊區和鄉鎮人口,不能真實反映一個城市規模的大小。所以我們這里選取中心城區人口規模作為城市人口規模的指標。五大新一線城市中心城區人口排名依次為:重慶851萬人、武漢674萬人、成都527萬人、杭州524萬人、蘇州300萬人,重慶、武漢搖搖領先。
二、人均GDP 看一個城市發達程度和富裕程度,人均GDP是重要指標。五大一線城市人均GDP排名依次為:蘇州15.96萬、杭州13.66萬、武漢12.44萬、成都8.72萬、重慶5.79萬。前三名搖搖領先,后兩名差距明顯。
三、新增常駐人口 新增常住人口反應一個城市對人口及人才的吸引力。2017年五大新一線城市新增人口依次為杭州28萬人、武漢14.8萬人、成都12.7萬人,重慶、蘇州都不超過10萬。
四、研發投入強度 反應一個城市經濟結構層次高低和未來發展潛力。五大城市科研投入強度依次為:武漢370億,研發投入強度3.1;杭州343億,研發投入強度3.1;其他三個城市研發投入強度都低于百分之三。
五、民營企業500強數量 民營企業500強數量反映一個城市經濟活躍度,在這方面浙江省以134家搖搖領先,江蘇以94家緊隨其后。具體到城市上,依次為杭州44家、蘇州22家、重慶11家、武漢8家、成都7家。杭州無論是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還是質量都搖搖領先,質量方面杭州的阿里、螞蟻金服、吉利汽車都是民營企業的翹楚。
六、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一個城市的消費能力,總量排名上重慶以7271億居首、成都5647億、武漢5610億、杭州5176億、蘇州4937億。但按人均消費能力排名依次為武漢、杭州、蘇州、成都、重慶。
七、GDP含金量 是反映一個城市的GDP含稅量,五大城市依次為杭州1567億含金量百分之12.5,重慶2228億含金量百分之11.4,蘇州1908億含金量百分之11,武漢1403億含金量百分之10.5,成都1276億含金量百分之9.2。
八、獨家獸企業數量 反映一個城市新興經濟和高科技企業的潛力和競爭力。2017年167家獨角獸企業,其中杭州17家排第一,武漢5家排第二,蘇州1家、成都1家。杭州在阿里、螞蟻金服帶動下,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第三城。
九、高科技領軍型企業 高科技領軍型企業是一個城市最閃亮的名片,是城市科技競爭力的體現,帶領城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有時一個城市會因為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出現而名聲大噪。寧德時代的崛起讓寧德這個默默無聞的城市在全球廣為人知。阿里和螞蟻金服的出現讓全球都知道杭州這座城市。紫光在武漢投資220億美元的存儲芯片研發制造基地,小米230億建設武漢總部,無疑讓武漢成為杭州之后又一大科技之都。
十、高等教育實力 高等教育反映一個城市的人才競爭力,武漢是我國科教第三城,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一流大學在內82所高校,排名第一。杭州有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學和西湖大學等排第二,成都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排第三,重慶排第四位,蘇州第五。
我們以這十大緯度為五大城市打分,每個緯度最高五分,十大緯度依次得分情況如下:
杭州:2分5分5分5分5分4分5分5分5分4分
武漢:2分3分4分5分2分5分2分4分4分5分
成都:3分2分3分1分1分2分1分1分1分3分
重慶:5分1分1分1分3分1分4分1分1分2分
蘇州:1分5分1分1分4分3分4分1分1分1分
五大城市綜合得分:
杭州:45分
武漢:36分
蘇州:22分
重慶:20分
成都:18分
綜合排名來看:杭州以七項第一總分45分搖搖領先,會領銜新一線城市第一個成為一線城市。武漢以三項第一總分36分排第二,會和杭州一起攜手邁入一線城市之列。其他三大城市得分相差不大,將成為第二批一線城市撞線者。
至于北上廣深后,什么時候會有第五第六個一線城市加入,我想不會太久,五大新一線城市經濟正在高速發展,五六年之內答案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