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該如何與獵頭打交道
有資料統計顯示,全球75%左右的高級人才流動是由獵頭公司協助完成的;90%以上的跨國公司和所有的世
界500強企業均使用獵頭招聘高級人才,獵頭公司以成熟的人才渠道、專業化的手段,承擔了企業招募“
將才”中最困難的環節。另有調查表明,近兩年中,85%以上經理人與獵頭公司有過接觸;23%的經理人
有超過8次以上的頻率,獵頭公司活動相當頻繁。而獵頭也逐步成為經理人跳槽的首選。特別是在高級人
才關于跳槽傾向方式的調查中,選擇聯系熟悉的獵頭公司的調查對象占到81%。
那么經理人該如何與獵頭打交道,才能使自己成功被“獵”?在與獵頭的過招時,又該注意什么呢?筆者
根據自身的經驗,結合與諸多客戶與候選人的交流感受,在此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供讀者參考。
一、要誠信,這是先決條件
對企業而言,一個人的誠信比能力還重要。一個有能力而不講道德的人,是不能用,也不值得培養!筆者
曾經在《全球酒店》、《世界酒店》等著名雜志上發表過題為《經理人,簡歷過度包裝要不得》的文章,
在業界引起了強烈共鳴,文章被多個知名網站和雜志裝載和刊發。所以,在與獵頭到交道的過程中,要保
證你提供的個人資料務必是真實的,因為有水分的簡歷通過盤問一般會漏洞百出,要知道每一個獵頭顧問
均是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一般具備良好的招聘技巧和深厚的心理學知識,而且所有通過獵頭來找
人才的,對候選人都是要進行很深入的背景調查的。那么如果你提供的信息是虛假的,也是很容易穿幫的
,那么就不可能會被獵頭顧問推薦給客戶。
筆者曾經接到一個總經理候選人的電話,希望能獲得筆者的幫助,物色新的發展平臺。在其發資料給筆者
前,我跟他做了個最基本的要求,務必保證提供給我的個人簡歷是真實的,他也答應了。后來他提交過來
的個人簡歷,按照職業習慣,我還是讓人對其背景進行了調查,當調查人向我反饋說有虛假時,我都不敢
相信,因為在電話中,我曾一再強調過資料真實的重要性。為了慎重起見,我親自再做了一次調查,結果
是相同的。對于這樣占用我們時間的候選人,我是很生氣的,這是對我們勞動的極大不尊重。從此這個候
選人被我們打入了黑名單。可能是理虧,他后來再給我來了一次電話后,再也沒有跟我們聯系過。
二、保持互動,增進認識
獵頭推薦人選是存在風險的,有些風險還相當的大,所以在推薦候選人時,獵頭也是很慎重的。對知根知
底的候選人,獵頭是最喜歡的。但很多的潛在候選人往往只會在有跳槽意向時,才開始同獵頭打交道,這
種“臨時抱佛腳”、“病急亂投醫”的做法,效果往往不佳。其實高級人才應該讓獵頭公司成為其良好的
“合作伙伴”,在平時經常保持聯系,經常交流溝通,特別是資料更新時,更要做好告知工作,如聯系方
式,職務,工作地點變化等,只有平時不間斷彼此的聯系,才能在緊要關頭凸顯作用。而這一點外籍人士
和港澳臺職業經理人表現的比較好。
筆者有一個新加坡的朋友,在第一次我們建立聯系后,他總是經常性的與筆者保持聯系,時常更新他的個
人信息,同時也會跟筆者談他的工作情況,談他的一些工作想法,這樣,我們建立了很好的互動關系,我
也對他的管理思想,為人處事風格等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樣,在他有想法動一動時,我們就可以很放心推
薦他給我們的優質客戶。
三、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有獵頭找上門,似乎也成了對職業經理人能力的另一種肯定。如果你經常接到獵頭的電話,首先恭喜你已
經成為獵頭關注的中高級人才了,但千萬別得意忘形,與獵頭打交道也是有學問要講的,否則,可能會讓
你品嘗一次“到嘴的鴨子飛掉”的滋味。
獵頭顧問打電話給你的目的有很多種,而且獵頭公司也有好與差之分。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冷靜,再冷
靜,然后聽獵頭顧問把打電話給你的意圖了解清楚。
一般地,獵頭打電話給你并不是就確定你是合適人選,他們僅是作初步了解,因此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才是
最佳的,最好在聽完對方的陳述后,可以對下列問題進行一些提問:
1、明確獵頭公司的名稱和該獵頭顧問的姓名,確認真實度,也可以從中分析這個獵頭公司的知名度;
2、了解委托客戶的情況,如企業名稱、所委托職位、基本工作職責和任職要求。這樣一來可以提高應聘
的針對性,二是便于自己對企業的選擇、判斷。當然,有些獵頭公司不方便馬上告知委托客戶的信息也要
予以理解。
3、不妨直接問一下待遇問題,不過這個問題獵頭顧問一般會直接告訴你,因為獵頭第一要明確的就是待
遇,如果連待遇都不能符合到你的要求,其他的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如果最后因為只是待遇的問題沒有
成功就很浪費時間了。
4、為了方便進一步聯系,你可以向獵頭顧問要msn或qq號,以便有問題及時而方便的溝通,也便于與獵頭
顧問建立融洽的關系。
5、表示你需要時間考慮,并感謝獵頭顧問給你來電話,希望保持聯系。
四、認真對待,審慎抉擇
在獲得獵頭顧問提供給你的基本信息后,要對獵頭公司和委托客戶(在獲知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基本的調
查。
對獵頭公司來說,要查看其實力,成功率,業界的口碑等,同時,如果決定與獵頭面談,穩妥起見,可要
求直接去獵頭公司談,以獲得對獵頭公司的評判;有些候選人平時可能跟獵頭沒有怎么聯系,甚至是第一
次與獵頭交流,那么如何評判獵頭公司呢?筆者給個相對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獵頭公司是直接將你的簡
歷和背景資料交給客戶公司,馬上要客戶與你進行溝通,還是說要獵頭公司先對你進行面試之后再提交給
客戶。如果是前者,這一類公司離真正的獵頭還有相當的距離。作為后一種方式,才有獵頭的樣子,也就
是說獵頭公司在給客戶輸送候選人之前,需要花費大量的工作,以確保候選人是“合格人選”。還有一個
重要標準,優先考慮為你所在行業專門服務的獵頭公司和知名的獵頭公司。
對委托客戶,上網查一下客戶的網站,對其公司背景、行業、歷史沿革、產品、項目、組織結構、企業文
化等進行了解。并對新聞事件進行關注,如果涉及到該企業的相關報道和發生的關鍵事件,以負面信息居
多,比如勞資官司多、員工流動率高、客戶投訴多、經營惡化等,就要注意了。在人脈圈子里搜索一下有
無與該公司有關的熟人,他們嘴里的信息可信度無疑是比較高的。關注一下該企業經營與管理的穩健性和
成長性,了解一下該獵頭崗位的需求原因:是因為新項目或企業規模擴大、管理升級而發生的新崗位,還
是因為該崗位人員頻繁變動而產生的需求……
經過考慮,如果你決定考慮同意獵頭顧問推薦你,那么你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職業規劃告知獵頭顧問
,通過獵頭顧問更多的了解未來企業的情況,要說明的是,在與獵頭面談時要抱著平等放松的心態,而且
要盡量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先達到讓獵頭顧問看上你的“第一步”。另外關心一下獵頭手中有關你個
人資料的來源,如果獵頭手里的簡歷不是自己的最新簡歷,要整理一份規范的最新簡歷給獵頭。在最后,
如果通過獵頭應聘成功,別忘記道了謝,雖然這是他們的工作。
五、禮貌拒絕,買賣不成交情在
可能這次獵頭顧問提供的職位并不符合你的期望,或者說目前狀況下,你的工作變動意向不強,那么也要
學會禮貌拒絕。說不定哪天適合你的機會就會到來。其實在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一般不要急于拒絕,要
聽清楚獵頭公司的意圖,接受不接受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被獵頭注意到了,這其實并不是壞事。如
果你覺的真的是被“騷擾”了,你不妨對獵頭公司直言,相信,獵頭公司的顧問不會再找你。當然如果對
獵頭提供的職位選擇實在沒有興趣,不要拖延,盡快告訴獵頭自己的選擇。給獵頭留下果斷的印象,遠遠
比留下優柔寡斷的印象要好得多。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與獵頭見面認識一下,聽聽目前行業資訊、薪酬市場現狀、了解一下業內知名企業的
相關情況,還可以問問獵頭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建議等,同時,與獵頭建立一個聯系,為
以后的職業變動做一個準備。但要明確說明這次來面談的目的,要尊重獵頭顧問的勞動。不要抱著做測試
的想法,明明自己沒有意向,為了看看自己在職場的價值如何等,在與獵頭面談之后,又去與企業見面,
面試成功后,又以種種理由拒絕。
六、做個獵頭喜歡的候選人
獵頭除了關注候選人的以往經歷外,也關注候選人的未來價值。獵頭希望候選人的價值能夠不斷的得到提
升,那么候選人的未來平臺也就更大。那么怎么做個獵頭喜歡的候選人呢?在此筆者有幾句忠言獻給你:
1、大視野,大事業
想要躋身未來高級職業經理人行列,必須要有放眼世界的視野,有比世界還大的胸懷,而不是為了短期的
些許小利,而被迷惑了雙眼。人要有志氣和理想,大視野成就大事業。
2、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不停學習不停充實自己,那么你的價值就會更大,也更受獵頭歡迎。還有培養
興趣愛好,這是學習的另外方式。
3、服務他人,共享共贏
要培養自己服務他人精神,樂于與他人共享快樂的人才會更快樂,眼中只有自己的人,終會感到人生的空
虛乏味。平時多與朋友聯絡,聯絡的是感情,只有感情聯絡久了,才有可能同對方一起發現原來是那么的
志同道合,這種君子之交才是淡如水,才不會因自己的職位受限制。還有記得把好的獵頭推薦給朋友,成
就好友,成就自己,所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相信獵頭,相信職業人
很多候選人希望問獵頭如何取得自己的聯系方式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應該少問,否則給人以之前少有
獵頭關注的感覺。獵頭公司是專業的人才機構,肯定有不少渠道的。其實,不用擔心自己的信息如何如何
了,一般規范的獵頭公司對人才的信息都是保密的,這是行規,也是獵頭的基本操守。與獵頭顧問保持一
個好的溝通交流,你只有“得”不會有“失”的。
七、你需要知道的雇主看法
筆者發現,好多候選人把自己的簡歷到處貼,到處發,但是收效甚微,其實真相是很多的網站都會標示簡
歷被瀏覽次數,那么如果有2000家單位看過你的資料,最后都沒有要你,那么誰愿意做2001個冤大頭呢?
有些候選人喜歡以工作很忙為借口,然后簡歷準備的非常粗糙。可想而知,雇主看到這樣的資料是什么心
態,對自己都不負責任,還會對雇主負責嗎?
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自己的業績、能力很出色只是做好了身價提升的準備。如果你的知名度高,自然更
受歡迎。你就要像宣傳產品一樣宣傳你自己,你可以多寫一些文章發表在媒體或雜志上,多接受采訪,多
參加一些行業峰會或培訓會、沙龍等,讓自己多露露臉。雇主一般比較相信大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