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方圓450平方公里,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東雁蕩山、西雁蕩山、中雁蕩山,其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歷代文人墨客和今天的游人一般光顧的都是北雁蕩山,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號稱“雁蕩三絕”。
我去年10月21日中午抵達雁蕩山景區,下午先看的大龍湫,那天天也作美,傳統名山真是山勢巍峨,令人贊嘆! 近 觀 夫 妻 峰
大龍湫又名大瀑布,為雁蕩山最大的瀑布,瀑布從190米高的連云嶂崖頂飛流直下,氣勢非凡。大龍湫在“雁蕩三絕”中被認為是獨占鰲頭,也是整個雁蕩山景區人文景觀最多的景點,在它的崖壁上有摩崖石刻二十多處,并有觀瀑、忘歸二亭。過去有一種說法,大龍湫瀑布與貴州黃果樹瀑布、黃河壺口瀑布、黑龍江吊水樓瀑布并稱中國四大瀑布,它是以高著稱。現在國內新發現的瀑布其高度已遠遠超過了大龍湫,比如河南云臺山景區的云臺天瀑高314米,為華夏乃至亞洲第一高瀑。但大龍湫也有其獨到之處,盛夏季節,雷雨初過,大龍湫像一條發怒的銀龍,從半空中猛撲下來,聲如雷鳴,震天撼地。而在陽春三月,大龍湫又是另一番景象,雨水稀少,瀑布如珠簾下垂,不到幾丈,就化為煙云,可謂千變萬化,不可捉摸。所以,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文學家袁枚在其《大龍湫》詩中有這樣的描繪:“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我去的是深秋,趕上枯水季節,大龍湫不可能有夏日雨后的氣勢,也不會呈現“水云煙霧”的奇景,算留一點遺憾吧。
下午返回已接近傍晚時分,光線柔和,群山沐浴著西斜的暖陽,于是又不停地按動了快門......
祝各位博友2019年新春佳節快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