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參法師
這世間,最美的邂逅,莫過于相遇生命。茫茫天地間,生命也許是如此渺小,而生命的不平凡處,恰恰在于生命對于煩惱的突破和對自身的超越。生命的價值所在,并不在于擁有什么,而在于生命所具備的一種寬闊的包容和悲憫、澄澈的通達和明了。
人生所有的努力,并不是為了最簡單的生存,而應該是自我內心美好與光明的充實。雖然人生總是需要在各種煩惱中穿梭,也免不了艱辛和磨礪中的前行,但是人生不是一場掙扎,而是一次次歷練中的對生命的提醒和促進,生命的智慧,也就在于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困惑與迷茫中成就自我的成長與覺悟。
生命的尊嚴,從來不在別人的給予,而在自我內心的不斷向上與向前。而生命的質量,更在于自我心地的品質,生命的意義,也就在于能夠在紛擾的生活中完善自我、創新自我。那些人生的束縛,從來都不是來自環境的困頓,而是內心的糾結和執著,那些人生的痛苦,也同樣并不是因為風雨的猛烈,而在自我那些固執的眷戀與懦弱的悲情。
與其說,人生是一場對幸福的追尋,不如說人生是一場對生命的探索。這一趟生命的旅程里,最大的功課也就在于如何讓自己從煩惱中活出自我的重生,能夠突破以自我為中心的固執,能夠在自我的否定與誠懇的反省中,去重新認識眼前的世界和那個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才是活出了生命的突圍與嶄新。
如果總是忽略自己的內心,那么心地的荒蕪,才是對生命真正的褻瀆。與生活真正相連的恰恰是自我的心地,眼前的世界,更多的是內心世界的呈現,不被自我的成見所左右,不在自我的偏執中迷失,能夠讓自我的內心保持一種客觀和平衡,才是對自我生命的一種呵護。
雖然生活中總是遭遇許多的煩惱,干擾內心的平靜,而這既是對生命的一種挑戰,又何嘗不是對生命的一種成全。人生活的不是煩惱里的跌跌撞撞,更不是困難里的自怨自艾,生活的紛紛繁繁,不過是在演繹生活的活潑與生動的客觀,能夠活出悲歡與得失之間的統一,才是領會了生活的一番雕琢之意。
人生總有許多的磕磕碰碰,不必埋怨,不過是一番番對自我心地的打磨,高,高處活;低,低處行,只要自我的內心沒有淤堵,這世間又哪里有障礙,人生需要的是對自己心地的觀照和言行的規范,而不是對生活曲折的拒絕或回避。也許痛苦在所難免,但是相信一份內心的豁達和堅強,才是生命所有苦痛的出口。
不必把生命的質量,寄托于外物的追逐,內心的平和安寧,才是生命的歸宿,一份心地的從容與寬闊,才是生命的風骨。俗話中常說的世事無常、世態炎涼,面對這些從古至今就存在的客觀真實,不是找到了悲觀和懦弱的借口,而是開啟了接納和包容的承當,從而積淀出生命的厚重和開闊。
歲月的起起落落,歷練的是生命的智慧和情懷,拓展的是自我心地的寬度和高度,既然在這蒼茫的時空里與生命相遇,不是糾纏在重重的煩惱里,而是在每次的困頓中去思考、去領悟,心在哪里動,路就在哪里通,去把握每一次認識自我的契機,去活出心地的覺醒和清明,不負生命這場相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