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芳
【作者簡介】潤芳,原名申芳玲,教師一枚。興趣廣泛,而無一專;無事宅家,養花飼狗。率性固執,豪爽仗義,人送外號“獨行俠”。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尤氏的光鮮
大家小家,都得有管事的,中國傳統家庭,男主外,女主內。賈府中,尤氏是寧國府內庭的當家奶奶,王熙鳳是榮國府內庭的當家奶奶,同是當家奶奶,都有明里暗里的辛酸苦辣。
就說尤氏,表面上,尤氏榮華富貴,社會地位,閑散自在,一樣不缺。丈夫賈珍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賈氏族長,古語“夫貴妻榮”,尤氏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誥命夫人,和邢夫人比肩,高過王夫人,地位尊崇。賈元春才選鳳藻宮,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及尤氏,都按品大妝起來,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謝恩。
孫媳婦中獨有尤氏一人,何等風光!
有個公公賈敬,常年住在城外的道觀中,世事不問。至于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作為侄媳婦,分門另戶過日子,只需按時按節請安問好,送上禮品,偶爾吃個飯,聚個會,不像王熙鳳,要忍受婆婆邢夫人地責難,要看嬸母加姑母王夫人的臉色,尤氏相對要自由自在許多。
賈珍是寧國府的獨苗,尤氏沒有妯娌相處相爭地煩惱,不像王熙鳳雖然威風赫赫,但也要注意和李紈處好關系。雖說有惜春這個小姑子,可惜春從小被賈母接到榮國府撫養,基本不用尤氏時時操心。
(賈珍)
(二)尤氏的凄涼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就如同賈瑞手中的那面鏡子,人往往容易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反過來,也許就是無處訴說地黯淡凄涼。
面對“扒灰”“父子聚麀”這種喪失人倫的丑事,尤氏有憤怒,但這種憤怒卻不能公然釋放,不能像王熙鳳對待賈璉出軌,大鬧一場,尤氏只能咽回肚子里,外面還要維持必要的體面。所以,兒媳婦秦可卿不明不白死了,尤氏卻是“又犯了舊疾”,借故不理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賈珍扒灰勾當地抗議。
賈璉偷娶尤二姐,尤氏知此事不妥,極力勸止,無奈賈珍主意已定,素日又是順從慣了的,因而也只得由他們鬧去了。看,自己妹子的事她也做不了主。
(賈珍和秦可卿)
王熙鳳因此事大鬧寧國府,滾到尤氏懷里,嚎天動地,連哭帶罵:“你尤家的丫頭沒人要了,偷著只往賈家送······”一大篇話,罵得尤氏只有回話的份。末了,尤氏忙命丫鬟們服侍鳳姐梳妝洗臉,又擺酒飯,親自遞酒揀菜。而賈珍卻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小姑子惜春輕視她。因抄檢大觀園,尤氏為丫鬟入畫的事,勸惜春留下如畫,惜春反駁她,當面說了許多讓她難堪的話:“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么叫你們帶累壞了?” 并且決絕地表示“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尤氏的態度是,“終久他是姑娘,任憑怎么樣,也不好和他認真的拌起嘴來,只得索性忍了這口氣。”
奴才也敢把她不放在眼里,在榮國府,她指揮不動榮國府干粗活的婆子們。賈母過生日,晚間,尤氏見園中正門和各處角門未關,各色彩燈都亮著,便叫小丫頭傳當班女人,兩個婆子一聽是東府里珍大奶奶,毫不在意地說:“我們只管看屋子,不管傳人。”當王熙鳳命綁了那兩個婆子交尤氏發落,尤氏卻說:“連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這件事里,有尤氏不給王熙鳳面子的因素,主因還是她怕惹事,怕得罪人。
(賈璉與尤二姐)
(三)尤氏的隱忍
從這幾件典型事件看尤氏處事的態度,兩個字“隱忍”。 這固然與尤氏自身性格有關——素日只是順從賈珍。但幾個客觀因素至關重要。
尤氏沒有子嗣,賈蓉是她的繼子。
沒有孩子特別是沒有兒子,這在封建大家庭中,絕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短板。封建社會“母憑子貴”,有了兒子,你在這個家庭中就有了底氣,如若兒子再出息點,當娘的就更有了資本,有了發言權,也會得到家族親朋的尊重。
不用翻歷史書,就說同輩中的李紈,輪地位比不上尤氏,又死了丈夫,是個寡婦,可她有兒子賈蘭撐立門戶,所以才能在榮國府立足,才能得到長輩憐惜照拂,那些奴才們也不敢小覷她。
(李紈)
再說王熙鳳,出身金陵王家,嫁給榮國府長房嫡子賈璉,她害怕出身平平的尤二姐嗎?她怕的是尤二姐生下兒子,將來不僅要襲爵,還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嬌杏不就是因為給賈雨村生了兒子轉正升格的。她深知其中利害,自己雖有貼心小棉襖——女兒巧姐,但畢竟不是兒子,所以才設計打掉了尤二姐的孩子。
再看娘家,尤氏親生父母俱亡,也沒有親兄弟姐妹。
尤老娘是她的繼母,尤二尤三是尤老娘帶來的拖油瓶。這母女三人生活沒有著落,上京依附尤氏生存,由此可知尤氏娘家境況連殷實都算不上。所謂依靠尤氏過活,實則是依附賈珍生活。所以賈珍賈蓉父子公然無視尤氏的感受,和她的娘家妹子尤二尤三不清不白玩曖昧,雖說不是尤氏的親妹子,可倫常關系在那擺著。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尤二尤三在賈珍父子挑逗時,有分寸有底線,賈珍父子膽敢得寸進尺嗎?如果尤二姐能聽尤氏的,尊重她的姐姐,還會偷偷嫁給賈璉嗎?
賈珍對尤氏談不上有愛,表面上和尤氏維持著正常的夫妻關系,文中幾乎看不到賈珍在尤氏房里歇息的情節。賈珍飲酒作樂,“至四更時,往佩鳳房里去了。” 尤氏年齡并不大,宮里的老太妃薨了,賈府還給尤氏請假,報了“產育”。應該正是生育的年齡,但一年四季里基本是獨守空房,無數個暗夜里,尤氏的孤寂凄涼,套用襲人的話“唯有燈知道罷了”。
沒兒女,娘家沒根基,沒親人,丈夫不尊重,在寧國府,尤氏孤苦伶仃,唯有“忍”。忍字心上一把刀,又是拿不起的那把刀,只會扎得自己心疼。尤氏的當家奶奶,不過虛名耳。
(四)作為一個女人,某種程度上,尤氏活得還不如趙姨娘
趙姨娘不過是半奴半主,說話做事著三不著兩,用尤氏的話說是個“苦瓠子”,真是這樣嗎?
你看趙姨娘一點虧都不吃,隔三差五就在榮國府制造一點動靜,刷存在感,她的底氣從何而來?
趙姨娘有兒有女呀,她的主子加丈夫賈政又不嫌棄她,賈政在家都是她侍寢,在賈政跟前她很有話語權,寶玉被父親暴打,就有趙姨娘枕邊風的“功勞”。
從前八十回看,尤氏對長輩孝順,與平輩和睦,對下寬仁,也有才干,略說兩件事。她操辦鳳姐生日,細致周全,園中人都打聽尤氏辦得十分熱鬧;公公賈敬死了,賈珍、賈璉、賈蓉都不在家,尤氏是“獨艷理親喪”。
有時想,作者曹雪芹對尤氏這個人物是有多大偏見?
讓她嫁入豪門貴族,卻給她寡廉鮮恥的丈夫和繼子,趙姨娘都能歪打正著遇到賈政;又給她安排一個混賬糊涂的繼母,外加一對輕浮虛榮的妹妹;還借王熙鳳的嘴說尤氏“又沒才干,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就只會一味小心圖賢良的名兒。”
這是曹雪芹對尤氏的真實評價?大家怎么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