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給寶玉安排了兩個大丫鬟,一個是襲人,一個是晴雯。二人相比,襲人脾氣好,做事細致周全,而晴雯美麗爽利,倒是良好的互補,一個賢一個美。
(一)襲人和晴雯都以為自己是賈母安排給寶玉的
襲人和寶玉偷試時,想的是,賈母把自己給了寶玉的,自己就是以后的兩個通房之一,給未婚的少爺們安排通房,是賈府的規(guī)矩,所以寶玉婚前也會有,所以襲人感覺,自己沒有越禮,這是襲人對禮的認知。
晴雯也是認為,自己是賈母給了寶玉的,要不然,有了襲人,還派她來干什么,她也沒什么正經(jīng)的工作職責(zé),完全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輕閑,指甲能養(yǎng)幾寸長,比史大小姐都活得輕松。
所以晴雯也確定,自己是寶二爺未來的通房之一,所以怡紅院就成了她的家,她是家的感覺,一直想著長長遠遠。
而后,襲人還投靠了王夫人,寶玉的母親,對于襲人來講,她明白,王夫人才是寶玉的第一監(jiān)護人,是未來的實權(quán)派,提前投靠,倒是為日后打了基礎(chǔ)。
于是,襲人得了姨娘的待遇,是王夫人私下給的。
(二)賈母心里是怎么尋思的?
其實賈母真正給的是晴雯,她認為只有漂亮成晴雯這樣,才配給寶玉使,襲人的容貌沒那么亮眼。賢妻美妾,賈母眼中的妾,就是要漂亮。
而襲人呢,在老太太眼中,就是個干活的。
因為襲人就是干活好出名的,而且,她認為襲人不言不語是個沒嘴的葫蘆,這倒是老太太看走了眼,襲人很能說,在王夫人面前幾句話,就交了投名狀,成了太太的人,拿了姨娘待遇,人家是不稀罕和老太太表忠心,老太太用人,那么器重鴛鴦,不過是希望鴛鴦一輩子伺候她,不考慮鴛鴦的日后,而王夫人卻馬上給襲人姨娘待遇,多有效率。
所以晴雯是賈母給寶玉的,襲人不是,可是襲人投靠了太太,成了太太給寶玉的,最后太太厲害,攆了婆婆給的人。留下了自已的人。
襲晴之爭,到底是背后各自的主子之爭,襲人站隊成功,晴雯落敗,成了失敗者被攆了出去,如果當(dāng)年不去怡紅院,起碼,不會成了狐貍精。
晴雯一直以為,是漂亮招了太太的忌諱,其實是因為,賈母和王夫人婆媳之爭。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