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推薦:【閱讀悅讀丨歷史】張姓之故事:一口傾國的謀略家——張儀
文/段云飛
【作者簡介】段云飛,女,淮南市作家協會會員,出生于1994年8月。愛好寫作。自2004年以來在《淮南日報》《少年之友報》《農村孩子報》《淮河早報》等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并被多家作文網站轉載收藏。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原題《李清照和我》
我做過這樣一個夢。
夢里,一個女子穿著潔白的紗裙,坐在湖上的亭子里,眉頭緊鎖,看得出她有些憂愁,聽得見她的嘆息。她眺望遠方,眼神有些飄忽,輕輕吟唱著李清照的詞。我走上前,女子卻消失不見,耳邊卻還回蕩著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一首《一剪梅》寫出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對自己的丈夫趙明誠的思念。全詞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我最喜歡的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眾所周知,宋代詞壇分為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作品語言清麗、含蓄,表達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離愁別緒,或深沉幽怨。而豪放派作品則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多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如果把我放在古代,我想我更應該是婉約派的代表。而李清照,正是我最喜歡的婉約派代表詞人。她的詞,總是把我帶到她的情緒中去。學習她的第一首詞是《如夢令》,那時候的她無憂無慮,快樂的像個精靈。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李清照是多么單純多么簡單。從第一首詞我便愛上了這個快樂的女子。
可是到后來,我愛的這個女子卻變的憂愁,再讀起她的詞卻帶著一絲絲凄涼。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無那,無那,好個凄涼的我。
李清照的每一首詞都給我很多共鳴,并不是和她有相似的經歷,而是從骨子里,我就覺得這個女子并不像當初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那樣簡單,她的遭遇讓我很想去保護她,她寫的詞大多懷念她的丈夫趙明誠,如此癡情的女子,為什么卻如此凄涼。
我似乎從她的詞中看到了她的影子,她那孤寂的背影,惹人憐愛。我多想上前去和她打個招呼,但是當我走近她,發現早已哭紅了雙眼的她盯著她寫的詞在發呆,我想,她一定是在想念趙明誠,看著她時而發笑時而抽泣,我不忍心上前打擾。
這樣一位千古第一才女,我遠遠地望著便好。
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到現在,我都一直很愛很愛她。而今,我也喜歡寫寫文章,我寫的文章也是感情細膩的那種,寫到深處還會淚流滿面??傆腥烁艺f,看不懂我寫的文章,我只笑笑告訴他們,要用心去讀,如果想真正了解其中的含義,必定要把自己融入進去,不必在意寫的內容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讀懂作者寫作時的內心。
我想,我喜歡李清照,大概就是我走進了她的內心吧。我多想和她泛舟湖上,喝一杯小酒,聽她講訴她心中的思念和孤寂,和她把酒言歡,和她吟詩作對。我不敢說我百分之百的理解她的詞,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寫詞時的內心世界,這樣一個寂寞的女子,我從她身上找到了我的影子。
我很欣賞蘇東坡的大氣磅礴。要說豪放派,我最喜歡的還是蘇東坡。但是豪放派卻不是我的風格,我想,婉約派才是最適合我,李清照才是我的靈魂。
《寫乎》微信號hongyu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