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養老目標基金?
據證監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規定,養老目標基金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
看著有點啰嗦,大意是:你怕將來退休金不夠花,把平時攢的錢存銀行嫌利息低,自己又不懂投資,那就干脆把錢掏出來吧,由基金公司幫你操盤賺錢!
一定要看清楚了啊,關鍵意思,養老目標基金跟平時說的養老金沒有半毛錢關系,只不過是打著養老的旗號,變相公開向社會融資,而且是長期的,至少一年內不允許贖回哦。
實際就是變著花樣的公募基金!
國家的用意是什么呢?當然是好的了,國家也希望百姓的養老金多元化,希望百姓過上幸福的晚年。就像曾經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法一樣,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努力奮斗榮獲幸福,關鍵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錢從何來?于是又有了金融創新,P2P出現了(不再贅述)。
我在課程里講過,這個世界里很多事物都可以用量化最為標準去評判一件事物,例如一斤大米,一克黃金,唯獨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無法用量化去評判!
截止到2018年7月20日,共123家基金公司披露了旗下公募基金第二季度報告,其中非貨幣基金數量4497只,合計為投資者賺取 -1370億,較一季度減少1211億。債券型基金賺取最多,183億,混合型基金虧損最多,908億。
公募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公開募集資金成立的基金,類型有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等,其中,最為穩健的是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QDII基金,最不靠譜的就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今年3月證監會正式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后5個月,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終于面世。如下圖: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啊,下面都是關鍵信息!
第一,只有養老目標基金才可以使用“養老”名稱,一般基金不得叫“養老”。
第二,投資人持有期限最少1年,避免短期頻繁申購贖回對基金投資策略及業績產生影響。封閉期內不接受申購與贖回。
第三,證監會要求,在養老目標基金銷售過程中不能預測基金業績、不得進行有獎銷售、夸大宣傳,特別提示養老目標基金不保本和不保收益。
第四,首批14個基金都是混合型FOF(基金中基金),就是股票、債券、貨幣啥都有!
第五,要求基金經理具備5年以上金融行業經驗,其中至少2年為證券投資經驗,或具備5年以上養老金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經驗。聘請基金經理的工資是年薪在70萬-160萬。
第六,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行情低迷,大批產品業績折戟,備受市場矚目的明星產品公募FOF收益表現也大跌眼鏡。Wind數據顯示,首批發行的6只公募FOF今年上半年均處于虧損狀態,且全部創出成立以來收益新低。
問題來了,注意了!!
第一,如果你把錢投進去了,在簽署協議時,銷售員一定會跟你說的天花亂墜,但協議里絕對不會有保本和保收益條款,也就是說這玩意有風險,可能會賠錢!
第二,既然是混合型基金,如果投資的債券是垃圾債你能不能知道呢?投資的股票是垃圾股,你能不能知道呢?投資的股指期貨有哪些,你能不能知道呢?當然,公募基金是不允許PE投資,否則,會死的更慘。如果再熊市期間,混合型基金幾乎不會盈利,但如果是牛市,傻子投股票都會賺錢!
第三,基金經理年薪這么高,他們會勤勤懇懇為投資人賺錢么?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無法用量化去評判。如果基金經理把基金搞賠錢了,耽誤他領工資么?不耽誤。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連帶責任!即使賠個爪干毛凈,你只能說他們的能力有問題,但依然不會賠你一分錢!最嚴重的問題是,如果我是一個股市里的莊家找到基金經理,并跟他談一個交易,在我建倉完畢之后,幫我拉抬股票,事成之后我給他1000萬元,你認為他是拿著160萬元的工資爽呢還是拿著1000萬元的回扣爽呢?這一直都是我極力抨擊的制度漏洞,中國所有的金融體系都是完全照搬國外,唯獨這個基金經理監管制度不照搬!在美國,如果一個基金經理把操盤的基金賠錢了,作為無限連帶責任,以后所有的收入都要賠給投資人,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哪個基金經理還敢無視道德底線呢?各位自己想想吧。
第四,根據銀保監會的最新法規,除了存款之外,中國國內任何性質的投資、理財、保險都不允許做保本承諾,也就是說,資金全賠光了,沒有任何法律責任,這就是我為什么說,未來一兩年內,會有大量的投資、理財會血本無歸的根本原因。人心最為難測,道德水準也最難衡量!
講到這里,一定會有很多人看完心里哇涼哇涼的,這只是我提醒各位投資者,你們作為金融小白,在投資任何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至少要知道投資的標的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風險有多高,能不能承受,如果不懂,那就來問你K哥,如果還不懂,那就干脆直接存大銀行的定期!雖然利息少了點,至少你的本金還在!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公募基金都有風險呢?不能一竿子打死,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大家都可放心的去投,因為收益率也就在4%左右,比較牢靠,至于銀行柜臺推出的理財產品,K哥的建議是可以投,但不要把所有的身價都壓在一個籃子里!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大約在6%左右的收益。
從現在開始,無論多牛逼的P2P,都要遠離,因為市場恐慌的情緒之下,P2P行業要想回到正軌,必須經歷一場信用危機的拯救,當每個人談虎色變的時候,你還在為那點利息不能自拔,與撿西瓜的猴子還有什么區別?
這些話是說給小白聽的,我也希望養老目標基金能成為養老金、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之外的另種補充養老保險,那么K哥最為忠實的建議是,近期以觀望為主,直到確認中國大A股為歷史底部之時,你們再買都來得及,如果買不到都不用著急,那就干脆定投一支股票,因為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的再次崛起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的股市也必然會啟動至少10年以上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