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很久都沒看《快樂大本營》了。當我今天聽到“《快樂大本營》面臨停播整頓”的消息時,我第一個反應是:哦,原來這個節目還存在著?
它的生命力,可真是旺盛啊。
從它誕生之日起,到現在,已經過去24年的時間了。
這期間,多少和它同期誕生且擁有高收視率的節目,如《歡樂總動員》、《開心100》等,全都無疾而終了。
可是它卻始終屹立不倒。
這期間,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從最初的《綜藝大觀》,到后來的《奔跑吧》、《極限挑戰》等,都已經更新換代好幾撥了。
但《快樂大本營》卻如此堅挺地守著它自己一畝三分地。
可見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
又可見,它是多么的,會見風轉舵,乘風揚帆,隨機應變。
那么,《快樂大本營》為什么會堅持這么久,并且一度還是全國青少年最喜歡的節目之一?
原因說來,其實也就四個字,那就是——“娛樂至上”。
讓時間回到1997年。
那時中國的電視臺,還處于央視爸爸“一家獨大”的狀態,全國很多地方,還只能收到中央臺。
那時候,最受歡迎的綜藝娛樂節目,總共有三檔,全在央視播出。一檔是倪萍、周濤等主持的《綜藝大觀》,一檔是汪文華主持的《曲苑雜壇》,另一檔則是《正大綜藝》。
所以那時候,是趙忠祥、倪萍、周濤、汪文華、楊瀾等主持人最紅火的日子,全國人民一天到晚就只能看到他們。而李湘、何炅、謝娜等,那時還都名不見經傳呢。
1997年,全國的省級電視臺,迎來了一股上星熱。原本在1992年之前,全國只有央視爸爸的一套和二套被上傳至衛星(這也是很多地方只能接收到它們的原因)。1994年,浙江臺作為省級臺率先上星。然后接下來的三年,又有17家省級臺獲得了上星資格。
這其中,就包括了湖南電視臺。
當時的湖南臺是個怎樣的情況呢?
那時湖南電視臺依然堅持著新聞立臺的原則,推出了一系列優秀的新聞節目。但與同時上星的央視和其他省級臺相比,湖南臺的優勢并不明顯。
那時湖南電視臺的屏幕上,充斥著各種武術招生廣告和飼料廣告,所以又被稱為“飼料電視臺”。而節目質量呢,也是參差不齊。觀眾不愛看,領導也不滿意。許多工作人員都端著鐵飯碗吃著大鍋飯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這讓湖南電視臺的高層感到:必須要變。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了,他就是時任湖南電視臺臺長的魏文彬。
其實早在湖南臺上星之前,他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改革了。
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成立湖南經濟電視臺。他的目的,就是想打破當時人浮于事的狀況,想通過頻道內部的競爭,來達到節目創新的目的。結果,他成功了。
1995年1月,湖南經濟電視臺試播,1996年1月正式開播。結果,它一開播,就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歡迎。最重要的原因,是湖南經濟電視臺制作出的電視節目,非常好看。而為什么好看呢,是因為他們制作出來的節目,既貼近老百姓的視角,又具有新銳時尚的風格。
這其中,有一檔節目,叫《幸運3721》。
它是一檔綜藝游戲類的節目,可以算是后來很多娛樂節目的鼻祖。
它于1996年1月1日開播,結果播出沒多久就“炸”了。最高收視率竟然達到了66%這樣的收視奇跡。
它不僅捧紅了當時的主持人孫鳴杰、仇曉,而且也讓許多湖南笑星如奇志大兵等火爆熒屏,更讓魏文彬等感到驚嘆和欣慰。
節目好看,大小廣告商自然也都紛紛找上門來。
大家都看到了娛樂節目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所以湖南電視臺上星為湖南衛視之后,魏文彬等就在考慮,是否應該在上星頻道中也推出一檔綜藝娛樂節目,來最大程度地吸引觀眾的目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樂大本營》節目應運而生了。
《快樂大本營》的首任制作人是汪炳文。
汪炳文原本只是湖南臺的一名司機。但他很刻苦很努力,也很有想法。所以很快就成為了文藝部的編導,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80年代湖南臺的許多大型晚會都由他來的策劃,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
當魏文彬想要在湖南衛視中推出一檔娛樂節目時,他就想到了汪炳文。
魏文彬對王炳文說,這檔節目應該是一檔“放之四海皆準”的綜藝娛樂節目。
后來,《快樂大本營》節目組成立,魏文彬發表講話說,娛樂節目就是要娛樂。只要是健康無害的,怎么做都可以。
1997年7月11日,首期《快樂大本營》在湖南衛視播出。王炳文在這檔節目中,設置了許多從海外節目中借鑒來的游戲環節,又將湖南經視的《幸運3721》中最受觀眾歡迎的熱線參與的方式也搬了進來,結果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
《快樂大本營》最初的兩位節目主持人,一個是老播音員李兵,一個是剛從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李湘。兩個人在這之前,都是新聞節目的主持人。
他們倆,一個沉穩內斂,一個熱情開朗,奇妙的組合令觀眾感到耳目一新。
但我覺得《快樂大本營》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便獲得觀眾的青睞,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它的節目形式新穎獨特,敢于打破一些陳舊的條條框框,不斷地推陳出新。
比如它讓眾多原本高高在上的明星參與到游戲節目中,讓他們“出糗”。比如它通過熱線參與的方式,增加觀眾與節目之間的互動。比如主持人不再像其他節目那樣依賴事先寫好的“臺本”,照本宣科,而是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把控場面。這樣一來,更接地氣。
后來,《快樂大本營》的幾位后任主持人,將這一點,幾乎發揮到了極致。
觀眾一向都很喜歡接地氣的節目。
而《快樂大本營》的成功,雅清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對節目的目標觀眾群的定位,非常明確,那就是面向中學生。
因為中學生這個群體,是最容易被點燃熱情,也最容易滿足的一個群體。
他們往往并不需要通過節目獲得一些心靈雞湯或深刻的大道理,他們只想要在緊張高壓的學習之余,有片刻的放松。而開心大笑,自然就是最好的方式。
而且這個群體也是最容易“追星”的一個群體。
他們“追星”,又往往直接而粗暴,那就是看誰“更好看”。
那畢竟只是一個更在意“皮囊”的年紀啊。
所以,他們通常會很容易就沉醉在一些明星漂亮的外表下,并且難以自拔。
《快樂大本營》節目組,自然都看準了這一點,并且進行“有的放矢”。其結果大家有目共睹——《快樂大本營》成為了全國衛視娛樂節目中的領頭羊。
我覺得這是一檔被一代又一代的大中學生給捧起來的娛樂節目。是他們制造了《快樂大本營》的超高收視率,成就了《快樂大本營》的空前繁榮。
然而它給這些學生,帶來的是什么呢?
一直以來,《快樂大本營》這個節目,都存在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年輕人喜歡(現在很多年輕觀眾不愛看了,是因為它的節目形式的確有些老套了),但中老年觀眾卻大多數都對它嗤之以鼻。
年輕人覺得它好玩,搞笑,熱鬧,而且還有那么多明星。
而中老年觀眾則認為這個節目“腦殘”、“弱智”、“沒文化”、“個別主持人神經兮兮”,影響了下一代。
各有各的說辭。
說它給觀眾帶來了快樂。雅清覺得,有一說一,這個是有的。
它每一期節目,都精心設計了游戲環節,每任主持人都在不遺余力地制造笑料,每期的明星,也都會邀請當下最有熱度和話題的人物,而這些,都是觀眾所喜聞樂見的。
有人說,《快樂大本營》是歡樂制造場,盡管它只是一檔“拼盤式”的節目,但為了制造“快樂”的氛圍也可以說是絞盡了腦汁。節目組不僅在游戲設置上不斷推陳出新,而且在主持人的定位上,也始終圍繞著“快樂”二字。
從最初的李兵李湘,再到李湘何炅李維嘉的“鐵三角”組合,再到謝娜、吳昕、杜海濤加盟后的“快樂家族”,始終將制造“快樂”當做己任。最終通過努力,將《快樂大本營》打造成了一檔“全民娛樂”的節目。
有人說,《快樂大本營》是明星制造機。這話也不無道理。通過《快樂大本營》不僅推出了眾多明星主持,而且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歌手演員,也都是通過《快樂大本營》才被大家認識并成為一線明星的。比如張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更多的明星,也都為能上《快樂大本營》為榮。甚至在《快樂大本營》中出鏡多少,也成為了衡量一個明星紅與不紅的標志。比如王凱和靳東,在還默默無聞的時候,參加《快樂大本營》就只能充當“移動背景墻”,而只有當他們紅成一線,才真正擁有了站在C位被簇擁的資格。
這些年來,許多人都說,《快樂大本營》已成為自己的“童年記憶”,或“青春記憶”。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在輕松的充滿趣味性的氛圍中,曾給自己帶來過太多笑聲和快樂。
但僅有快樂,就夠了嗎?
就如同《快樂大本營》每期開始的《啦啦歌》,全曲除了一個“啦”,再無其他文字內容。
也許對于它的編導來說,只要感到快樂就可以了,還需要有什么內容呢?
我想,這也是這么多年來,有許多觀眾尤其是中老年觀眾,對它并不滿意的重要原因吧。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它的定位就是簡單粗暴地制造快樂啊,因為它就是做給中學生看的啊。這個群體,本身就對娛樂有著強烈的接受度,本身就是喜歡帥哥美女啊。這似乎也并無什么不妥。
但它有沒有想過這會給青少年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它似乎讓更多的青少年誤以為,人之一生,只要簡單的“快樂”,就足夠了。
關鍵是這樣的快樂,還是那么虛幻不可靠。
其實《快樂大本營》它本質上就是一個快銷品。就如同那些快餐一樣,我們能奢望它們能帶來什么營養成分呢?
所以很多人說,長大之后,就再也不看《快樂大本營》了。因為它對自己的成長,對自己如何面對生存和競爭,沒有帶來任何幫助和作用。
其實不僅僅是《快樂大本營》,同時期的許多娛樂節目,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我想,也許正因此,所以2011年,廣電總局才不得不頒發出了“限娛令”。矛頭直指以《快樂大本營》為首的眾多娛樂節目。文件中明確指出“防止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并且硬性規定各衛視每日新聞節目不得少于兩小時,每晚黃金時段必須有兩檔以上新聞類節目,且每檔新聞類節目的時長不得少于30分鐘。
這項政策的出臺,對湖南衛視的沖擊力是巨大的。有數據顯示,從2012年4月1起,湖南衛視的收視率就一路下滑。包括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也不復一騎絕塵的輝煌。時間到了2017年5月,它的單期收視率甚至下滑到了1.0%。
原本喜歡看《快樂大本營》的那些年輕人,也正在一個個遠離它。這自然加速了它的衰落過程。
2021年10月9日晚,又一個周六,原本應該是《快樂大本營》播出的日子,而且主題都已經定好了,是國慶特別節目“我在他鄉挺好的”。然而到了節目該播出的時間,陪伴了大家24年的《快樂大本營》,卻意外“爽約”,并沒有如期出現在大家面前。
取而代之的,是電視劇《好好生活》。
對于《快樂大本營》的這次停播,網上有太多猜測,而關于“《快樂大本營》停播”的話題,也一度甚囂塵上。
很快,湖南衛視就通過社交平臺做出了官方回應,稱周六晚黃金檔《快樂大本營》升級改版、更新換代,集中力量創新,打造全新的主題積極健康、價值導向鮮明、老百姓更加喜聞樂見的精品綜藝節目。
而據湖南衛視總編室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次湖南衛視將全面創新升級,不僅僅是《快樂大本營》,而是整個衛視都將面臨整體升級。
而對于《快樂大本營》何時會恢復播出?《快樂大本營》節目組的工作人員給出的回答是模棱兩可的“等候通知”。
這也就意味著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陪伴了觀眾24年的《快樂大本營》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壽終就寢”了。
一種是經過大力度改版創新之后,《快樂大本營》將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不過從湖南衛視發布的官方消息看,這次整體創新的力度是巨大的。新推出了一大批原創精品節目,如關注普通人情感的《今天你也辛苦了》,如講述平凡人創造不平凡事跡的《向你致敬》,如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時光音樂會》等。而這些主題積極健康、價值導向鮮明的節目,顯然更能體現創作者們的社會責任感,也更能從價值觀的表達上引領年輕一代成長。
有網友表示,上個月的28日和29日,原本應該是《快樂大本營》錄制的日子,但“快樂家族”的幾位主持人卻并未現身演播現場。進入10月后的《快樂大本營》也沒有發布錄制計劃。這就使大家對《快樂大本營》的命運,有了更多的擔憂。
而大家更關心的是,如果《快樂大本營》真的停播,那么“快樂家族”的幾位主持人該何去何從呢?
《快樂大本營》自誕生之日起,便打造了多位明星主持人。其中就包括現任“快樂家族”的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和杜海濤。可以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快樂大本營》息息相關的。
何炅應該是通過《快樂大本營》獲得紅利最多的人。
他原本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的教師。但在讀中學時,就因酷愛主持而成為了湖南經濟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同為業余主持人的李維嘉和龍丹妮,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
1995年何炅開始在央視少兒節目《大風車》中響亮。但他真正在主持界產生影響力,還是在1998年回到湖南衛視和李湘一起主持《快樂大本營》之后。他的應變能力強和高情商的人設,也是通過《快樂大本營》這檔節目給打造起來的。
后來,《快樂大本營》節目組的主持人隊伍不斷更換,但何炅所站的中心位置卻一直都沒被動搖過。而且因為《快樂大本營》的影響巨大,所以他還成為了湖南衛視一系列重大節目如《超級女聲》選秀、《快樂男聲》選秀以及湖南衛視春晚的主持人。并且還錄制了歌曲、導演了電影,一時風頭無雙。
一直以來,何炅的人設打造是非常成功的。盡管他也曾出現過“吃空餉”、“收粉絲禮物”、“家人被曝嚴重失信”等負面新聞,但每次都能順利過關,并未撼動他湖南衛視“一哥”的位置,和娛樂圈“老好人”的人設。
然而他所得到的這一切,幾乎全是《快樂大本營》給他帶來的,所以可想而知,他對《快樂大本營》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那么,如果《快樂大本營》停播,將會對他產生的影響,自然也是巨大的。
但好在這么多年的鋪墊,已經使他完成了各種積累,所以他此后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廣闊的。就算不再主持《快樂大本營》,他也依然可以繼續和黃磊一起打造《向往的生活》,或者像倪萍那樣去寫書,或拍戲。
倒是謝娜,習慣了在《快樂大本營》中以“瘋瘋癲癲”的風格進行搞笑的她,在其他節目中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不知她對自己今后的職業規劃,有著怎樣的設計呢?
同樣的問題還發生在李維嘉、吳昕和杜海濤身上。他們本身在《快樂大本營》的影響就比較有限,因此未來的發展線并不明朗。
但不管怎樣,他們通過《快樂大本營》這檔節目,已經收獲了一定的國民認知度,所以就算不再主持《快本》,也會在其他節目中嶄露頭角。
現在回頭再看,《快樂大本營》在我國電視史上,也算是一個奇跡了。因為一檔娛樂節目所存在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只是幾年時間,而它竟然存在了24年,都屹立不倒。這不僅是在中國,就算是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了。
但任何一個事物,都有一個從發展到頂峰再到衰落的過程,我覺得《快樂大本營》也不例外。所以,無論它以后存在,或不存在,我們都應該報以平常心看待。
今天,因為要寫這篇文章,所以我專門翻看了《快樂大本營》之前的多期節目。我的女兒,看到后,竟然對我嗤之以鼻,說“老爸,你怎么會看這么幼稚的節目”?我聽后吃了一驚。因為在我的記憶里,有一段時間,她對這個節目是何等的癡迷啊,對里面的明星,也可以做到如數家珍。而現在,卻是這樣一個態度。
再一細想,似乎也了然了。畢竟,女兒已經長大了,轉眼之間,都讀大學了。那對許多事物的看法,產生轉變,也是正常。
只是不知大伙兒對《快樂大本營》這檔節目,有怎樣的認識和看法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互動和討論吧。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歡迎閱讀:
把《上甘嶺》和《長津湖》放在一起看,兩部電影的差別,就出來了
八一廠新片《長津湖》看得人熱血沸騰,除7大明星主演外,10位配角也很精彩
22位老藝術家近照,平均年齡近90歲,真正的年輕,不在臉上,而是在心里
從田方到于洋,北影演員劇團20位團長都有誰?都是老熟人和大明星
八一廠16對明星夫妻愛情故事都很恩愛王心剛妻子為愛放棄做演員
39位老藝術家,顏值巔峰時期老照片,秦怡、王心剛、馮喆、達式常、楊麗坤
65張老照片,緬懷王文娟,從16歲到95歲,張張充滿回憶,多張罕見合影曝光
《天云山傳奇》40年,有人成藝術家,有人成“老賴”,有人意外身亡
劉長瑜送別錢浩梁,含淚叫師哥:他是我恩人,是他保護了我,我對不住大家
越帥的男人對婚姻忠誠度越高?看王心剛達式常柳云龍是怎么做的?
他們創造了上影廠往日輝煌,25位電影演員今昔照,誰的變化大?
56年前的好電影,拍完便成“毒草”,3位演員自盡,如今卻好評如潮
《閃閃的紅星》中英俊的他,相貌堂堂卻總被遺忘,妻子也是好演員
80年代的美好記憶,中外影星漫畫像欣賞,哪張最像?最后一張是誰?
昔日北影好演員,一生演小配角和龍套,卻也成國家一級演員,令人佩服
罕見老照片:80年代男星黑白照,個個容貌俊美,卻又充滿男兒氣概
看完右下角點個在看,謝謝哈。